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廣西鄉土樹種資源豐富,能夠發揮持久的生態效益,適應性和抗逆性強,苗源多,易栽培,便于管理和養護,園林應用價值高,卻缺乏合理的開發與利用,加強鄉土樹種的開發與利用,有利于廣西鄉土樹種的選擇與保存,推動廣西鄉土樹種的發展。
關鍵詞:鄉土樹種發展優勢;現狀;方向
目前廣西鄉土樹種的發展優勢,一方面種植成本低,生態綜合效益高;另一方面園林應用價值高和開發利用價值高。而廣西鄉土樹種發展存在荒漠化治理中樹種單一,園林應用的種類與數量偏少,園林應用較為薄弱。廣西鄉土樹種的發展要重視鄉土樹種的開發與利用,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推進廣西城市林業和園林的多樣化,才能利于廣西鄉土樹種的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
一、鄉土樹種發展的優勢
1.鄉土樹種種植成本低。鄉土樹種是指本地區天然分布樹種或者已引種多年且在當地一直表現良好的外來樹種,已經融入了當地的自然生態系統之中,能很好地適應當地的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對極端惡劣的生長環境,具有很好的抗逆性,也具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鄉土樹種種植成本低是因為鄉土樹種容易育苗,隨種隨活,成活率高,適應性強,運輸距離短,運輸費用低,樹木便于管理養護。
2.鄉土樹種生態綜合效益高。以廣西為例,廣西巖溶地區總面積達821.6公頃,約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41%,而鄉土樹種在巖溶荒山綠化和石漠化治理中具有外來樹種不可比擬的優越性,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大面積造林,不會像外來樹種使用不當造成投入上的失誤。若鄉土樹種能較好地應用于荒山綠化與石漠化治理,通過科學管護、合理經營,促使林木生長旺盛,其生態綜合效益也會越來越高。
3.鄉土樹種園林應用價值高。在園林應用中要考慮植物的生態習性能否適應環境條件,是否可以正常生長,不能盲目引用,引用少量植物做實驗,再根據情況適量引用。而鄉土樹種是當地的特色植物,適應性強并能夠形成自然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穩定的植物群落生態林,從而可以應用于城市綠地景觀,構建具有當地特色的城市營銷的重要標志,有較強標識功能。
4.鄉土樹種開發利用價值高。許多鄉土樹種都具有多功能性,全身都具有開發利用價值。如香椿,除了木材優良外,其幼芽嫩葉還是傳統的森林蔬菜,樹皮和果又可入藥,有收斂止血、去濕止痛等功能。楓楊耐水濕,是很好的護岸樹種,其枝丫是種木耳的上等原料,樹皮可制繩索,樹葉殺蟲,種子含油率較高,可用于制造工業用油。
二、鄉土樹種發展的現狀
1.鄉土樹種荒漠化治理中樹種單一。自從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后,荒漠化治理已成為廣西巖溶地區生態重建的重點和難點,探索研究和開發利用巖溶鄉土樹種的技術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在以往荒山造林和石漠化治理中,鄉土樹種的應用一直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樹種單一、成活率低和生長差等問題比較突出。
2.鄉土樹種園林應用中種類與數量偏少。鄉土樹種在廣西道路綠化中的應用配置方式主要以行道樹及綠籬為主,在廣西南寧市22條主要道路中,共有綠化樹種112種,其中鄉土樹種63種,鄉土樹種占總統計綠化樹種的比例為56.3%,其鄉土樹種的應用種類較少、數量相對較小。若植物種類單一,勢必導致植物生長不良、穩定性差,同時生物群落得不到發育,且病蟲害的發生概率會大大增加。
3.鄉土樹種園林中的應用比較薄弱。廣西主要城市的綠化植物中,鄉土樹種應用比較薄弱,廣西一些主要城市的街道綠化,行道樹的選擇帶有明顯的異地特征,所用樹苗大多來自浙江及廣東一帶,不但后期養護和管理費用高,且大部分外來種類因“水土不適”出現死亡,造成極大浪費。如廣西南寧市引種的路樹美人樹,2005年冬受凍害一次撥掉3000多株,柳州東環大道的大王椰子2年后蕩然無存,直接經濟損失5萬余元。另外,不少城市綠化中,在樹種選擇上,生態效益和景觀效果的結合還不夠。
三、鄉土樹種的發展方向
1.重視鄉土樹種的開發與應用。鄉土樹種的開發與應用應得到重視,可通過采種、扦插、嫁接、組培等引種馴化手段,在開發與應用的過程中結合不同樹種的生物特性開展不同的馴化方法,篩選出各樹種最適合的繁殖方式和栽培技術實現快速繁殖,從而達到保護和利用的目的。
2.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鄉土樹種是當地植物長期進化的結果,其自然存在的特點是樹種多樣性、共生性、生物多樣性,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適地適樹要根據當地的土壤、環境條件和樹種的生態學適應特性,選擇適宜的樹種營造多樹種混交林有利于各樹種的生長,合理搭配陽性、中性、陰性植物種類,長、中、短效益相結合,挖掘土地利用潛力,可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使經營者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3.推進廣西城市林業和園林的多樣化。多樣化是形成城市植物景觀多樣性的前提,植物空間構成、色彩構成是營造良好植物景觀效果的關鍵,鄉土樹種包括觀葉植物、觀花植物、觀果植物、觀形植物等,樹種多樣化,依據省外鄉土樹種發展的情況,充分發揮鄉土樹種適應性強、養護要求低、生態綜合效益高的特點,促進鄉土樹種綜合保護利用,推進廣西城市林業和園林的多樣化發展。
4.利于物種保護和科普教育。鄉土樹種為當地人民熟知,歷史悠久,并有珍稀瀕?;蚪洕鷥r值較高的樹種被列為國家保護及遷地保存,利于物種保護,是區域性植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措施。另外,將其用于園林栽培,有利于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開展植物知識等方面的科普文化教育活動。
四、結語
本文簡要論述廣西鄉土樹種的發展優勢與發展現狀,提出了廣西鄉土樹種的發展方向,要重視鄉土樹種的開發與利用,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推進廣西城市林業和園林的多樣化,要利于廣西鄉土樹種的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為鄉土樹種的發展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李先琨,何成新,蔣忠誠.巖溶脆弱生態區生態恢復、重建的原理與方法[J].中國巖溶,2003,22(1): 12-17.
[2]李曉征.鄉土樹種在南寧主要道路綠化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 2012,40( 3) : 1429.
[3]劉建業,陽豐元.鄉土樹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以廣西地區為例[J].中國園藝文摘,2011,(6):94.
[4]王東明,曾祥全,錢軍.海南省珍貴鄉土樹種發展現狀與建議[J].熱帶林業,2006,34(2).
[5]陳定如,古炎坤,李秉滔.華南園林綠化鄉土樹種探討(J).廣東園林,2006,28(2):35-39.
[6]李曉征.鄉土樹種在南寧主要道路綠化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3):1429.
[7]劉建業,陽豐元.鄉土樹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以廣西地區為例[J].中國園藝文摘,2011,(6):94.
作者簡介:鄧莉明(1990-6-),女,壯族,廣西南寧人,大學本科,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