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志光
內容摘要: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縱深發展,出現了新的電商經營模式,其中重要的表現之一是跨境電商零售業進口碎片化貿易形態的發展趨勢,隨著電商消費者消費能力的提升,國內消費者對于國際知名品牌有著比較大的消費需求,與國內大量的進口訂單相對應也產生了巨量的碎片化貿易通關需求,本文首先概述了貿易碎片化理論及其相應的發展趨勢,進而研究了我國跨境電商零售業進口碎片化貿易形態的發展原因,并闡述了進口碎片化貿易形態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最終從貿易申報制度的角度提出了優化我國跨境電商零售業進口碎片化貿易形態的基本策略。電子商務的發展增加了貿易的新形態,使得進出口市場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主要表現在傳統進出口貿易發展的中間環節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國內消費者對于國際知名品牌的消費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這種個性化需求的大量釋放帶來了進口電子商務零售業發展的碎片化貿易形態。
關鍵詞:零售業 跨境電子商務 進口碎片化
貿易碎片化理論與長尾理論與零售進口碎片化概述
(一)貿易碎片化理論與長尾理論
美國學者針對互聯網時代背景提出了著名的“長尾理論”,“長尾理論”指的是在互聯網時代以前人們的精力比較多的放在了自己身邊重要的事物,對于需要投入比較多的時間與精力才能有所發展的事物,由于技術與平臺的限制關注度比較低,而互聯網時代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使得人們關注重點事物的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對于正態分布的“尾部”的關注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對尾部關注的總體效益甚至可以超過“頭部”。
“貿易碎片化”理論是對“長尾理論”在貿易形態上的一種發展,指的是國際進出口貿易在互聯網時代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在傳統的貿易形態中出現了“長尾現象”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分化的一種經濟現象?!八槠Q易”相應地就是指因為貿易碎片化的發展而產生的國際貿易尾部的產品量比較多同時價值比較低的這部分產品在不同國家之間的進出口交易,目前主要的產品表現形式有浙江義烏小商品的出口、小額交易中的民間快遞、游客進出口自帶的小量貨物、個人海外代購郵包以及通過郵遞的個人境外購買等形態,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及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與深入,我國跨境電商零售業進口也逐漸表現出了貿易碎片化的經濟形態,同時這種經濟形態也在逐漸多元化。
(二)零售進口碎片化貿易形態的表現形式
在目前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零售進口貿易呈現出碎片化的發展特點,隨著電子商務貿易下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目前電子商務進口的消費主體是80、90后,其進口消費能力與消費意愿逐漸提升,對于海外各種各樣的產品的需求都逐漸擴大,與這種需求相對應的零售進口企業也變得微型化發展,小型的零售企業得到大量的成長與發展,尤其表現在生鮮食品、民族食品的零售店以及品牌折扣店的快速發展上。在進口碎片化貿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零售商在運營過程中需要積極迎合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進行相應的營銷策略調整,隨著精細化飲食的發展人們對于健康問題逐漸重視,在目前的人口結構中也逐漸展現了老齡化的特點,為此進口零售商積極打造健康的生態發展系統,以滿足消費者對于健康生活的追求。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信息之間的逐漸融合,零售進口相關的信息獲得的途徑逐漸多元化,電子商務零售業進口消費者能夠掌握逐漸多的信息,在信息掌握的基礎之上希望能夠表達自己的消費訴求,因此零售商的經濟行為被消費者密切關注,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監督。零售進口服務逐漸走向前臺,為了增加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增值服務與收費服務。
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充分挖掘消費市場,零售商對于消費者的購物需求與購物意愿進行了精細化的關注,對于某一潛在的消費點進行深入調查與開發。傳統的零售行業發展中是消費者在一定的購物需求之下與零售商進行交易,而在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的消費模式之下,零售商開始主動接近消費者,對于消費者的購物需求與潛在的購物意愿進行充分地深入挖掘與分析以促進自身零售進口業務的發展。全球零售行業的發展在電子商業快速發展的影響之下出現了新興的市場發展力量,新興市場消費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對于全球零售業的發展會導致一種再平衡現象的出現,零售業影響力的發展也出現一定程度上的轉移,這就在客觀上要求我國的電子商務進口零售企業應當積極迎合目前零售進口碎片化貿易形態發展的需求對自身的發展策略進行相應地調整。
