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美國、日本、加拿大特約記者 青木 李勇 李珍 陶短房 ●陳一柳 玉鵬
“我們別無選擇。”在歐洲多國領導人數輪苦口婆心的勸說無效后,美國最大的盟友歐盟終于在貿易問題上對美國打響了“反擊戰的第一槍”。從6月22日起,歐盟正式開始對美國產品加征報復性關稅。自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政府四處出擊,其貿易挑釁激起了全球各國的怒火。近幾天來,對美國單邊主義貿易政策進行回擊的國家名單不斷增加。加拿大將于7月1日對價值125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征收報復性關稅,俄羅斯、墨西哥日前也決定對美進行貿易反擊。印度、土耳其20日和21日加入對美反擊的行列。多國媒體呼吁組成“反特朗普貿易戰聯盟”。英國《金融時報》21日稱,“霸凌是有代價的,在受害國家組成統一戰線時尤其如此。”在美國國內,對特朗普政府單邊主義行為感到擔憂和反對的人也越來越多。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2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美方的單邊保護主義措施,最終將損害美國的企業、工人、農民的利益,損害世界經濟利益。希望美方正視各界呼聲,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歐盟的報復是嚴肅的”
“歐盟反制美國,周五開征關稅”,法新社稱,歐盟6月22日開始正式對美國牛仔褲、威士忌酒及摩托車等價值28億歐元的商品課征25%的報復性關稅,這是美國6月1日對歐盟的鋼鋁產品課征重稅后,歐盟對美國采取的反擊措施。“我們也不想走到這一步。”歐盟貿易專員馬姆斯特羅姆20日在一份聲明中說:“美國單邊的、不合理的決定要對歐盟課征鋼鋁稅,意味著我們別無選擇。”報道稱,歐盟認為特朗普對鋼鋁產品加征關稅是一種貿易保護主義,破壞了全球貿易規則。馬姆斯特羅姆說:“全球貿易規則不容違反,我們不會無動于衷。”
“歐盟的報復是嚴肅的!”德國電視一臺21日稱,按照世貿組織規則,歐盟可根據美國對歐盟造成的損失進行同等規模的報復。2017年歐盟出口美國的鋼鋁產品約64億歐元,歐盟第一步對28億歐元的美國產品征收報復性關稅。歐盟還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了訴訟。如果該貿易爭端繼續下去,或在世貿組織內沒有得到解決,那么歐盟將會推出第二波反制措施,對36億歐元的美國產品加征報復性關稅。歐洲新聞臺引述正在美國訪問的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的話稱,美國把“世界視為人人對打的拳擊臺”,特朗普政府發起的貿易戰使歐美關系遭受前所未有的沖擊,帶來的損傷“可能無法修補”。
美聯社稱,從總體上來說,美歐貿易戰不會對雙方的經濟立即帶來重大破壞。然而,風險在于雙方可能繼續加碼。歐盟此舉表明歐美在貿易爭端方面采取了針鋒相對的態度,并可能升級為全面貿易戰——尤其是考慮到特朗普不久后可能兌現其“懲罰歐洲汽車”的要求。
“反特朗普貿易戰聯盟”
“世界正在形成一個反特朗普貿易戰聯盟”,德國財經網稱,特朗普激起了全球各國的怒火,他們希望能共同對抗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戰。
加拿大《多倫多星報》20日稱,鑒于加美貿易關系愈益緊張,加拿大總理特魯多20日在記者會上鼓勵民眾“抵制美國商品”。他呼吁民眾今年夏天在國內度假,減少去美國旅游和購買美國商品。不過他稱,“我只是個人鼓勵這樣做”。法新社稱,隨著加美貿易戰的升級,加拿大民眾的愛國主義情緒爆發,紛紛呼吁“抵制美國”和“只買加拿大貨”。加眾多零售商也切斷了與特朗普品牌的聯系。加《國家郵報》甚至呼吁政府“考慮造原子彈,像朝鮮那樣獲得與美國討價還價的實力”。
