吳伊莎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臨床中常見的慢性呼吸內科系統疾病, 患者的癥狀表現主要為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 病情嚴重的患者還伴隨呼吸衰竭[1]。此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需及時予以有效的治療。就目前的情況而言, 臨床中有較多手段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 包括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解痙、吸氧等, 但是僅采取治療措施無法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2]。若在治療的基礎上實施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 則能進一步提高療效。健康教育是臨床中常用的護理方法之一, 本研究對其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做了探討, 具體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觀察組男22例, 女 18例;年齡40~70歲, 平均年齡(57.74±5.28)歲;病程2~22年, 平均病程(10.42±4.11)年。對照組男24例, 女 16例;年齡40~72歲,平均年齡(58.21±5.32)歲;病程1~22年, 平均病程(11.21±4.23)年。兩組患者年齡、病程、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包括生活護理、飲食護理、治療護理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健康教育, 具體包括:①去病因護理。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病因主要為吸煙、有害氣體長期吸入、職業粉塵長期吸入、大氣污染、呼吸道感染等, 為避免病情加重, 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病因, 并鼓勵患者戒煙, 盡量不去粉塵多、有害氣體多的場合, 避免接觸過敏源;此外, 定期給病房通風換氣, 并調節好室內溫度與濕度, 預防疾病復發或加重[3]。②氧療護理。家庭氧療是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在出院后緩解癥狀、延長生存期的重要途徑, 護理人員可從這方面著手,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a.告知患者長期氧療的必要性和作用,提高患者對長期氧療的重視度, 防止患者因療程長而不愿堅持;b.對患者的家屬進行教育, 強調氧療的重要性, 防止患者家屬因費用問題而放棄氧療, 提高患者家屬對患者的支持度[4]。③霧化吸入護理。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支氣管痙攣、呼吸道分泌物較多, 因而呼吸速度較慢。在這種情況下對患者實施霧化吸入治療時藥霧很難到達氣道深處, 療效受到影響。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護理人員首先應告知患者霧化吸入治療方面存在的難題, 之后再指導患者正確的霧化吸入法, 即先采用腹式呼吸法進行霧化吸入治療, 等待15~20 min之后吸入祛痰劑, 最后指導患者漱口, 清除口腔內的藥液。④飲食護理。a.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合理飲食的重要性, 告誡患者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導致營養不良, 降低人體免疫力和呼吸肌肌力, 加重病情。b.指導患者選擇合理的食物。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合理的飲食, 告知患者多攝入非蛋白類的、以脂類為基礎的熱量, 減少二氧化碳的生成, 降低通氣需要;同時, 適當增加肉類所占比重, 并控制蛋白含量, 不能過高。⑤情志護理。多數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因久病不愈、經濟負擔等原因而產生不愉快的情緒, 心理負擔重。對此, 護理人員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給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同時, 組織患者與其他病友相互交流治療經驗, 幫助患者緩解心理負擔, 樹立積極的心態。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及醫囑遵從率。采用SAS、SDS評分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越高, 心理狀態越差。醫囑遵從率包括吸煙率、合理飲食率及堅持康復訓練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比較 護理前, 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為(39.62±5.16)、(38.96±4.68)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3.71±4.87)、(44.63±4.50)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醫囑遵從性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醫囑遵從率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比較( x-±s, 分)

表2 兩組患者醫囑遵從性比較[n(%)]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病程長、治療難度大, 患者多為老年人。在治療過程中, 患者容易因為對疾病不了解、自我管理能力差等原因而不遵醫囑, 治療效果受到影響[5-7]。若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則需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本研究對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做了探討, 并與常規護理進行對比。研究結果表明, 采用健康教育的患者心理狀態更好, 醫囑遵從率更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這一點來看, 健康教育對患者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 提高了醫囑遵從率。健康教育是一種臨床常用的護理方法, 其目的為改變患者錯誤的認知與行為習慣, 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行為習慣, 使身體達到健康狀態[8-10]。本研究中, 針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健康教育共有6點, 這些健康教育方式提高了患者認識疾病和預防疾病復發的能力, 改善了患者的身心狀態。在健康教育的作用下, 患者的各項需求得到滿足, 護患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親密, 所以醫囑的遵從率與執行度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 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良好, 能夠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并提高醫囑遵從性, 值得推廣使用。
[1] 孫娜.健康教育對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醫囑遵從性的影響.世界中醫藥, 2016(b6):1897.
[2] 申瑞雪.分析健康教育干預對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醫囑遵從性的影響.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22):109.
[3] 高曉梅.健康教育對提高肺結核患者醫囑遵從性的效果分析.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92):276-277.
[4] 趙允, 孫邕.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 2014(9):116-117.
[5] 張丹.試析健康教育對提高肺結核患者醫囑遵從性的影響.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16):152.
[6] 師麗敏.論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護理中應用.現代養生, 2016(18):171.
[7] 張吉華, 楊海麗, 于蕾蕾.系統化健康教育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遵醫行為及療效的影響.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7, 3(12):36-38.
[8] 高艷, 黃婷婷.營養師參與臨床服務項目認證對患者飲食醫囑遵從性的影響.湖北理工學院學報, 2017, 33(2):54-58.
[9] 陳丹慶.健康教育新模式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心境狀況和應對方式的影響.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7, 21(8):179-181.
[10] 羅榕.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應用舒適護理效果研究.現代養生, 2017(1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