我國跨境電商零售業進口碎片化貿易形態的發展原因研究
進口貿易的碎片化經濟形態對于電子商務的發展是一種重要的發展形態,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因此對于其發展原因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電子商業零售進口的發展是伴隨著近年來跨境零售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而出現的,同時近年來跨境進口電商平臺也逐漸豐富,再加上跨境進口電商的有關政策的規范,共同促進了我國跨境電商零售業進口碎片化貿易形態的形成,本文從這三個角度進行了相應地分析。
(一)近年來跨境零售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
在中國經濟發展整體趨于平穩的發展背景下,跨境電商零售業進口的發展熱度都卻一直持續上升,表現了一種貿易碎片化的經濟形態,個人交易以及大量進口成為了重要的表現形式。艾瑞咨詢集團的統計調查數據顯示,在2013年中國的跨境電商的交易額已經達到了3.1萬億元,其中海外代購發展迅速,在增長速度上遠遠超過普通網購,交易額超過了700億元。截止到2017年,在中國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上進行海外進口的交易比重有望達到7%,進口金額約為870億美元。
這種現象的產生具有深刻的原因,主要表現在海外部分商品等對于中國消費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是由于關稅的阻礙,到達消費者手中的商品價格要遠遠高于商品在國外的實際價格,而通過海淘與海外代購的方式能夠在追求高品質的同時支付較低的價格。同時部分商品中國并沒有引入,只能通過跨境電商進口的形式來購買。
(二)近年來跨境進口電商平臺的逐漸豐富
跨境進口電商平臺為跨境電商零售業的進口提供了充分地發展機遇。大規模的跨境電商進口平臺的建立在2014年之后快速發展起來的,在此之前海外代購與海淘的發展形式已經在電子商務平臺上出現但是未形成大量的碎片化貿易。2014年的雙十一引爆了電子商務的狂潮,其中跨境電子進口貿易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例如亞馬遜中國、天貓國際以及京東海外購等電商平臺陸續推出了針對海外進口貿易的服務包括個人購買者與海外買手的直接對接,亞馬遜中國的海外購服務正式開始啟動,支付寶與美國四大零售電商巨頭之間建立了合作關系。
跨境電商進口零售業貿易碎片化的重要參與者是八零后九零后群體,他們在進行網購海外進口的過程中逐漸由對于價格與服務的關注上升到品牌與品質,他們的消費能力也在逐漸提升,為了滿足這種個性化的需求,海淘發揮了充分的作用。根據國家海關總署的調查數據,在2013年我國的跨境進口電商的交易額就已經達到了700億元,根據我國電商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在2008年至2013年五年期間,跨境進口電商的復合增長率達到了31%,其中增長比較快速的前幾個行業分別是美妝護膚、嬰兒奶粉、服飾行業、保健與電子類產品。在2014年中國進口網購的規模達到了1200億元人民幣。根據艾瑞咨詢公司的調查數據,中國消費者對于境外產品具有非常大的需求,跨境進口電商在中國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中國旅客在國外非凡的購買力與購買欲望可以對此進行佐證。中國消費者對于國外的高端產品與品牌品質的追求在逐漸上升,從而使得中國跨境電商進口貿易的碎片化形態不斷深化。
(三)有關跨境進口電商的有關政策的規范
跨境電商進口碎片化貿易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相關政策的落實與支持。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調查分析,我國商務部近年來政策扶持的重點產業之一就是跨境進口電商貿易。為此海關方面也制定了相應的政策措施。2014年七月份國家海關總署對外公布了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以及相關物品監管的重要公告即2014年第56號文件,對跨境電商進口貿易的發展進行了有效規范。
與跨境電商貿易政策的推行相對應,針對保稅區與自貿區跨境電商貿易平臺的政策也相應出現。目前我國已經存在廣州、寧波、鄭州、上海、杭州以及重慶等六個跨境電商貿易的試點,成立了相應的保稅口岸,為此我國知名的電商針對保稅口岸建立了相應的保稅集貨與供應鏈備貨模式,表現比較明顯的是天貓國際,根據有關數據,天貓國際的訂單中有百分之六十都是在保稅區完成備貨與發貨流程。主要的操作流程是在中國消費者下單以后,產品從海外通過免稅進入保稅區,之后再通過國內物流把產品從保稅區直接發出。
保稅的經營模式對于電商跨境進口貿易碎片化經濟形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電商平臺可以借助于這一模式把一單一單的購買進行批量地運輸進行終端發貨,有效節省了物流成本與人力經濟成本。保稅模式經營的重要特點在于貨品能夠以個人物品的形式進行清關,個人形態的物品在稅收的繳納上之需要繳納行郵稅,而正常形態下的貿易需要同時繳納關稅與百分之十七的增值稅,因此有效減少了稅收,同時在貨品的檢驗檢疫程序上也進行了一定簡化,提升了物流效率。