20日和21日,印度和土耳其分別決定對美國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理由都是回應華盛頓此前對本國鋼鋁產品加征關稅的措施。土耳其政府21日宣布對價值18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征關稅。印度財政部20日發通告稱,將大幅提高一系列美國進口產品的關稅,其中對美國鷹嘴豆的進口關稅上調至70%。新德里智庫發展中國家研究和信息中心負責人查圖韋迪說:“提高關稅是向美國發出信號,要重視其他國家的關切。”他稱,“現在看來,(與美國的貿易戰)已不太可能僅局限于關稅戰,勢將升級到非關稅措施。”
美國國內反對聲四起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擔憂和不滿聲音也越來越響。“美國之音”稱,美國商務部長羅斯20日在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作證,來自兩黨的議員輪番炮轟羅斯,紛紛抱怨和批評特朗普政府加劇與中國及盟國貿易緊張的做法。財政委員會主席、來自猶他州的共和黨參議員哈奇稱,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的舉動實際上是在對美國家庭加稅,“你們正在將美國工作崗位置于風險之中,并且正摧毀美國企業與美國國內國際市場。”
特朗普政府對進口商品胡亂加征關稅的行為已經開始威脅許多美國企業。英國《金融時報》21日稱,美國基準鋼價今年以來上漲近40%。鋼價的迅速上漲令許多制造商叫苦不迭。為了避免對國內經濟的負面影響,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20日宣布,經美國本土企業申請,中國、日本、德國、瑞典、比利時5國42種特殊鋼產品可獲得高額關稅豁免。羅斯20日稱,美國政府已收到2萬余件請求豁免鋼鋁制品高額關稅的申請。
美國鋼價飆升的同時,一些農產品價格卻在暴跌,讓曾經支持特朗普的美國農民欲哭無淚。《芝加哥論壇報》稱,在20日參議院聽證會上,南達科他州參議員圖恩抱怨玉米、小麥、牛肉和豬肉出口價格大幅下跌,愛荷華州參議員格萊斯利擔憂大豆市場因貿易戰而崩盤,賓州參議員圖梅則稱,亨氏公司可能會因貿易戰將西紅柿醬產業轉移到加拿大,佐治亞洲參議員伊薩克森指責可口可樂鋁罐成本正在上升,猶他州參議員哈奇則稱,貿易戰令該州鋼鐵制造商原料瀕臨枯竭,擁有幾千雇員的新工廠和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投資面臨風險。上述參議員都是共和黨人,民主黨參議員的意見更為尖刻。報道稱,特朗普曾稱,“贏得貿易戰很容易”,但如今美國已開始看到第一批慘重的傷亡。
中國對美投資暴跌
特朗普政府瘋狂對外發動貿易戰,還威脅到美國經濟的根基——美元的穩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稱,根據美國財政部6月15日披露的最新數據,持有美國國債的外國政府4月以來紛紛減持,在前十大“債主”中,第二大“債主”日本連續3個月減持,每個月減持規模接近100億美元。中國4月減持58億美元;愛爾蘭拋售175億美元美國國債,減持規模超過5.5%;墨西哥減持33億美元,減持比例高達11.7%。據統計,共有19個國家在4月份大量拋售美國國債,其中俄羅斯在一個月內將手頭持有的美國國債拋售了一半。
美國肆無忌憚揮舞貿易保護主義大棒,也惡化了美國的投資環境。路透社21日報道稱,中國能源投資有限公司高管原本計劃近日訪問美國西弗吉尼亞,討論向該州投資837億美元,但該訪問行程后被取消。報道稱,本來這一投資能夠幫助這個經濟疲弱州的經濟增長,同時制造很多就業崗位,但貿易戰使該州成為最新的受害者。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日稱,在2018年的前5個月,由于中美貿易關系緊張,中國在美國的投資同比暴跌了92%,是7年來的最低。代表約1500家在美中企利益的美國中國總商會不久前進行的調查也證實了中美貿易戰引發的這一趨勢。據該組織民調結果,22%的在美中企表示,今年計劃將全部或大部分利潤帶回中國。
德國《焦點》周刊21日稱,特朗普的貿易政策是在為國內政治服務。短期來看,作為世界最大消費國,美國的確擁有極具威力的武器。但從長遠看,美國的貿易戰并沒有解決國內問題,相反阻礙美國企業走向全球,這將加速美國衰弱。德國《世界報》稱,如果特朗普仍持續貿易戰,全球各國貿易伙伴最終會失去耐心。到時,美國必將被孤立,成為最大的受害者。“特朗普貿易戰的第一個受害者將是美國自己”。▲
