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涌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實質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動物本能和發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惠安中學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統領,傳承挖掘學校的優良傳統,結合素質教育理念和新時期人才發展的需要,提出并開展了“好人教育”的創新實踐。我們認為,每個學生都是好人,每個學生身上都有無數個好人因子,挖掘并培養這些好人因子(真、善、美)就是“好人教育”。我們倡導:在學校,做一名好學生;在家里,做一名好兒女;在社會,做一名好公民;在未來,做一個好棟梁,培養學生做一個偉大的人。
構建好人文化的精神體系。惠安中學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藏的精華,傳承學校的優良傳統,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確立了“好人教育”的辦學使命和“成己為人”的辦學理念。學校以“臻于至善”為校訓,踐行“課堂即社會,年級即社區,學校即國家”的教育觀,樹立“不同的學生就是不同的音符,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優美的樂章”的學生觀,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建設“好人教育”的物質文化。忠孝路、和平路,勵志樓、博聞樓,好人廣場、尚德廣場,誠信驛站、“慎獨”石……學校每座樓、每條路都融入了學校的歷史,讓后繼者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每個廣場,每一處景觀都融入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思想;食堂、寢室和辦公室,每一處公共場所都彰顯著好人文化的魅力。好人大道、惠中路上兩側的“好人教育杯”全國詩詞楹聯大賽獲獎作品宣傳欄,處處都為學生營造“做個好人”的良好氛圍。好人驛站的“好老師、好學生、好家長”的大型宣傳牌,更為學生堅定“做個好人”提供了強大的氣場,彰顯著新時代文化的魅力。
創新開展誠信文化教育活動。人民日報撰文《誠信淪喪是當前經濟下滑的根本原因》,文中馬云說過一句話:中國下一個紅利是“信任”。一旦中國建立一個強大的信任體系,這就意味著社會有了一個公共、公平、合理的游戲規則,人人都在遵守這個規則的前提下去創新和競爭。一旦人人遵守規則、互相信任,那么道德自然就會興起。這才是中國復興應該走的道路。惠安中學一直很重視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和品質,我們先后開展了“誠信售水”“誠信借書”“誠信考試”“誠信借傘”“誠信大使”等系列活動,讓“好人教育”不斷升級。通過1元錢的水、20元錢的傘、500元錢的誠信單車,讓同學們經受道德的“兩難”考驗,歷練誠信品質,讓做個好人的理念深入人心。
舉辦“好人教育杯”全國詩詞楹聯大賽。2017年5月份,西安惠安中學和鄠邑區上林苑詩詞楹聯學會聯合主辦了“好人教育杯”全國詩詞楹聯大賽,自通告發出后,在兩個多月里,共收到作品4600余件,其中全國各地詩詞楹聯愛好者投稿2000余份,學校全體師生積極參與投稿,極大地促進了中華詩詞文化的傳播和發揚。
開展主題實踐教育。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我們分年級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起始年級以“規范與誠信”教育為主題,開展好人教育大家談,誠信售水、誠信借傘、誠信單車等誠信主題教育,雷鋒精神大家談等系列活動;中間年級以“民主與法制”為主題,開展手機聽證會、社會性事務招投標、社會問題調查、公民教育等系列活動;畢業年級以“責任與理想”為主題,開展PM2.5大氣監測、垃圾分類、職業生涯規劃等系列主題活動。這些主題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北京師范大學時指出,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大國呼喚良師,時代造就良師”,而良師核心特質在于“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只有優秀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好人教育”的關鍵在教師,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廣泛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發揮教師為人師表的作用,是“好人教育”實施的重要舉措。
積極開發校本課程。我們在構建課程體系的同時,根據教師的興趣和專業特長,組織教師開發校本課程,編寫校本教材,豐富課程資源,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截至目前,學校已開發三大類、十多門校本課程,編印《誠信在發芽》《可愛的戶縣》《好人教育》等30多本校本教材。
