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家樹 劉海超 張丁文 苑立民
摘 要 目前移動互聯應用支撐平臺的建設已初見成效,移動互聯應用技術規范、第三方OTT接入、移動終端以及移動安全4個標準規范的制訂,公司在移動技術發展和標準體系建設等方面有了長足進步,促進了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但隨著公司移動應用范圍逐年擴大,數量逐漸增多,應用趨向碎片化,只有統一移動應用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基于“大平臺+微應用”的應用模式才能從根本上降低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本、加速企業信息化建設步伐。因此,平臺模式是移動信息化建設的基石。本研究力圖為移動互聯平臺提供方便快捷的可視化開發調試工具、標準化的移動應用開發組件及相應控件、快速迭代等支撐,并在應用運行方面,提升快速部署和資源動態調配的能力,全面提升公司移動應用的統一建設與管理能力。
關鍵詞 功能架構;部署架構;內外網技術方案;創新點
中圖分類號 TN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1-0086-02
1 總體設計原則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SG-ERP”工程整體規劃,遵循國家電網公司制定的外網移動交互平臺規范等標準化設計成果,推進外網移動交互平臺的標準化、結構化、規范化等工作。
1)技術成熟原則。移動互聯應用支撐平臺在總體技術路線和組件技術路線選型、組件方案選型、第三方產品選型中,要著眼于業界通用開放性標準,采用先進、成熟的技術,使得平臺能滿足國網公司現有移動業務系統開發的需求,同時適應未來一段時間的移動業務需求和發展變化的需要,并具備不斷演進的基礎條件。
2)效率及可靠性優先原則。未來基于移動互聯應用支撐平臺的移動業務系統,面臨著一級部署、數據量大、并發度高、可靠性要求高的嚴峻挑戰,在平臺的架構、組件、部署等設計中需要優先考慮效率及可靠性,確保基于平臺的移動業務系統能滿足用戶對系統的性能要求,系統運行可靠,停機時間滿足運維要求。
2 總體技術路線
完善外網移動應用平臺功能,提升平臺實用性,支撐公司相關業務域移動應用建設。
1)即時通訊組件:消除現有即時通訊組件存在的問題,增強可靠性,高效處理消息延時。增加蘋果端離線消息推送的支持;增加移動端和PC端同步支持,打通人與機器的即時通訊技術。
2)移動應用容器:為移動應用構建容器級的運行環境,實現版本發布快速部署和運行期間資源動態調配;實現彈性伸縮架構、運維智能化、支持按需服務、實現應用資源隔離。
3)交互式企信公眾號:信息發布:完成新聞資訊發布、通知發布等功能;自定義菜單:完成自定義交互式菜單等功能;交互式圖文與數據展示、交互式數據餅圖展示、交互式數據棒圖展示。
4)嵌入式移動應用:健康運動:開發數據接口、數據展示、數據同步、好友運動PK等功能;青春國網:開發新聞播報、黨群在線、員工心理輔導等功能;移動食堂:開發今日餐譜、今日外賣顯示、外賣預訂等功能。
5)移動應用開發模塊:為移動應用開發人員提供集應用的開發、調試、跟蹤和模擬等一體的可視化開發工具。主要功能包括:跨平臺支持、本地打包支持、本地模擬調試、數據抓包、資源監控、開發論壇等。
6)應用標準控件:封裝本地調用接口:消息推送,坐標定位,通訊錄等;界面組件:圖表控件、列表空間、日期控件、棒圖控件、餅圖控件等;高級組件:支付接口、地圖接口、CA認證、實時音視頻等。
3 技術方案
3.1 內網移動應用平臺
新增HTML5跨平臺應用的模擬器、調試器,能夠對開發過程中生成的業務數據包進行快速調試。
新增HTML5和混合應用本地打包功能。
新增一鍵真機發布功能,并支持在開發工具中快速發布到企業移動商店。
移動應用服務容器化:移動平臺支撐大量業務移動應用,移動平臺提供一個大的容器運行環境,業務移動應用放置在移動平臺提供的容器中運行,解決移動應用新上線需要申請硬軟件資源的問題,從而實現移動應用的快速上線,并且降低后期運維成本。
3.2 外網移動交互平臺
移動平交互臺通訊組件將加強消息穩定性、改善消息延時處理效率,增加對蘋果離線消息推送的支持,增加移動端和PC端同步支持,打通人與機器的即時通訊技術。
移動應用具體顯著的碎片化特點,每個應用功能單一,迭代周期短,上線要求迅速。但目前的基礎設施資源分配固定,移動應用與基礎資源是硬關聯的,不能動態伸縮,利用率不高,服務能力受限。因此,需要為移動應用構建容器級的運行環境,實現版本發布快速部署和運行期間資源動態調配。