●本報駐德國、美國、日本、加拿大特約記者 青木 李勇 李珍 陶短房 ●陳一柳 玉鵬
“我們別無選擇。”在歐洲多國領導人數輪苦口婆心的勸說無效后,美國最大的盟友歐盟終于在貿易問題上對美國打響了“反擊戰的第一槍”。從6月22日起,歐盟正式開始對美國產品加征報復性關稅。自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政府四處出擊,其貿易挑釁激起了全球各國的怒火。近幾天來,對美國單邊主義貿易政策進行回擊的國家名單不斷增加。加拿大將于7月1日對價值125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征收報復性關稅,俄羅斯、墨西哥日前也決定對美進行貿易反擊。印度、土耳其20日和21日加入對美反擊的行列。多國媒體呼吁組成“反特朗普貿易戰聯盟”。英國《金融時報》21日稱,“霸凌是有代價的,在受害國家組成統一戰線時尤其如此。”在美國國內,對特朗普政府單邊主義行為感到擔憂和反對的人也越來越多。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2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美方的單邊保護主義措施,最終將損害美國的企業、工人、農民的利益,損害世界經濟利益。希望美方正視各界呼聲,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歐盟的報復是嚴肅的”
“歐盟反制美國,周五開征關稅”,法新社稱,歐盟6月22日開始正式對美國牛仔褲、威士忌酒及摩托車等價值28億歐元的商品課征25%的報復性關稅,這是美國6月1日對歐盟的鋼鋁產品課征重稅后,歐盟對美國采取的反擊措施。“我們也不想走到這一步。”歐盟貿易專員馬姆斯特羅姆20日在一份聲明中說:“美國單邊的、不合理的決定要對歐盟課征鋼鋁稅,意味著我們別無選擇。”報道稱,歐盟認為特朗普對鋼鋁產品加征關稅是一種貿易保護主義,破壞了全球貿易規則。馬姆斯特羅姆說:“全球貿易規則不容違反,我們不會無動于衷。”
“歐盟的報復是嚴肅的!”德國電視一臺21日稱,按照世貿組織規則,歐盟可根據美國對歐盟造成的損失進行同等規模的報復。2017年歐盟出口美國的鋼鋁產品約64億歐元,歐盟第一步對28億歐元的美國產品征收報復性關稅。歐盟還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了訴訟。如果該貿易爭端繼續下去,或在世貿組織內沒有得到解決,那么歐盟將會推出第二波反制措施,對36億歐元的美國產品加征報復性關稅。歐洲新聞臺引述正在美國訪問的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的話稱,美國把“世界視為人人對打的拳擊臺”,特朗普政府發起的貿易戰使歐美關系遭受前所未有的沖擊,帶來的損傷“可能無法修補”。
美聯社稱,從總體上來說,美歐貿易戰不會對雙方的經濟立即帶來重大破壞。然而,風險在于雙方可能繼續加碼。歐盟此舉表明歐美在貿易爭端方面采取了針鋒相對的態度,并可能升級為全面貿易戰——尤其是考慮到特朗普不久后可能兌現其“懲罰歐洲汽車”的要求。
“反特朗普貿易戰聯盟”
“世界正在形成一個反特朗普貿易戰聯盟”,德國財經網稱,特朗普激起了全球各國的怒火,他們希望能共同對抗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戰。
加拿大《多倫多星報》20日稱,鑒于加美貿易關系愈益緊張,加拿大總理特魯多20日在記者會上鼓勵民眾“抵制美國商品”。他呼吁民眾今年夏天在國內度假,減少去美國旅游和購買美國商品。不過他稱,“我只是個人鼓勵這樣做”。法新社稱,隨著加美貿易戰的升級,加拿大民眾的愛國主義情緒爆發,紛紛呼吁“抵制美國”和“只買加拿大貨”。加眾多零售商也切斷了與特朗普品牌的聯系。加《國家郵報》甚至呼吁政府“考慮造原子彈,像朝鮮那樣獲得與美國討價還價的實力”。
20日和21日,印度和土耳其分別決定對美國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理由都是回應華盛頓此前對本國鋼鋁產品加征關稅的措施。土耳其政府21日宣布對價值18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征關稅。印度財政部20日發通告稱,將大幅提高一系列美國進口產品的關稅,其中對美國鷹嘴豆的進口關稅上調至70%。新德里智庫發展中國家研究和信息中心負責人查圖韋迪說:“提高關稅是向美國發出信號,要重視其他國家的關切。”他稱,“現在看來,(與美國的貿易戰)已不太可能僅局限于關稅戰,勢將升級到非關稅措施。”
