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龍濱 馬 穎 崔玲玲 俞修言 吳茂榮 牛文仁 左 嬌 趙 惠 白甜甜
(安徽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2)
我國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二者之間互相獨立、自成系統,往往使老年人在健康狀況和生活自理能力變化時,為了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不得不經常往返家庭、醫院和養老機構之間,既影響治療、增加費用,也給家屬增加了負擔〔1〕。國務院于2013年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文件明確提出要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通過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之間的多方式結合,使其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助于解決現階段由于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前述問題,減輕家庭負擔〔2〕。本研究通過系統的復習“醫養結合”服務研究的文獻,了解“醫養結合”服務研究現況、聚焦的熱點、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為提高我國“醫養結合”服務研究的質量、促進“醫養結合”服務的開展提供依據。
1文獻檢索與篩選
1.1檢索策略和資料來源 檢索工作由創新創業小組兩名同學負責,本研究檢索的中文數據庫有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1994年開始收錄)、萬方數據庫(1998年開始收錄)以及維普數據庫(1989年開始收錄);英文數據庫有PubMed數據庫。檢索時間截止到2015年12月30日;檢索地區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中文數據庫的檢索關鍵詞是:醫養結合或醫養融合;英文數據庫的檢索詞是:combined model of medicine and nourishing,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elderly care,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pension services,integrated care,China和Chinese。考慮到“醫養結合”沒有比較準確對應的英文,為了減少漏檢,英文數據庫在所有字段中進行檢索。
1.2文獻刪除標準 ①僅提到“醫養結合”,但并未把“醫養結合”作為主題進行討論;②排除了報紙上的新聞報道類文章;③排除國外經驗介紹。
1.3資料提取與統計學分析 由兩名創新創業小組成員在檢索文獻完成后,使用參考文獻管理工具Noteexpress2.0獨立地對檢索到的文獻進行管理和篩選,核對一致性;文獻篩選結束后,由這2名研究人員用Microsoft Excel 2007軟件根據數據提取表獨立地完成信息的提取工作,然后對比結果;當兩位同學提取結果不一致時,會由指導老師召開小組會議討論決定。
2.1文獻檢索結果 本研究共檢索到中文文獻483篇,Pubmed數據庫檢索英文文獻0篇。經篩選,最終納入分析的文獻有264篇,其中有3篇未下載到全文。未下載到全文的文獻通過摘要提取部分相關信息。文獻篩選流程見圖1。

圖1 文獻篩選流程圖
2.2納入文獻的時間分布 據檢索,郭東等于2005年發表了第一篇關于“醫養結合”的文章:醫養結合服務老年人的可行性探討,此后我國“醫養結合”研究領域公開發表的論文數量總體上呈現上升趨勢,2007、2009、2010、2011、2012年分別發表1、3、1、3、3篇文章;
特別是2013年(24篇)之后出現快速增長的現象,2014年發表91篇文章,2015年發表論文數量最多(137篇)。
2.3納入文獻的基金資助和發表期刊情況 納入分析的264篇文獻中,期刊文獻249篇(94.3%),學位論文15篇(5.7%)。249篇期刊文獻中,核心期刊24篇(9.6%),統計源期刊20篇(8.0%),其他205篇(82.4%)。納入分析的文獻中,230篇(87.1%)文獻沒有基金支持,30篇(11.4%)文獻獲得省級以上基金支持,其中市級以下基金4篇(1.5%)、省級基金14篇(5.3%),國家級基金16篇(6.1%)。
納入分析的文獻合計發表在142種雜志上,其中發表在4篇以上的有9種,以《社會福利》期刊為最多(21篇),其次是《中國社會工作》(12篇),《中國科技投資》9篇(3.6%),《醫院領導決策參考》6篇(2.4%),《中國衛生》6篇(2.4%),《現代醫院管理》5篇(2%),《中國民政》5篇(2%),《中國護理管理》4篇(1.6%),《中國醫院院長》4篇(1.6%)。
2.4納入文獻第一作者單位及省份分布 將第一作者所在單位分成高校、醫院、研究機構、政府部門以及其他單位五類。納入分析的文獻中,提取出有單位的文獻226篇,其中發表文章最多的是高校(85篇),其次是醫院(48篇)和政府部門(44篇)。研究機構13篇,其他36篇。第一作者所在省份發表文章超過10篇的有9個省(直轄市),其中最多的是江蘇省(28篇),其次是北京市(27篇),湖北省23篇,安徽省20篇,浙江省15篇,河南省10篇,山東省10篇,上海省10篇,重慶市10篇。
2.5納入文獻類型 納入分析的文獻中實證研究16篇(6.1%),“醫養結合”模式的個案研究文獻15篇(5.7%),觀點或綜述性文章233篇(88.3%)。
2.5.1實證研究情況 實證研究中,7篇文獻對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的入住老人進行了調查;8篇文獻對醫療機構設置養老機構或提供養老床位的入住老人開展了調查;1篇文獻對社區的慢性病行動不便的老人進行調查。主要研究了老年人對“醫養結合”服務的需求和“醫養結合”服務效果(滿意度、生存質量、抑郁癥狀的改善等)。所有研究均是現況調查,分析方法主要是χ2檢驗和t檢驗。見表1。

