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瑩
紅色文化,是指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紅色文化具備獨特的價值功能,包括歷史印證價值功能,文明傳承價值功能,政治教育價值功能等。新時期,在眾多的價值功能中,加強針對小學階段學生的紅色文化的政治教育功能則顯得尤為必要。
為什么要對小學生開展紅色文化傳承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先從思想政教育的概念談起。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
新時期,為了培養符合社會主義建設新階段的合格人才,當然要使用紅色文化對這些未來的人才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語文教育的循序漸行性,決定了語文教學,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在紅色文化傳承過程中的重要角色。
本文將就此展開紅色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傳承策略。
紅色文化是一種重要資源,包括物質和非物質文化兩個方面。其中,物質資源表現為遺物、遺址等革命歷史遺存與紀念場所;非物質資源表現為包括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紅色革命精神。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紅色文化傳承可從課堂、課外、線上、線下四個方面開展這些物質和非物質紅色文化資源的教育活動,同時結合小學生的生長發育特點,應著重強調活動的直觀性。
一、課堂活動設計
課堂教學具有引領性、直觀性,群體效應強的特點。因此,教師應從頂層設計出發,以教材內容為參考,在課堂教學中圍繞教材加入涉及紅色文化的人物或事跡的補充內容,使其更加具體,更加形象,更加有利于小學階段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課本內容大多涉及一個具體的任務的一個具體事件,而圍繞這個人物的其他事件可以讓這個人物形象更加清晰,這些“其他事件”就是教師應該在授課前提前準備的內容并將任務布置給學生預習。授課形式上,建議采取教師口述加學生當堂以口述或寫作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感想等形式。課后,教師應及時評估此類方式的效果,并對授課內容加以增減,授課方式加以改進。此種方式重在教師的課堂設計,引導學生產生對于此類革命人物和先進事跡的正確思想感情,并引導其學會表達此類感情,從而達成課堂教學中對于紅色文化傳承引導的教學目標。
二、課外活動設計
課外活動具有自主性特點,同時強調教師的引導性作用,所有活動應在教師的引導下有學生自主展開。這里的課外活動范圍更多強調的是校園內課堂以外的活動。盡可能地在課外活動內容中納入紅色文化。如,在校園文化展板中開辟出專欄,發表學生和教師有關紅色文化的文章或事跡。又如,由學校不同年級的教師學生舉辦關于紅色文化的閱讀、寫作比賽等,甚至于,還可以邀請一些老紅軍老革命來校作報告,還可以邀請當代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做出突出貢獻的人走進校園,與大家互動。另外,作為管理者的學校和教師,也應及時對這些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評估,發現問題,總結經驗,為今后更好開展此類紅色文化傳承活動進行理論總結和提升。這些不僅可以豐富教師和學生的課外活動內容,還能極大程度上增加學生的紅色文化知識,提高大家對于紅色文化的認知。
三、線上活動設計
當今社會,脫離計算機脫離互聯網開展學習是不完整的。互聯網有海量的紅色文化內容。我們也認識到,線上活動除了具有自主性特點之外,還因互聯網信息量大的特點,可能造成學生辨識困難的狀況。學生通過計算機互聯網開展紅色文化學習,更應該的教師的積極引導下開展。首先,計算機互聯網學習是課堂學習的延續和不可或缺的部分,兩者相輔相成。其次,教師的提前任務布置尤為重要,學生必須帶著任務和目的上網查閱相關的紅色文化知識,其次,也應題型學生及時將自己在互聯網上碰到的不理解的問題向老師報告,教師在收到這些問題,并總結后,及時對學生的問題作出合理的解答和回復。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地在互聯網查閱相關紅色文化內容,并記筆記,以周或月為單位,在班上進行筆記交流,讀后感交流,從而擴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提高學生的成就感,更大程度上,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激情。
四、線下活動設計
相較于課堂、課外和線上活動,線下活動更強調學生自主地在精神層面開展思考和總結活動。例如,上完一次紅色文化課,或讀完一片紅色文化的文章,或參觀完一處紅色文化紀念館,或在互聯網上讀到了一篇有關紅色文化的報道等,教師都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總結,寫出感想、觀后感、讀后感或思想上的變化及觸動等。又比如,學生可以主動向父母或家人提出參觀紅色文化展覽或遺跡,并能夠在參觀后寫出相關知識的觀后感活自己的感想感受。總之,線下活動強調自主思考,強調靜。
這四類活動設計,在體現出符合小學生生理發展規律的“動”的同時,又體現出“靜”的特點,這既能保證學生不會失去興趣,感覺很有意思,也愿意主動去了解紅色文化,同時還能真正實現從小學開始用紅色文化影響學生,使他們能夠感受到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加珍惜生活,努力刻苦學習,樹立長大后報效祖國的遠大目標。
結語
開展這些活動的先決條件是教師要精心組織,科學設計。首先,教師要從思想上高度理解開展這些活動的重要性,并且在校內校外的日常行為中為學生做出表率。其次,要從課堂、課外、線上、線下針對學生精心設計包括物質和非物質紅色文化資源在內的活動內容。第三,教師要樹立課堂、課外、線上、線下一盤棋的意識,既要有整體意識,也要結合具體活動形式的特點給予不同紅色文化內容的分配。第四,定期開展這些活動開展過程中的效果評估,及時修訂活動內容及形式。
紅色文化傳承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在開展這項活動的過程中,教育者本人不僅僅要有高度的對于紅色文化熱情,同時更要講究紅色文化傳承教育過程中的科學性,切不可隨意,半途而廢,因為教育者不僅僅承擔了紅色文化傳承教育的教學活動,更重要的是,教育者教育的對象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梁之才,是在發揮自己的智慧通過紅色文化傳承教育來塑造未來社會建設者們的思想。也就是說,教育者面對的不僅僅是現在,更重要的是未來。
[參考文獻]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A%A2%E8%89%B2%E6%96%87%E5%8C%96/4998455 fr=aladdin.
[2]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0%9D%E6%83%B3%E6%94%BF%E6%B2%BB%E6%95%99%E8%82%B2/234787 fr=aladdin.
(作者單位:陜西省漢中市漢臺區漢中師范附屬小學,陜西 漢中 7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