為了提高企信公眾號的界面友好性和使用便捷性,移動交互平臺將開發交互式企信公眾號,包括信息發布、自定義菜單、交互式圖文與數據展示、交互式數據餅圖展示、交互式數據棒圖展示等模塊。
大量移動業務需求對移動開發支撐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為進一步發揮平臺功效,構建移動應用開發平臺,為移動應用開發人員提供集應用的開發、調試、跟蹤和模擬等一體的可視化開發工具。
隨著平臺基礎功能的建設完成,已基本實現移動硬件功能模塊的接口封裝,但缺少對標準化用戶體驗的控件封裝,業務應用開發可調用的資源庫較少,諸如地圖、圖表等高級功能還缺少統一的支撐。
4 項目主要創新點
4.1 移動容器模塊實現移動應用快速部署及發布
移動應用服務容器化:移動平臺支撐大量業務移動應用,移動平臺提供一個大的容器運行環境,業務移動應用放置在移動平臺提供的容器中運行,解決移動應用新上線需要申請硬軟件資源的問題,從而實現移動應用的快速上線,并且降低后期運維成本。為業務應用提供快速部署、運行的容器,提高部署效率,減去部署過程中服務器軟硬件資源、網絡資源的申請的一些列中間環節,為應用的快速部署上線和版本迭代提供便捷的通道。
為此項目團隊基于一體化云平臺,應用Docker鏡像技術完成移動應用平臺jdk、weblogic和應用基礎鏡像的制作,啟動基礎鏡像并運行形成運行容器,完成移動應用平臺運行環境容器化節點備份,提高系統運行環境穩定性與應用并發性,全面提升內網移動互聯應用支撐模塊支撐能力,增強了移動平臺公共服務能力。
4.2 公共服務套件技術
1)公共服務套件——移動實時交互。實時交互客戶端負責對音視頻數據的采集編碼發送,并提供預覽等功能。流媒體服務器端收集客戶端發送來的音流媒體數據,并進行存儲轉發,提供對流媒體數據以及客戶端用戶進行管理控制等功能。播放客戶端負責對音視頻數據的接收解碼以及預覽等功能。移動視頻實時傳輸主要通過無線網絡環境進行數據傳輸,對無線網絡環境的優劣等不確定性等問題,利用RTP/RTCP對客戶端與服務端之間的交互進行判定。
2)公共服務套件——移動工作流。服務端為客戶端提供流程數據消息的同步以及消息通知的處理等功能,為應用及管理客戶端提供業務接口,接口支持RESTful/JSON方式訪問。客戶端提供身份認證,接受移動流程指令執行業務等能力。工作流引擎是工作流的核心部分,為工作流程提供流程解析、任務管理、組織管理以及分析統計等功能。
3)公共服務套件——移動GIS。移動GIS從電網GIS平臺獲取地圖和電網數據并進行展示,并提供對電網設備進行信息查詢、空間分析、路徑導航等功能。移動應用平臺在原有的移動電網地圖功能的基礎上增加移動導航地圖功能,包含:支持離線移動導航地圖功能,路徑導航、語音播報等;支持移動導航地圖上添加電網設備圖層,并對添加的電網設備進行導航;支持移動電網地圖和移動導航地圖的切換;支持電網地圖和導航地圖切換的無差別化操作。
4.3 移動互聯平臺主流作業模式選型
目前在移動應用領域,主流的作業模式可分為以下3種。
1)離線模式:移動終端通過一次性上傳、下載相關數據,在現場工作過程中并不連接服務端的工作模式,這種模式適合網絡條件較差的環境。
2)在線模式:移動終端實時連接主站系統,隨時可與主站系統連接,上傳或下載數據,這種模式適合網絡條件較好的環境。
3)在線+離線模式:該模式結合了在線和離線模式的優點,當移動終端處于在線狀態時,可完成數據的上傳、下載,當現場工作過程中不具備網絡連接時,可臨時離線進行作業操作;而當重新具備連線條件后,則可以將離線作業數據同步回服務端。
經過研究與論證,吉林公司內網移動互聯應用支撐模塊采用了在線+離線模式以滿足現場作業需求和當前網絡環境狀況。
參考文獻
[1]韓禎祥,文福拴,張琦.人工智能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0,24(2):2-10.
[2]張東霞,苗新,劉麗平,等.智能電網大數據技術發展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5(1):2-12.
[3]石純一.人工智能原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3.
[4]張志剛,楊棟樞,吳紅俠.數據資產價值評估模型研究與應用[J].現代電子技術,2015(20):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