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坤
(北華大學附屬醫院護理部,吉林 吉林 132013)
據統計,2015年吉林省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3.21%〔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吉林省與全國老年人口健康狀況比較處于較低水平。楊玉豐等〔2〕研究顯示吉林省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較高達80.2%,慢性病已經成為影響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由于中國長期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加之社會的發展使很多年輕人在外地工作或居住,許多家庭老年人就會面臨“空巢”問題〔3,4〕。過去傳統的子女與父母共同生活的家庭結構很可能被老年人互助的社區生活方式所替代,獨居老人數量增多加之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及地域因素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統疾病高發,因此社區老人的相關護理和急救自救就愈顯重要〔5〕。本研究對社區老人的急救自救需求現狀進行調查,以期為更有針對性地開展社區老年人急救自救能力培訓提供依據。
1.1研究對象 2015年4~6月采取便利取樣方法隨機選擇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市、四平市某社區衛生健康服務中心所轄社區內≥60歲的老年人300名為研究對象,發放問卷300份,長春市100份,吉林市100份,四平市100份,剔除無效問卷9份,回收有效問卷291份(97.3%)。其中男131人,女160人;年齡60~74歲176人,75歲以上115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22人,初中94人,小學及以下75人;伴有慢性病者175人,獨居者84人,接受過培訓者40人。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進行研究。調查表內容包括:(1)個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學歷、是否獨居、是否接受過培訓、既往史等;(2)急救自救服務的需求情況:共30個相關項目(每個項目選擇為:1=需要培訓,2=不需要培訓),問卷信度檢驗Cronbach α=0.960。老年人對自救急救服務的總需求率=需求培訓數(n)/30×100%,各維度需求率=本維度需求培訓數(n1)/本維度條目數×100%。
1.3統計方法 運用SAS9.3軟件統計分析。需求率采用中位數和四分位數間距(M和Q)表示,老年人自救急救服務需求采用因子分析方法進行分析,影響因素采用有序結果的累積優勢Logistic回歸分析。
2.1社區老人急救自救需求情況 僅有14%接受過急救自救培訓;對于該社區老人急救自救需求調查中,將調查問題進行因子分析,采用斜交旋轉方法選取4個公因子,可以解釋總變異的67.8%。這4個公因子可以歸結為:家庭常見病急救、危重病急救、常見外傷急救和家庭意外急救,這四部分的自救急救需求率分別為81.8%、62.5%、66.7%、60.0%。對急救自救知識的總體需求率為62.9%。見表1和表2。

表1 社區老年人急救自救需求調查的因子分析

表2 老年人急救自救服務需求分布情況
2.2社區老年人對急救自救知識需求的影響因素分
析 根據需求率的分級,將老年人對自救急救服務需求率分為三級(表2)作為因變量,以年齡、性別及文化程度等因素(表3)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首先進行單因素累積優勢Logistic回歸分析,將P<0.2的指標(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獨居及接受過培訓等)采用逐步回歸法進行多因素有序多分類累積優勢Logistic回歸。結果表明老年人對自救急救服務的需求率受性別、年齡、和是否獨居等因素的影響(P<0.05),見表4。

