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嵐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改革的觀念和思路越來越清晰,廣大教育者也逐漸意識到進行課堂優化的重要性。初中是將學生語文基礎拔高的階段,更需要教師幫助他們擺正學習態度,從而切實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鑒于此,教師應把教學優化工作落實在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為學生構建起質量與效率兼具的優質語文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優化;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改的廣泛實施,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意識到教育理念應從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以促進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展。初中語文是將學生語文基礎提高層次的階段,更需要教師為其構建起優質的課堂環境,讓其在夯實語文基礎的同時得到根本上的水平提升,從而成為具備極佳語文學習能力的人。因此,課堂優化工作成為當前初中語文教師所面臨的難題之一,那么如何完整的優化語文教學呢?筆者對此進行了簡單的思考研究。
一、優化課堂導入,找到教學切入點
課堂導入環節的成功與否影響著整節課的節奏與效率,合理的課堂導入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教師吸引到他們的注意力,并從中找到準確的教學切入點,促使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鑒于此,語文教師可以結合課本重點內容,應用合理又巧妙的導入素材,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把控住整節課的節奏。比如在學習《社戲》這一課時,筆者在備課時先搜集了關于社戲這一民俗活動的相關資料,如:社戲中的“社”原本指的是土地神,后來逐漸發展為一種區域名稱,社戲就是指在這一區域中進行關于宗教和風俗的戲藝表演活動,是一種早在古時就盛行的民間藝術活動。隨后筆者又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了一些社戲的相關視頻和圖片,讓他們通過感官體驗這一文化娛樂活動,這時大家對社戲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認識,筆者便讓大家通讀一遍課文感受作者筆下的社戲與傳統社戲活動有什么區別,并思考其中存在差別的原因。學生都對文章中不一樣的社戲描寫充滿好奇,紛紛投入到閱讀課文當中,并嘗試從文中找出筆者提出問題的答案。隨后在大家閱讀與思考結束之后,筆者問道:“大家發現文中描寫的社戲和我們剛剛看到的社戲有什么區別嗎?”學生在討論交流后回答道:“作者在文中對于社戲的直接描寫較少,而是通過講述自己少年時期在社戲活動的背景下與童年玩伴一起嬉戲玩耍來襯托社戲熱鬧的氣氛,從中能看出作者只是借助社戲作為故事背景,重點講述了與農家朋友的真摯情誼。”
二、優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目的性
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會對課文進行逐字逐句的講解,以達到促進學生完整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然而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會使教師的備課任務過于繁重,還會讓學生在高強度的學習中出現思維混亂、知識混淆的問題。針對這一現狀,教師應將教學內容加以優化,舍棄傳統教學中籠統的教學方式,而是讓教學內容變得具有層次性和針對性,如此教師便可以利用較少的時間就讓學生掌握到重點知識,從而切實增強語文教學的目的性。比如在學習《再塑生命的人》這一課時,本課的重點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揣摩重點語句,體會“再塑生命”的深刻含義,并從中分析出作者想表達的情感與文章的中心主旨,于是筆者便在教學時先為學生講解了生字詞,然后讓他們在閱讀之后找出能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并分析其中表達了作者的哪種情緒,如“經過數個星期的憤怒、苦惱,已經疲倦不堪了”“我自豪極了,高興得臉都漲紅了”這些句子可以體現出作者的心情在莎利文老師出現之后發生了轉變,從中透露著老師為作者帶來的強大力量,也證明了老師便是為作者“再塑生命”的人。根據這一教學目標,筆者為學生詳細講解了莎利文老師在哪方面為作者“再塑生命”做出了努力,從中理解老師對作者深沉的愛與獨特的教育方式,然后再從文章中提煉出作者對莎利文老師表達感激之情的詞句,進一步體會文章的主旨——作者通過描寫老師對她的“再塑生命”,表達了對老師無比的敬愛與感激之情。
三、優化課下作業,增強語文實用性
課下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知識,在作業中鞏固知識,如此才能促成學習的完整性。然而許多語文教師在布置課下作業時總是留下大量的抄錄型任務,這種機械式的作業使得學生既無法得到有效的知識鞏固,又會讓他們覺得乏味又勞累,嚴重違背了課下作業的本質意義。鑒于此,教師應讓課下作業變得生活化,讓學生意識到語文知識源于生活又能運用于生活,從而切實提高語文學科的實用性。比如在學過《濟南的冬天》后,筆者布置下作業,讓學生觀察冬季的實際景象,并與課文中的描寫相結合,寫出兩者的相似處和不同處,從中增強他們的寫作能力;在學過《新聞兩則》后,筆者讓大家嘗試參照課文內容,自己寫出一段類似新聞體的文章,內容可以選擇最近發生的熱點問題或新聞時事,從中培養他們的信息捕捉能力;在學過《蘇州園林》后,筆者讓大家以這篇文章的結構為例,書寫一篇描寫當地景色的說明文,從中提高他們對事物的描寫能力。這樣一來,學生既能體會到語文知識藏于生活,又能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長久以來,必然能提高他們的語文運用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若想完整達到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便需要認識到課堂優化工作的重要性。鑒于此,初中語文教師應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優化教學策略,讓學生都能在效率與質量兼具的語文課堂中得到更優質的教學,從而促使他們在學習發展的過程中成為具有極高語文素養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秦麗紅.淺析初中語文課堂交流活動的優化措施[J].快樂閱讀,2016(14).
[2]楊婧.淺析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優化策略[J].新課程(上),2015(8).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