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新
【關鍵詞】 英語教學;PPT課件;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1—0065—01
信息技術集視頻、圖象、文字、圖形、動畫、聲音等功能于一體,表達的信息量大,創設的情境真實形象,生動感人。信息技術應用于英語課堂可以使課堂容量增大,節奏加快,活動量增強。其可視化、互動性的優勢是傳統課堂無法取代的。近年來,隨著各類信息技術手段的不斷加強,課件的媒介和載體也越來越多。基于信息技術的初中英語教學將從Powerpoint、電子白板、視頻軟件及思維導圖的應用入手,探討課堂設計的思路及方法。本文主要探討Powerpoint 課件設計的相關問題,期望讓信息技術的運用與課堂教學做到有機整合。每一堂課,很多教師都會帶著PPT課件進入教室,無論我們的PPT多么吸引眼球,其中有一條是不能改變的,那就是遵循英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目的都是每一堂課中每一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的。
一、PPT課件的主要特點
1.教學內容直觀性強。PPT將各種各樣的圖片資料、文字資料、視頻提供給學生,學生能直接從版面上攝取到資料。
2.課堂教學信息量大。我們使用PPT時在無形中課堂容量就增大了,在增大的課堂中間,教師更能有效地將信息補充給學生,以彌補教材本身的不足。
3.課堂教學節奏加快。隨著幻燈片的切換,課堂節奏也加快了,教師可以執行加大了的課堂教學。
4.彌補教材不足。教材和資源是有限的,有長有短,這些教材都無法呈現整個教學過程,利用PPT課件老師才能將自己的思路、思想、教學過程體現在自己的PPT的課件當中,彌補了教材本身的不足。
二、設計PPT課件時存在的誤區
1.呈現大量文字。這樣的做法只會使人感覺十分乏味,PPT不是用來呈現大量文字的,它是用來呈現關鍵信息的。
2.作為課堂筆記的呈現載體。很多教師會將PPT的每一頁設計為一句句子或若干個知識點,讓學生作為課堂筆記把它記下來,這是違背PPT的初衷的,我們設計PPT更多的是讓學生感受活動與活動、任務與任務之間的 切換。
3.呈現大量的教學語言。將要問的問題、講授的內容全部呈現在PPT上,這樣的方式缺少了學生“聽”的過程體驗,理解能力的訓練,減弱了學生在“聽”這方面的關注度,影響了學生在英語四個方面的躍升度。
4.追求版面花哨。將許多VRT或Flash等無關教學的視頻展示給學生,而忽略了我們應該關注的教學內容,這也是得不償失的。
5.使用復制、粘貼造成的字體、字號不統一。這樣的PPT顯得雜亂無章,學生因此會失去興趣,教師本人也沒有成就感、獲得感。
三、解決策略
1.體現授課者的教材領悟。PPT的設計是基于基礎的,教師設計PPT都有一點關注點,那就是教材本身。
2.體現授課者的設計思路。教材的空間是有限的,我們設計PPT課件的主要原因是讓學生體會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過程。如,在英語閱讀課的教學中,我們如果按教材從一做到十是沒有很好作用的,學生是沒有獲得感的。如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微技能的作用,讓學生去概括文中的段落大意,揣摩作者的思路,我們的學生才會有所收獲,所以體現授課者設計思路的PPT設計是關鍵的因素。
3.遵循學習者的認知發展特點。課件的設計要基于我們對學習者的分析,也就是我們學生目前已有的知識水平,或他們跳一跳能夠達到的知識水平,學生們不懂的知識內容是我們教師在設計課件之前要先好好分析的。既是分析教材,又是分析學生,分析我們的學情。
4.體現學習者的發展能力。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是一個漸進式的發展過程,從一個小學生成長為初中生,我們的每節課都提出了對學生終身發展的要求,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應當是漸進式的提升,我們在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應該是有坡度的,在課與課的設計上也要體現層次性。
總之,英語教學中PPT課件的設計必須要關注教學方法,脫離教學方法的課件其實是徒勞無功的,PPT課件的設計必須以學生的需要為本,學生缺什么我們的課件就設計什么。以學生發展需要而設計課件,尊重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PPT課件的設計不是簡單的教材內容的重現,設計應以操作簡單為要求,遵循以上課件設計方法要求,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才會更好。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