表3 變量賦值表

表4 多因素累計優勢Logistic回歸分析
影響因素效應以OR-1表示:影響因素每增加一個單位,總需求率增加一個或一個以上等級的可能性平均增加(或降低)(OR-1)%
在醫學上,患者發病最初的4~6 min稱為“救命的黃金時間”〔6〕。在此期間內,若能實施正確、先進、有效的搶救,則能挽救生命,減輕傷殘〔7〕。 近年來,我國對院前急救知識的普及工作非常重視,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再加上傳統觀念、培訓資源等限制〔8〕,很多地區在短期內難以實現,社區老人作為弱勢群體之一,存在獨居老人增多、患病率高的現狀,而急救自救知曉率偏低,具體操作能力差〔9〕。因此,對他們的急救自救培訓需求更應重視。
本次調查表明,該社區僅有14%的老人接受過急救自救培訓,絕大多數的老人沒有急救自救的培訓經歷。該社區老人對不同的疾病培訓項目的需求率不同,家庭常見病急救、危重病急救、常見外傷急救和家庭意外急救這四部分的自救急救需求率分別為81.8%、62.5%、66.7%、60.0%。對急救自救知識的總體需求率為62.9%,由此可見,老年人對自救急救服務的需求程度比較高。對于家庭常見病(如氣道異物急救方法、急性腹痛如何急救或自救、燒/燙傷急救方法、藥物過敏如何急救自救等方面)的急救需求程度最高。
了解社區老人對自救急救服務需求的影響因素,對于進一步的教育或培訓是至關重要的。與男性老年人相比,女性老年人對急救自救服務需求率提高一個或一個以上等級的可能性平均降低56.4%,這可能與女性老年人花費相當多的時間照顧家庭或者自己的子女有關,沒有很多的時間去接受相關培訓或教育;與60~74歲老年人相比,75歲以上的老年人對急救自救服務需求率提高一個或一個以上等級的可能性平均降低56.9%,這可能是年齡大的老年人在接受能力、行動力等方面均有不便〔10〕,或者更容易受到家人的照顧有關;與獨居老年人相比,非獨居老年人對急救自救服務需求率提高一個或一個以上等級的可能性平均升高177.5%,這可能是非獨居老人會更加關注自己家人的身體,他們對自救急救服務的需求并不只是限于自我方面,還包括家人出現問題時更好地進行急救措施。
老人急救自救知識的缺乏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原因:(1) 有關部門引導宣傳力度不夠,目前老年人對急救知識的了解主要來自電視、廣播、既往就醫經驗等,缺乏有效的培訓途徑;(2)老年人反應、記憶能力下降,而急救自救知識復雜、涉及范圍廣,客觀上增加了老年人急救自救的難度;(3)老年人外部環境危機意識淡漠,主動性不高。欠缺危機意識,不夠重視環境對疾病、意外發生的影響力〔11〕。因此,在老年人急救自救知識教育中,不僅要強化學習意識提高積極性,還要增強自身的內外部危機意識〔12〕。總之了解老年人對急救和自救服務的需求,針對不同老年人的需求程度以及影響因素,進行相關的急救自救服務內容和計劃的匹配〔13〕,為進一步的急救自救培訓和教育提供理論支持,同時通過相關干預手段,提高老人的急救技能、強化自救,從而徹底改變公眾被動等待急救的局面,為專業人員院前急救奠定良好的基礎。
4 參考文獻
1華 穎.健康中國建設:戰略意義、當前形勢與推進關鍵〔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7;20(6):105-11.
2楊玉豐,劉金全.吉林省老年人社區衛生服務利用及影響因素分析〔J〕.人口學刊,2016;3:82-6.
3鄒秀梅,王建鄉.上海市奉賢區農村空巢老人護理服務需求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6):542-3.
4林 婷,陳玲玲.福州農村空巢老人生活質量及護理服務需求的現狀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5):609-12.
5Borowiak E,Kostka T.Demand for nursing care services in the elderly inhabitant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elderly patients in care and nursing facilities〔J〕.Gerontologia Polska,2010;18(4):207-14.
6彭迎春,關麗征,劉蘭秋,等.公眾急救知識培訓的探討〔J〕.中國全科醫學,2008;11(18):1670-2.
7中國紅十字總會.救護〔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2-3.
8孫亞杰,何朝珠,洪 燕,等.社區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狀況及心理護理供給需求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241-3.
9丁亞利,榮 超.某社區老年人自救與急救能力現狀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2;21(1):116.
10嚴書歡,林 楓,周綠林,等.老年人老年護理服務需求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15):1775-9.
11吳煒煒,黃呂金.農村老年居民急救知識現狀及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7):4324-5.
12王 艷.開展社區老年人家庭急救健康教育的體會〔J〕.中外醫療,2011;30(12):145.
13吳凌放.關于老年醫療護理服務的思考〔J〕.中國衛生資源,2014;17(3):1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