表1 “醫養結合”模式實證研究文獻的基本信息

續表1 “醫養結合”模式實證研究文獻的基本信息
2.5.2個案研究情況 15篇進行個案研究的文獻中有10篇介紹了機構提供“醫養結合”服務的情況,3篇聚焦居家養老開展“醫養結合”的模式,2篇文獻分析了社區日間照料機構的醫養結合模式。
2005年,郭東等人討論了“醫養結合”服務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此后“醫養結合”服務的研究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直到2013年以后“醫養結合”服務研究才出現快速增長的趨勢,一方面與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及其帶來的挑戰有關;另一方面,國務院于2013年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文件明確提出要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這也會引起理論界和學術界對“醫養結合”服務研究的重視。總體上我國“醫養結合”服務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政府部門給予應有的重視。
我國目前的“醫養結合服務”研究的質量有待提高,可以加強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力量,在加強對“醫養結合”服務理論研究的同時,一方面積極開展實證研究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另一方面積極挖掘典型案例,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總結凝練可供推廣或部分推廣的模式。
發表文章的省份多集中于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西部欠發達地區文獻發表數量少,地區間發展差距大。幾乎納入分析的17篇實證研究均在城市地區開展。然而,我國欠發達地區老年人口基數大,養老方式多為傳統家庭養老,對于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需求更為迫切。今后的研究需要加大對西部地區、農村地區或貧困地區的研究。
2013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中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而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實證研究還是個案研究絕大多數集中在機構養老,而對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探討較少,這與國家的政策導向出現錯位。大部分老人都希望在健康狀況和自理能力變化時,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得到生活照顧和醫療服務。因此,今后的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醫養結合”服務研究必將成為研究的重點。
4 參考文獻
1劉國玲.淺析“醫養結合”模式在我國城鎮社區養老中的運用〔J〕.電子制作,2014;21:282.
2鄧 諾,蔣 亮,盧建華.老年照護醫養結合實證研究〔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5(4):274-8.
3羅鐵姣,吳園秀,羅文華.老年慢性病患者醫養結合延續性照護模式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32):4985-6.
4邱 波,楊學文,彭 錦,等.推進醫養結合完善養老服務〔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79):10-1.
5何 潔,王莜蓊.醫養結合護理模式對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護能力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15):2086-8.
6童立紡,趙慶華,丁 福,等.醫養結合老年長期照護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護理研究:上旬版,2015;29(2):476-8.
7韓 艷,任妙棟,吳 崢,等.醫養結合視閾下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調查研究——以杭州市的500位老年人為例〔J〕.經營管理者,2015;(31):166-7.
8盧佩蘭.醫養結合型老年科護理對老年抑郁癥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23):45-6.
9姜 昆,葉大慶,白 萍.醫養結合型養老模式建立前后老人生活滿意度的研究〔J〕.統計與咨詢,2015;6:35-7.
10王 玲,徐健康,崔中芹,等.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探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31):24-6.
11高小芬,于衛華.采用Barthel指數評定表對醫養結合老年患者護理級別再分度研究〔J〕.護理學雜志(外科版),2014;29(4):1-4.
12張 璐.基于SERVQUAL模型的醫養結合養老院服務質量評測〔J〕.人力資源管理,2015;9:196-7.
13沈婉婉,鮑 勇.上海市養老機構“醫養結合”優化模式及對策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6):863-5.
14王利玲,鄧賢達,蘇 釧.深圳市光明新區慢性病行動不便患者醫養融合模式護理需求調查研究〔J〕.護理學報,2015;22(16):36-8.
15孫 勱,蔣遠勝.失能老人的醫療養老服務成本分析——基于醫養結合式養老機構的調查〔J〕.西南金融,2014;12:23-6.
16伍國銘.福建省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