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濤 孫軍
摘 要:婚禮是每一對新人最浪漫獨特的經歷,而每個民族和國家都有其獨特的婚禮文化。本文通過介紹中美婚禮嫁妝的差異、中美婚禮舉辦的場所的不同、中美婚禮服飾的區別和中美婚禮儀式的差別為讀者呈現風格迥異的中美婚禮,以便深入了解中美婚禮文化的內涵。
關鍵詞:中美;婚禮文化;文化內涵
引言:每個民族和國家都有其獨特的婚禮,而婚禮不僅是新人一生中最美妙的夢,同時,也是每個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而世界上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婚禮各不相同,中美雙方同樣也是如此。
1. 中美婚禮嫁妝的差異
在中國,父母會給女兒準備好嫁妝,其中包括祝福女兒婚姻美滿的物品,另一些則是新娘將會需要的物品,以確保她未來的生活幸福美滿,有一些是告訴她她將要擔起妻子和媳婦的責任。這個習俗一直保持到現在,但在現代,有部分物品已經不合時宜,一般會用紅包來代替。一般嫁妝會包含以下物品:子孫桶,兩套碗筷,龍鳳被鋪,縫紉套裝,銀包皮帶,銅盆和鞋,片糖,花瓶,茶具,新衣服,金銀首飾。
在美國,出嫁的女方通常會攜帶一些舊的、新的,借的和一些藍的東西。Something Old 母親傳下來之婚紗,頭飾或首飾,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Something New 朋友送的禮物如裙子等,象征新的生活。Something Borrowed 可向任何人借東西回來。Something Blue 新娘的一些小飾物或花束用藍色,意味著新娘的純潔及貞潔。
2. 中美婚禮舉辦場所的不同
在中國,人們認為婚禮要辦的隆重熱鬧,會邀請眾多的親戚朋友,所以婚禮舉行地點一般都選在寬闊的院落。古時候,新郎要去新娘家接親。新郎騎著馬,新娘則坐在花轎里,人們敲鑼打鼓的一起去新郎家。等返回到了新郎家,兩個新人就要舉行婚禮,唯一與現在有差別的就是迎親不再用轎子了,取而代之的是小轎車。
在美國,婚禮的舉辦地一般有如下幾個地點:
1)教堂婚禮
教堂婚禮是美國婚禮里最常見的一類,新娘的婚紗不能過于暴露,綁帶款式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既能代表傳統婚紗,又可以有比較好的塑身效果,再配上傳統的頭紗,挽著父親的胳膊入場,父親再將女兒交給其丈夫。
2)草坪婚禮
在美國,草坪婚禮又被稱作花園婚禮,一般都在自家的花園或公園舉行。這類婚禮的裝飾往往比較素雅。而且,草坪婚禮的氣氛不如教堂婚禮那么隆重、拘束,新娘適合挑選一些浪漫又簡潔的婚紗,新郎著裝則適合一些淺色調、簡潔的服飾。
3)沙灘婚禮
說到浪漫的西式婚禮,沒有什么比陽光、海風、蔚藍的大海、白色的沙灘更令人感到舒適浪漫。沙灘婚禮上,用熱烈的色彩和花朵元素來布置是最適合的。
4)鄉村婚禮
西式婚禮的鄉村概念和中式婚禮大致相同,主要講求熱鬧,不同之處在于,西式鄉村婚禮形式更隨性。
3. 中美婚禮服飾的區別
提到中國的婚禮,首先躍入大家腦海中的應該是紅色主色調,因為這是傳統的代表喜氣的顏色。新娘戴著紅色的鳳冠,披著紅色的霞披,蓋著紅色的頭巾坐在紅色的花轎里,新郎穿著一身大紅騎著掛紅繡球的俊馬,這也就使婚禮變得喜氣洋洋。而最能代表中國新娘的傳統禮服無疑就是鳳冠霞帔了。
而相對于中式婚禮西方的婚禮就顯得極為浪漫。白色的婚紗,筆挺的西服,莊嚴的承諾。讓人不由自主的生出一種浪漫氣息。在美國傳統婚禮中,對新娘的婚禮服有特殊的要求,即必須具有新、舊、借、藍四個特色。新,就是新娘穿的白色婚禮服必須是新的,標志著新生活的開始;舊,則是新娘頭上戴的白紗必須是母親用過的舊紗,表示永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而借則是指新娘手中拿的白手帕必須是從女友那里借來的,寓意是不忘朋友的情誼;至于藍,則新娘身上披的綢帶必須是藍色的,象征著新娘對愛情的忠誠永不變心。