美國國內反對聲四起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擔憂和不滿聲音也越來越響。“美國之音”稱,美國商務部長羅斯20日在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作證,來自兩黨的議員輪番炮轟羅斯,紛紛抱怨和批評特朗普政府加劇與中國及盟國貿易緊張的做法。財政委員會主席、來自猶他州的共和黨參議員哈奇稱,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的舉動實際上是在對美國家庭加稅,“你們正在將美國工作崗位置于風險之中,并且正摧毀美國企業與美國國內國際市場。”
特朗普政府對進口商品胡亂加征關稅的行為已經開始威脅許多美國企業。英國《金融時報》21日稱,美國基準鋼價今年以來上漲近40%。鋼價的迅速上漲令許多制造商叫苦不迭。為了避免對國內經濟的負面影響,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20日宣布,經美國本土企業申請,中國、日本、德國、瑞典、比利時5國42種特殊鋼產品可獲得高額關稅豁免。羅斯20日稱,美國政府已收到2萬余件請求豁免鋼鋁制品高額關稅的申請。
美國鋼價飆升的同時,一些農產品價格卻在暴跌,讓曾經支持特朗普的美國農民欲哭無淚。《芝加哥論壇報》稱,在20日參議院聽證會上,南達科他州參議員圖恩抱怨玉米、小麥、牛肉和豬肉出口價格大幅下跌,愛荷華州參議員格萊斯利擔憂大豆市場因貿易戰而崩盤,賓州參議員圖梅則稱,亨氏公司可能會因貿易戰將西紅柿醬產業轉移到加拿大,佐治亞洲參議員伊薩克森指責可口可樂鋁罐成本正在上升,猶他州參議員哈奇則稱,貿易戰令該州鋼鐵制造商原料瀕臨枯竭,擁有幾千雇員的新工廠和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投資面臨風險。上述參議員都是共和黨人,民主黨參議員的意見更為尖刻。報道稱,特朗普曾稱,“贏得貿易戰很容易”,但如今美國已開始看到第一批慘重的傷亡。
中國對美投資暴跌
特朗普政府瘋狂對外發動貿易戰,還威脅到美國經濟的根基——美元的穩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稱,根據美國財政部6月15日披露的最新數據,持有美國國債的外國政府4月以來紛紛減持,在前十大“債主”中,第二大“債主”日本連續3個月減持,每個月減持規模接近100億美元。中國4月減持58億美元;愛爾蘭拋售175億美元美國國債,減持規模超過5.5%;墨西哥減持33億美元,減持比例高達11.7%。據統計,共有19個國家在4月份大量拋售美國國債,其中俄羅斯在一個月內將手頭持有的美國國債拋售了一半。
美國肆無忌憚揮舞貿易保護主義大棒,也惡化了美國的投資環境。路透社21日報道稱,中國能源投資有限公司高管原本計劃近日訪問美國西弗吉尼亞,討論向該州投資837億美元,但該訪問行程后被取消。報道稱,本來這一投資能夠幫助這個經濟疲弱州的經濟增長,同時制造很多就業崗位,但貿易戰使該州成為最新的受害者。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日稱,在2018年的前5個月,由于中美貿易關系緊張,中國在美國的投資同比暴跌了92%,是7年來的最低。代表約1500家在美中企利益的美國中國總商會不久前進行的調查也證實了中美貿易戰引發的這一趨勢。據該組織民調結果,22%的在美中企表示,今年計劃將全部或大部分利潤帶回中國。
德國《焦點》周刊21日稱,特朗普的貿易政策是在為國內政治服務。短期來看,作為世界最大消費國,美國的確擁有極具威力的武器。但從長遠看,美國的貿易戰并沒有解決國內問題,相反阻礙美國企業走向全球,這將加速美國衰弱。德國《世界報》稱,如果特朗普仍持續貿易戰,全球各國貿易伙伴最終會失去耐心。到時,美國必將被孤立,成為最大的受害者。“特朗普貿易戰的第一個受害者將是美國自己”。▲
環球時報201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