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 肖玲
摘 要:社會時代不斷進步,人們的各種思想觀念日新月異。當今中美兩國共同進步共同發展,但同時也面臨著相同的社會問題——人口老齡化。然而,中美兩國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是大相徑庭。兩國人民站在相同的角度但是擁有完全不同的養老觀念。雖然面對不同的方法,但是兩國老年人各自享受其中,在和諧溫馨的氛圍下,安享晚年生活。
關鍵詞:中美養老觀念;文化差異;成因;發展
一、中美養老觀念文概述
自古以來,在中國,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養老福利及制度并未得到足夠完善,并且人們的傳統觀念“養兒防老”這一思想根深蒂固。所謂的“養兒防老”實質是父母的哺育之恩通過反轉的方式反饋出來。人們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竭盡全力想要生個兒子,甚至是生多個兒子,然后不辭辛苦的將孩子拉扯大,為的就是在年老以后,好有個依靠。假若兒女不履行此義務,不僅在道德上不能被認可,在法律上也難以行得通。
但在美國,這種思想觀念被大大顛覆。強有力的支柱保障老人生活,工作時期合理的企業養老制度的推行,以及社會福利保障這一制度幾百年來的平穩運行,美國老人并不擔心養老生活,且美國子女不具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年老后享受自己的旅行生活,兒女也享受自己的生活,都不成為對方的負擔,所以美國老人大多依靠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自己拼搏出的事業自行養老,利用一套社會保障體系為將來的退休生活提供保障。
二、中美養老觀念文化的差異
在人生的某一階段會遇到“面包與愛情”的問題。從狹義上來看這僅僅關乎到個人的感受,但就廣義而言,這影響的是兩個家庭。養老問題,也同樣如此。淺顯的說來只是關乎一個家庭,但往大方面講,體現的是一個國家的社會形態。
1. 在日常生活方面。在中國,絕大多數的父母疼愛孩子,讓其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為子女默默無聞的付出。當父母年老的時候,他們渴望得到孩子的關心與照顧。因此孝敬老人成為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與中國的傳統養老模式相比較,美國人一生都在為養老事業打拼,靠子女養老在美國并不流行。他們在為事業打拼的時候,雇員養老金體系就是為將來養老提供重要保障。他們要孩子的目的只是想愛孩子。
2. 在經濟方面。中國人專注于存錢儲蓄,一生拼搏事業卻并不敢有太大的花銷,要為子女留下一筆財富,為避免子女在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支撐起自己的家庭。在這一問題上,美國人與中國人恰恰相反。父母將孩子撫養到十八周歲就已完成義務,子女未來的生活應該由他們自己去選擇,并且在未來道路上遇到的困難都需要自己獨立去克服,避免成為啃老族。
3. 在國家方面。在中國,還未出臺完整的社會福利體系。即便是已經出臺的政策,還不能保證中國老人能夠無憂無慮的生活。不過在某種程度上,養老體系在不斷進步,人們的意識觀念也在不斷的提高,養老制度觀念已經慢慢滲透到社會各個階層。在美國,社會安全金體系是美國最大的社會福利保障之一,且有了多年的社會福利體系安穩運行經驗,所以人們無需過度質疑就可以安心養老。
三、形成中美養老觀念文化差異的原因
斯大林說過:世界上沒有什么永恒的東西,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在發展。然而不是每一種變化都是相同的,中美兩國養老觀念文化差所產生的異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經歷著時間的沉淀。
1. 從傳統歷史方面來看。儒家思想對中國養老觀念產生了深厚的影響。百善孝為先,成為中華兒女放在首位的傳統美德。從孩童時起就學會《游子吟》中“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假若連報答父母養育之恩都做不到,嚴重時會將你推到風口浪尖之上。追溯歷史,美國一向追崇個人主義,人民高度重視個人自由,養老這一行為完全是老人擁有自己的意愿。長年累月,美國養老模式就脫離家庭養老,推行個人主義。
2. 從國家立法來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出臺的《憲法》中明文規定“父母有撫養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并且在有正式公文和未正式公文的出臺下,都有明確的規定老年人的養老是以家庭養老為主。與中國的立法行為完全相反的美國政府,沒有明文強制規定子女贍養老人的義務。
3. 從社會福利這一角度來看。今中國的養老制度并未完善,相較于美國的完整制度,中國較落后,所以仍由家庭中子女贍養老人為主流。而美國,全國性爆發的經濟危機讓美國人意識到社會制度的保障的重要性。自1935年羅斯福新政的社會保障體系出臺以來,美國養老保險體系日趨完善,有了制度的保障,美國老人在養老上并沒有太大的負擔。
四、中美養老觀念文化的發展
在中國,長年累月以居家養老模式為主流,人們早已將這種家庭養老觀念不需要明文規定就已深入人心。古人云:血濃于水。老人居家養老得到子女的孝順以及享受天倫之樂在中國社會司空見慣。社會福利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只是稍微減輕子女中經濟上的負擔,他們依舊需要付出情感上的安慰。所以未來的中國養老觀念依舊是以養老者感到滿足或是想要換種方式才有可能發生某種質的變化。
而在美國,他們長期以平等和獨立,追求自由作為他們的觀念,正是這種不受拘束的想法使得他們的養老不依賴于任何人。并且美國政府擁有著穩定的社會保障制度,所以他們即便年邁但也無需背負生活的壓力。雖然崇尚自由和個人,但某種程度上還和子女保持著和諧的關系,而這之間依舊保持著一段合適的距離。單從發展的大流來講,美國養老依舊保持獨立自主的觀念。
不同的社會觀念,沒有錯誤與正確之分。中美養老觀念的差異不僅限制于個人,同樣與社會發展有著相當大的聯系。就從傳統社會形式和當今國家體系來看,中美兩國就有著巨大的差異,因而造就不同的養老觀念。
[參考文獻]
[1]唐春梅. 中美電影折射兩國養老差異[J]. 青年文學家, 2016(15):84-85.
[2]焦津強. 淺談儒家思想對中國養老觀念的影響[J]. 決策與信息旬刊, 2016(10).
[3]張雯莉. 從中美養老文化的差異看中國人的養老期待[J]. 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28.
[4]王燕飛. 淺談美國個人主義[J]. 青年文學家, 2017(17).2011, 28.
(作者單位: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