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東

上海大眾以途觀和途觀L雙車在SUV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戰果,而上汽斯柯達在放棄了不招人喜歡的yeti后也急需要一位替代者和柯迪亞克一同實現雙車戰群雄。自從去年廣州車展上柯珞克露面后,它也是讓消費者充滿了期待。當來到嶺南的鷺湖小鎮,在山清水秀的湖邊看到清秀的柯珞克時不禁讓人一愣,只看前臉簡直和柯迪亞克一樣,來到車身側面才會看出原來如此。
柯珞克(KAROQ)的名字也與它的哥哥柯迪亞克(KODIAQ)一脈相承,英文名“KAROQ”靈感同樣來自科迪亞克島。在當地土著阿魯提克部落的語言中,“車”被叫作“Kaaraq”,“箭”被稱為“Ruq”,而“箭”也是斯柯達展翅之箭品牌標識中的重要元素,KAROQ巧妙地把這兩個單詞結合在一起,從名字上顯示出了它的內涵與獨特魅力。而其音譯KAROQ中文名稱“柯珞克”也是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原來“珞”出自老子《道德經》中的“珞珞如石”,寓意外表已然如玉,內心堅如磐石。廠家也是煞費苦心地讓柯珞克首先從名字上打動消費者,而當消費者看到柯珞克時,更是要被它“君子如玉,外潤內堅”的氣質所吸引。它真是“人如其名”嗎?
柯珞克的前臉與它的哥哥柯迪亞克太像了,同樣采用了家族式水晶切割設計語言。2010年日內瓦車展上,斯柯達發布了全新概念車Vision D,其水晶切割設計語言即肇始于此。它的靈感可以追溯到捷克源遠流長的水晶加工藝術。早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捷克地區的水晶制品就聞名于世。斯柯達的設計美學從中汲取力量,水晶利落的線條和動感的形態為設計帶來更多可能和想象空間。帶來的效果是精準犀利的線條、簡潔干脆的棱面隨處可見,營造出扎實有力的車身姿態,使柯珞克整體造型動感硬朗。
從前臉看,鍍鉻三維直瀑式進氣格柵粗壯有力,展現出SUV獨特氣勢。雙格柵條的設計也別有新意,增加了視覺上的層次感。發動機蓋隆起的V形線條這一家族特征同樣得以傳承,猶如浮雕般立體。棱角分明的大燈與格柵緊密相連,營造出寬闊的整體視覺效果。造型犀利的霧燈布置在蜂窩狀下格柵的上方,提升了車頭的視覺重心。
在側面,飛箭式高腰線從車頭一路水平延展至尾部,見棱見角的設計既是向捷克經典水晶切割藝術的致敬,也顯示出了精準造車工藝。前后輪突出的方形外擴式輪罩也是斯柯達SUV家族的典型特征,顯示出張力十足的力量感。細節上,前車門處的鍍鉻徽標印有KAROQ字樣,采用了水晶棱面設計,仿若一羽飛箭,新穎別致。柯珞克尾部強化了“寬”的視覺感受。極富品牌辨識度的C型LED尾燈采用3D立體造型,非常搶眼。我最喜歡柯珞克的車尾設計,簡潔而又有內涵,個性突出。
柯珞克擁有同級領先的車身尺寸,柯珞克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432/1841mm/1614mm,軸距達2688mm,與它的大哥柯迪亞克(4698/1883mm/1676/2791mm)相比,車身長度雖短了266mm,可軸距只差了103mm,難怪坐在柯珞克的后排仍可以感覺到良好的腿部空間。與yeti相比,車身尺寸近似,而軸距有所放大。與市面上的途觀(4560/1809/1685/2684mm)相比,柯珞克著重后排空間的設計優勢還是很明顯的。柯珞克比當前盛行的入門級城市SUV東風本田XR-V在車身長度上要長162mm,軸距上也更大。顯然柯珞克擁有同級領先的車身尺寸,提供了更出色的頭部和腿部空間。
配合全新寬體內飾設計以及面積達1.17㎡的全景大天窗,柯珞克營造出敞亮、通透的駕乘空間。其后備廂容積最大可拓展至1543L,再加上諸多Simply Clever智慧解決方案,為用戶提供了貼心實用的儲物空間。柯珞克還提供了兩種內飾風格:黑色內飾搭配金屬質感飾板,顯得都市時尚;棕米相拼內飾搭配木紋風格飾板,顯得溫馨居家。
三輻真皮多功能方向盤手感很好,握起來很合手。音量調節、藍牙電話等多功能按鍵也集合其中,讓駕駛者更容易實現操作。帶有腰部支撐調節的座椅舒適性也不錯,使長途駕駛更舒適。值得一提的是,柯珞克座椅內部骨架采用高強度鋼材,其前排座椅還配備了第三代WOKS安全頭枕。該頭枕向前彎折傾斜的設計縮短了頭枕與乘客頭部的距離,可以有效防止追尾時頸部扭傷,保障乘客安全。讓我感到滿意的是后排的空調出風口設計也很溫馨。
動力方面,柯珞克搭載EA211系列TSI230和TSI280兩款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與yeti相比,增加了1.2T發動機車型,取消了1.8T發動機車型。該系列發動機應用了渦輪增壓、缸內直噴、鋁合金輕量化氣缸體等技術,動力性能、燃油經濟性和排放水平都同級領先。 我試駕的TSI280 1.4T發動機峰值扭矩高達250Nm/1750~3000 rpm,最大功率為110kW/5000 rpm,達到了2.0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動力水平,實現了高轉速大功率、低轉速大扭矩的輸出特性。柯珞克動力上也要比高配1.8L(100kW/169Nm)XR-V強了許多,而百公里綜合油耗低至6L,表現出兼具充沛的動力輸出和高效的燃油經濟性。


