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娟
摘 要:我國作為農業發展大國,農業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我國經濟發展形勢。就現階段我國農業發展現狀來看仍存在農業生產水平不高的情況,農業機械化生產率不高,這對實現我國現代化農業建設有著一定阻礙作用。為促進現代農業建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應提升當前農業機械化水平,進而提高農業生產整體效率。下面本文將結合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建筑,重點提出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對策,以有力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水平;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071
以現階段我國農業生產形勢來看仍主要以傳統生產方式為主,縱觀全國各地農業機械化水平都相對較低,這直接影響了我國農業生產效率及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由于農產品附加值低,農業產能收益低,造成農民投入與產出無法形成正比,所以就現階段的農業生產現狀來看,應積極改進其生產方式,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應用,進而推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1 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現狀
近年來我國農業發展水平有了明顯提升,但就當前農業機械化現狀來看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就農業機械化設備投入及應用情況來看,受到自身質量及地區使用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在諸多地區農業機械化應用都尚未形成規模,且由于產品技術含量不足,無法切實滿足農業生產需求,這直接制約了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從農業機械作業情況來看,整體作業水平不高,農業效率較低。受到資金因素限制,較多農民并不具備購買農業機械設備的能力,尤其是大中型農機設備。除此之外,在調查中了解到當前我國農業機械設備的應用主要以小型機械偏多,且其配套設備質量有待改善,無法實現高質量、大規模的農業機械化發展。在經濟發達地區部分農村引進大中型農機設備,但其使用過程中轉化率及有效率不高,這都是當前農業機械化發展存在的問題。為真正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應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2 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有效對策
2.1 提高農民購買及使用機械的能力
當前農業機械化無法有效實現大規模擴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農村的經濟水平相對較低,無法擁有足夠經濟能力購買所需農業機械設備。為改變這一現狀應建立健全農業機械化發展機制,從而達到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目的。從農民購買能力角度出發,可通過政府作用。政府積極出臺相關資助政策,即對購買農業機械設備的農民給予一定資金補貼,或實行多農戶合資購買使用等方式,從某種程度上降低農業機械設備購買成本,提高其購買能力的同時,提高農村對農業機械的要求,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從農民購買積極性角度出發來看,政府還應定期組織專家講解活動,通過專業人員對機械化設備的講解,幫助農民更全面了解農業機械設備,輔助一定的補貼政策,就能夠大大激發農民的購買欲望,擴大農業機械化使用規模。
2.2 實現機械化作業多樣化
由于我國農業生產經營以分散式經營為主,對農機具、農業機械服務范圍相對較小,造成農業生產效益無法顯著提升。針對這種現狀積極引進農業機械化的同時,還應注重其農業機械化作用的多樣性應用。可積極引導農民組建農機服務小組,并構建中型、大型新技術農業機械設備,以滿足農業機械化的高適應性、技術先進性等要求,實現農機具體系的初步構建;要組織一些區域性的規模作業活動,通過機播、機耕等這些作業活動提高農業機械化效益;是要積極鼓勵農民通過多種形式結合的方法,最大限度發揮出農業機械化的優勢,提升農業機械化技術含量,以及服務水平等,這對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3 構建農業機械化科技體系
構建該體系的目的在有效提高農機設備質量。從農業實際需求及地區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具體實踐操作特點及農民需求,自主進行研發,以保證農機設備高質量。這一舉措的實施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有效引導,對相關企業進行引導,以實現高質量農機設備研發,提高我國農業機械設備應用的科學性、實效性與先進性。
3 結語
只有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才能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因此在今后農業發展中應充分認識到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是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基于當前農業機械化現狀,應積極創新理念,從全面、客觀角度理解農業機械化發展,綜合運用多方面資源,提升農民整體購買力,并實現多樣化、多層次農業機械服務,為促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朝華.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對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積極影響分析[J].南方農機,2016,47(10):24,27.
[2]姜玉佃,劉計明.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5):55.
[3]張延清.提升現代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J].中國農業信息,2008(2):10.
[4]羅錫文,廖娟,胡煉,臧英,周志艷.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J].農業工程學報,2016,3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