打造教師發展共同體。學校制定了《領導干部“和諧·聚力·發展·創新”十項要求》《惠安中學創“全省一流,全國有名”重獎十項措施》等方案,激勵教師大膽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領導干部十個“必問必訪”》和《行政工作“四零戒律”》等文件的出臺,極大密切了干群之間的關系,使學校管理走出了一條求真務實的新路,形成了干群目標一致,釋放正能量的發展共同體。
搭建名師成長的展示舞臺。“名師講壇”和“大舞臺”是助推教師成長的“星光大道”,是鼓勵教師開展教科研的大平臺。不同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名師講壇”和“大舞臺”要求落實“四個做到”(做到熟練運用自媒體,做到獨立制做課件,做到開壇講道,做到精彩展示),力爭實現“四個突出”(突出學生創新思維品質的培養,突出各學科間的融合,突出課堂與生活的聯通,突出互聯網技術的運用)。此外,學校還通過每學期舉辦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的示范課研討等活動,以名師結對幫扶、出書、講座、博客、微博等形式,發揮名師的輻射和帶動作用,用名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引領課堂教學的創新和實踐。
實施“1613”質量提升工程。2016年開始,學校提出了從初一抓初三、高一抓高三的級級備考方案,并提出 “一年中考三年備、一年高考六年抓”的質量提升中長期發展規劃,簡稱為“1613質量提升方案”。學校制定了《西安惠安中學“1613”質量提升工程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內容涵蓋中高考、非畢業年級、各分段學生培養等多個方面,并要求各年級每年對上學年的《方案》進行補充修訂。2017年9月,學校對《方案》進行修訂,新的質量獎除了增加教學獎勵的額度外,還增加了學校榮譽獎(主要是對在區以上教育主管部門或者區政府以上職能部門中榮獲集體榮譽的教師的全員獎勵);教師成長獎(主要是獎勵在區以上教育部門或政府部門獲得相應榮譽稱號的教師個人);互聯網時代影響力獎(主要是在利用新媒體進行學校或文化宣傳的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創作者或者團隊的獎勵);教科研成果獎(主要是對在教育科研中取得突出成績的老師的獎勵)。
開展十佳教師評選。作為學校特色教育的亮點工程之一的“十佳教師”評選,以“價值引領好,學校工作好,家庭表現好,社會反響好”為標準,以發現的目光,肯定人的長處,將人的優勢發揮到極致,打造出“量身定做”的優秀。學校還根據不同的崗位,建立了促進教師發展的評價體系。細化并創造性地挖掘、展現教師工作中的優勢和特長,對教師工作中方方面面的成績作出積極的評價,激勵教師在不同領域各顯其能,為打造 “名師”,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了成功的平臺。
構建創新課程體系,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創新是學生自主發展的關鍵能力,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學校構建了TPR創新思維課堂,“T”是目標(target)、“P”是方案(program)、“R”是反思(reflection)。TPR創新思維課堂以“四個走出”(走出課本、走出教材、走出課堂、走出學科)為基礎,提出了課堂的三個步驟:課前,設計創新思維學習目標;課中,實施創新思維教學方案;課后,進行創新思維教學反思。

首屆“好家長”獲得者合影留念
同時,我們還把“好人教育”落實在規范化的國家課程、特色化的地方課程和多元化的校本課程中。為了落實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實施好人教育,我們先后組織教師開發了一批拓展類、興趣類和活動類課程,編寫了《合作學習》《3D打印技術》《STEAM課程》《航模制作》《好人教育讀本》等30多種校本教材,拓寬了學生的認知領域,培養了學生興趣愛好,提升了學生創新能力。
創設家庭道德作業,激發學生家國情懷。習近平指出,核心價值觀,其實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要做一個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識、有責任,要堅持品德為先。“好人教育”就是惠安中學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校本化實踐探索。有家才有國,家好國安才能實現人生最美的規劃和發展。我們創設“家庭道德作業”,把學生的傳統美德、自理能力、文明禮儀和健康情趣教育相結合,使愛小家和愛國家緊密聯系,將道德情感提升到道德觀念層面。家風、校風、世風良性對接,個人生涯與國家要求和社會發展統一,激發學生家國情懷。
實施“321”評價,激勵學生個性發展。“321”激勵評價,就是運用賞識的眼光,發現、肯定學生優點,挖掘閃光點,培植亮點的一種綜合評價體系。其中“3”代表“班級30最”,“2”代表“年級20優”,“1”代表“校園10佳”,三者的比例是3:2:1,故稱為“321”。
“班級30最”是“321”評價的基礎和核心。每班評選出30名某方面有特長的同學,確保有50%學生能夠獲得表彰獎勵,體現廣泛性。“年級20優”在“班級30最”的基礎上優化和篩選。在榮譽稱號設置上,“20優”較“30最”更具概括性。比如“班級30最”中為了激勵更多學生,設立“舞姿最優美”“歌聲最動人”等稱號,在“年級20優”中則統稱為“才藝最優”,全面地反映了學生在藝術方面的才能。“校園10佳”是“年級20優”共性的概括,最能反映和彰顯學校一學年來教育教學各項活動評價的方向和主旨。“321”評價分四個環節。一是學生自薦,二是家長推薦,三是學校評審,四是命名表彰。每學期一次的“感動惠中暨校園十佳頒獎典禮”和“大學區文化藝術節”活動,不僅是學校的一個固定的文化盛宴,而且為學生搭建了發揮特長、展示自我的平臺。
