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金勝
四月飛雪。潔白的飛雪漫過碧綠的柳枝、嫩黃的迎春、粉嘟嘟的桃花……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最美的春光圖。
萬物復蘇,思緒也紛涌而來——春天,該帶著孩子們背起畫夾,外出踏青寫生了,雖然色彩是近乎單純的綠色,這樣協(xié)調的風景卻是別的季節(jié)不曾有的;炎熱的夏天要把蔬菜瓜果采來畫室,擺成靜物,學生刻畫、表達起來興趣盎然,一幅幅生動的水彩畫裝點起整個季節(jié);秋天,要帶孩子們到京西的河溝山間寫生,清澈的水里能看到魚兒游動,遠山藍得透氣,近處、遠處滿眼的紅黃世界令人心馳蕩漾,穿著藍白相間校服的孩子們點綴其間,顯得格外跳躍;冬季,孩子們就要安靜下來了,開始在畫室里集中訓練的日子。
背起畫夾,來一次說走就走的外出寫生固然是一次令人向往的浪漫旅程,但其實,每一個畫家背后都曾有著“匠人”般的學習經(jīng)歷——《蒙娜麗莎》讓世人記住了畫家達·芬奇,可他同時也是一位解剖學家,永恒微笑的背后是畫家對人體結構一絲不茍的科學研究;齊白石的大寫意國畫可謂淋漓盡致,揮灑自如,可他同樣具備對自然界花草昆蟲深入觀察、研究、描摹的硬功夫,他筆下的禪翼甚至讓人有用放大鏡去觀看的欲望。
所以每每回到畫室,面對著靜物——石膏像、模特兒……我會讓孩子們反復雕琢結構、比例、透視、色彩。近乎枯燥的鉛筆線條、色彩涂抹,近乎苛刻的要求,只是因為經(jīng)歷了工匠般的錘煉,他們的未來才有無限可能。
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而只有心存智慧的眼睛才有卓爾不群的視野,才能真正“發(fā)現(xiàn)美”。傳統(tǒng)文化以及世界多元文化的豐厚滋養(yǎng)是創(chuàng)新的源泉。打磨美術基礎技能的同時,豐富個人文化知識,提高審美意識,才能真正全面武裝一個人。而這需要不浮躁、耐寂寞、有恒力的學習境界。
要達到這樣的學習境界,就要“沉下去”做學問。“沉下去”需要幾年、幾十年抑或一生的堅持不懈;“沉下去”需要心無旁騖、執(zhí)著追求的定力;“沉下去”更需要不求功力,抵擋誘惑的價值意識。醇香美酒必是慢慢歲月催化所致,而晶瑩的陶瓷是被捏進土里,然后投入熊熊烈火中鍛造出來的尊貴,它們都期盼擁有者能夠感同身受這一久釀甘美和窯變成器的過程。
春雪初霽,微風再次襲來。浸染在氤氳的春季芬芳里,我情不自禁地調整好呼吸,默默拿起畫筆……
編輯 付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