4. 中美婚禮儀式的差別
1)中式婚禮的流程:
(1) 祭祖:男方先祭拜祖先。
(2) 出發:車隊以雙數為佳。
(3) 燃炮:迎親禮車在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慶賀。
(4) 等待:新郎禮車至女方家時,會有一男童侍持茶盤等候新郎,新郎下車后,應賞男孩紅包答禮。
(5) 討喜:新郎應手持捧花給待嫁之新娘,此時,新娘之閨中密友要攔住新郎,提出條件要新郎答應,通過后才得進入。
(6) 拜別:新娘應叩拜父母道別,而新郎僅需鞠躬行禮。
(7) 出門:新娘應由福高德厚的女性長輩持竹篩或黑傘護其走至禮車。
(8) 禮車:在新娘上禮車后不久,女方家長應將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車后,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過問。
(9) 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樣要一路燃放禮炮。
(10) 摸橘:新娘子迎新車隊到達新郎家時,由一位拿著橘子的小孩來迎接新人,新娘要輕摸一下橘子,并贈紅包答禮。這兩個橘子要放到晚上,讓新娘親自剝皮,意謂招來"長壽"。
(11) 牽新:新娘從禮車走出時,應由男方一位有福氣之長輩持竹篩頂在新娘頭上。進門時,新人絕不可踩門檻,而應橫跨過去。
(12) 新娘進門前應從炭火盆上跨過去,表示洗去進門前的晦氣和不祥。
(13) 喜宴: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禮服,換上晚禮服敬酒。
(14) 送客:喜宴完畢后,新人送客。
(15) 鬧洞房:新人被整之災情大小,根據新人平時是否忠厚待人等。
2)美式婚禮的流程:
(1) 來賓入席
(2) 奏樂,親友點蠟燭
(3) 牧師領唱歌班進場
(4) 牧師宣布婚禮開始
(5) 伴郎,伴娘,新娘進場(全體起立)
(6) 女方家長入席
(7) 唱歌班吟唱圣歌
(8) 禱告,獻詩
(9) 牧師證婚
(10) 新郎,新娘簽字
(11) 新郎新娘互帶戒指,宣誓
(12) 揭紗
(13) 獻詩
(14) 謝恩(向雙方家長獻花或行三鞠躬禮)
(15) 禮成,茶會或晚宴
從以上對比可以看出,中美兩種婚禮最本質的文化內涵區別就是氛圍。中式婚禮要求有熱鬧的氣氛,人氣越旺越好,因為在中國人眼里結婚是件高興的事,一定要熱熱鬧鬧,所以婚禮場所一般都選在交通方便、寬敞的房屋;而西式婚禮突出莊重和圣潔,婚禮通常都是在教堂或其它較為安靜的地方舉行,給人一種有條不紊的感覺,雖有種肅穆和浪漫的氛圍,但也難免顯得冷冷清清,同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心理背道而馳。從中美1979年正式建交以來,中美文化就相互碰撞、交融、渲染,中國在不斷輸出文化的同時,西方文化也傳入中國,中西文化合璧,使得中美婚禮文化色彩斑斕,絢麗多姿。
[參考文獻]
[1]王葉.繽紛多彩的中西方婚禮文化[J].海內與海外,2006(10).
[2]王文喜.“婚紗”的一段風流話[J],服飾文化,2003(6).
[3]潘文晉.從中西婚禮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異[J].今日南國,2008(3).
[4]湯獻斌.中西方服飾文化比較[M],中國紡織出版社.
(作者單位: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