從人工智能到未來學校,從核心素養到關鍵能力,學校必須要與時俱進,適應未來對學生發展的要求。
適應時代發展,質量和品位同步提升。惠安中學以“五園建設”為目標,致力打造“文化圣園、生態公園、溫馨家園、數字校園、科技樂園”五園一體的學校。我們積極進行教育信息化的前沿探索。在教學管理方面,自主開發了“好人教育大數據評測系統”;在教學設施方面,云桌面、班班通有力支持了移動辦公和移動教學;在教學應用方面,微課錄播室、手機直播間實現了教育資源共享;在教學拓展方面,3D打印、STEAM課程、科普館、航模社團等培養了學生的“創客思維”;在教育輻射方面,微信公眾號、QQ公眾號、校園MV、微博、網站等全方位鍛造了“好人教育”品牌;在教育新時代,把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術應用到惠安中學新校區的建設和運營管理中……
“好人教育”大數據,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進一步深入開展好人教育,實現好人教育由‘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的有機統一,教育過程從‘非量化’到‘可量化’的科學評價,學校依據國家、省市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的指標,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參照,組織相關老師,聘請專家,采用數學建模思想,從學生健康、道德、學業和特長四個方面入手,構建了“惠安中學‘好人教育’大數據評測系統”。科任老師、班主任根據不同的權限,隨時登錄、查看自己關注的數據,精準把握情況并及時調整、改進和完善教育教學工作,從而真正讓評價成為撬動、督促、完善教育教學管理的依據和引擎。經過三年多的研發和應用完善,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和突破。我們對學生三年六學期所形成的數據鏈全面分析,形成多個可視化圖表,為學生選課、選科,志愿填報和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參考依據,為學生自主發展搭建了廣闊平臺。我們還開發了“綠色評語”,指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發現特長,引領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尤其是2016年4月首屆“好人證章發放暨畢業典禮”上,每個學生都得到一本用數據記錄自己三年成長歷程的《好人教育成長報告冊》,為其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了有效的指導。
順應“互聯網+教育”,創建未來教室。新學期,惠安中學與中國電信合作,率先引進總光纖1200兆、單機帶寬2兆的云桌面系統和智慧網絡教學課堂。通過該課堂的建設,加強教師對信息技術和數據的處理運用,培養熟練運用新教育技術的教師,打造新時代教育的領跑者。
專家引領,“好人教育”朋友圈不斷擴大。近年來,學校先后邀請戚業國、李政濤、張新平、李偉勝、程晉寬、王軍翔、牛文明、楊令平、張漢云、辛濤、劉建妮、龍寶新、高建群等知名專家學者來校作報告,既促進了教師觀念的改變,也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使好人教育的理論品位不斷得以提升,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好人教育”也先后走進陜西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得到成尚榮、劉鐵芳等著名學者的點評和指導。以跨大學區讀書聯盟為平臺的“好人教育”交流活動的朋友圈不斷發展壯大,安康旬陽中學、河南省獲嘉縣第一初中等省內外的多家學校參與其中。
教育激勵,榜樣人物不斷涌現。高中2013屆學生仝東坡榮獲2015年"閃亮大學聲”全國校園歌手大賽總冠軍。高中2015屆學生夏雨含跳入激流中救起三名落水兒童和一位老人,被評為“陜西省第四屆道德模范”。李宣老師被授予“西安好人”和“陜西最美鄉村教師”榮譽稱號。學生參加市級以上競賽獲獎人數不斷增加,名師隊伍不斷壯大,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學校獲得市級以上榮譽獎勵40多項。
輻射影響,獲得社會多方贊譽。惠安中學“好人教育”在實踐中深入推進,骨干力量不斷壯大。“好人教育”講師團在省市內外作報告近20余場次,咸陽、渭南,甘肅、青海等地校長培訓班300余人來學校參觀交流,“好人教育”已經成為西安惠安中學互聯網時代的象征符號。2017年9月28日,以夏雨含勇救落水兒童先進事跡為題材的電影《迷霧驕陽》在惠安中學開機拍攝。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開創新時代的大教育,我們教育人責無旁貸。順應時代,堅定信念,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辦偉大的學校,培養新時代的好人,這是我們校長的光榮使命。做“好人教育”,辦偉大的學校,將是我們奮斗不渝的目標和崇高的追求。

學科建設和創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