駕駛中感覺1.4T與7擋DSG的匹配,在發動機高轉速時更出色,在中高速行駛中提速時會感覺到動力很猛,而在進入主路,以很低的速度急加速時,動力的爆發就有些慢了。懸架則很好地體現出了運動特性,在公路上高速變線超車,在車流中表現得游刃有余;在蜿蜒山路的彎道上柯珞克同樣帶來了很好的循跡性。在駕駛中也會感受到適中的轉向力度和出色的精準性為良好的操控提供了基礎。柯珞克提供了經濟、標準、運動及個性化四種駕駛模式。不同模式下,發動機、變速箱、轉向系統、ACC自適應巡航以及空調等的輸出特性亦有所不同,便于應對不同路況,同時也帶來更多駕駛樂趣。如運動模式時,方向變得更沉穩,變速箱延遲升擋,動力反應更迅速,讓駕駛樂趣更出色。在經濟模式下發動機轉速較低,變速箱提前升擋,方向盤較輕盈,空調能耗低,可以節約燃油,適合擁堵路況。



在配置上,像它的哥哥柯迪亞克一樣以豐富配置來吸引消費者,如全系標配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智能疲勞提醒功能、TPMS輪胎氣壓監測系統、發動機啟停等實在裝備。此外,EPB電子駐車、Auto Hold自動駐車、ACC自適應巡航帶走停功能、第三代自動泊車輔助系統、倒車警示剎停功能、盲點監測以及前方安全輔助系統等提升了駕乘體驗的舒適度和安全性。
當車速低于30km/h直至靜止時,走停功能(STOP & GO) 城市跟車行駛系統自動啟用,使柯珞克在低速行駛時仍能保持和前車的距離,進一步提升了駕駛舒適性。而ROP防側翻控制系統可以檢測車輛的側傾速度和角度,當系統判斷車輛存在明顯的傾翻危險,會降低發動機的功率,同時對外側車輪進行制動,提高行駛穩定性,這對于重心偏高的SUV尤為有用。還有MKB多次碰撞預防系統、低速防抱死制動系統、NBW緊急制動提示、HHC坡道輔助、Pre-fill制動間隙預填充、DSR駕駛者轉向提示等人性化配置則進一步提升科技含量。
在功能性方面,柯珞克LED大燈可以在城市模式、高速模式、雨天模式、市郊模式以及主動彎道模式等照明模式間智能切換,適應不同路況的照明需求。例如,當車速為120km/h時,大燈光束將變長,照射距離更遠,使駕駛者在高速行駛時能及早觀察前方路況。方向盤的上下、前后可調也是方便了駕駛者。也有一些讓消費者不如意的地方,如小排量發動機不匹配四驅系統,使得今年上市的車型都是兩驅版;另外車門太不好關,我每次關門都是兩次以上,不用點力基本關不上。還有就是剛進入柯珞克時感覺氣味挺大,希望是個別現象。
作為一款全新車型,柯珞克的功能配置在同級車中優勢明顯,顯然柯珞克以差異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2018年可以說是上汽斯柯達的SUV元年,因為它要在一年內推出三款SUV,足見上汽斯柯達對SUV的看重。愿上汽斯柯達吸取yeti的教訓,讓柯珞克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