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碎片化貿易形態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分析
在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碎片化貿易形態發展表面一片繁榮的背后存在著很多發展中的實際問題需要加以關注,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中國主要電商平臺的營利空間比較有限,電商進口碎片化貿易形態中的貨源問題以及海淘業務的時效難以有效保證,從這三個角度分別進行了論證。
(一)我國主要電商平臺的營利空間比較有限
在我國電商進口發展碎片化貿易形態大額交易金額發展的背后,國內電商進口業務的盈利空間卻十分有限,電商零售行業的進口為電商行業開發的初級階段,雖然有大量熱情的消費者積極參與到國外零售行業產品的進口,但是其中實際存在的盈利卻不多,國外產品的進口不同于國內單純電子商務的發展,產品的進口需要經歷相關產品關稅的審核與繳納,在物流的配置上也比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較為復雜,同時主要的電商平臺對于國家零售行業的進口政策的解讀不夠充分,因此企業在發展政策措施的制定上沒有及時跟進。雖然國內市場上各種各樣的海外代購與海平臺大量出現,但是整體的營利上依然十有限。
(二)電商進口碎片化貿易形態中的貨源問題
流通領域的變化必然會帶來利益一定程度上重新洗牌的現象,在電商零售行業進口碎片化貿易形態的發展背景下,一個COACH的包在天貓國內網站上的售價是3000元,但是經過天貓國際的運營售價僅為1000元,這嚴重違背了商業原則與商業邏輯,因此就會遭到COACH商家的抵制,甚至單方面向美國電商要求拒絕與中國天貓國際之間關于COACH的合作,因此對于中國天貓國際上的供貨上也會相應斷掉。給電商平臺的運營帶來了貨源難題,制約了跨境電商零售行業的發展,使其難以像國內電商的發展一樣在短期內實現銷售跨越。
在中國目前電商零售行業進口的碎片化貿易形態發展過程中,貨源的供應上主要是以個人或者團隊的形式向國外的零售商進行代購,之后再賣給中國的消費者,在大宗貨源的供應上并沒有打開真正的供應鏈,國內大宗的電商平臺與國際知名品牌之間尚缺乏有效的貨源對接協議,缺乏穩定商業模式的構建。
(三)海淘業務的時效難以有效保證
目前電商進口零售業的發展常見的清關模式是進行貿易清關,也就是正常形式上的清關。對于大規模進口的商品根據海關貿易的要求進行商品信息的呈遞與申報工作,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一般具有專業的清關公司承接具體的保管業務。就商品貿易需要走的流程有增值稅與關稅的繳納工作以及相關的檢疫檢驗工作。在個人物品的清關上只需要征收行郵稅。
跨境電商零售業自成立以來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因此就出現了大量的海外包裹的堆積,在增加了海關工作的同時對于商品交易的買方與賣方而言都是一種物流成本與時間等待成本。在這種發展背景下,提供特殊服務的小型的轉運公司就應運而生了,這些新成立的公司對于報關流程中的一些核心資源具有一定的掌握,運營過程中采用補貼稅金與保稅進口的方式增加企業競爭力,其實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規避關稅。
同時在進口零售業的發展過程中,與跨境電商零售業的發展相對應的處理機制尚沒有建立起來,對于一些緊急出現的臨時問題缺乏有效的解決方式,在海關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的時間與經濟成本比較有限,使得海關的經營效率比較低,以跨境電商經過的海關物品是一種純粹意義上的個人物品,在稅率的征收與商品的檢驗檢疫上與傳統的貿易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對于海關監管與檢疫來說具有較大的挑戰性。在海關監管部門與物流平臺以及電商平臺的信息方面缺乏有效的對接模式的建立。
優化我國跨境電商零售業進口碎片化貿易形態的基本策略分析
在傳統貿易結構中可以針對大量龐雜的貨物使用集裝箱的方式進行存儲與運輸,可以具有較高的物流效益與經濟價值,但是在進口零售業碎片化貿易形態的發展過程中,具有大量的單一商品同時商品的價值程度也比較有限,因此如何對這些大量的貨物進行歸類與運輸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谀壳翱旖莅l展的云計算技術與大數據的發展,國家針對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的政策措施也進行了相應調整,因此應當加強管理方式的創新研究,主要從加強個人跨境進口貿易的申報制度的完善以及跨境進口電商零售業的稅款征收與支付的角度提出了優化我國跨境電商零售業進口碎片化貿易形態的基本策略。
(一)加強個人跨境進口貿易的申報制度的完善
在進口貿易的碎片化形態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強個人跨境進口貿易的申報制度的完善。首先對于申報主體的法律地位進行確定,對于申報主體相應的權利與責任進行落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的相關規定,對外貿易的主體上可以以個人的形式展現,例如行李物品的攜帶者、進口包裹的收貨人以及行郵渠道的收貨人等,國家對海關相應的行政工作制度也進行了簡化,取消了報關員資格考試,因此個人可以進行進口貿易主體的申報工作。對于進口貿易碎片化形態中的個人小額進口貿易從法律條文上進行了一定支持,目前主要工作在于工商部門、對外經貿部門以及海關部門的注冊備案工作。
加強對于傳統個人申報體系的簡化,跨境電商的申報采用了清單式的模式,貨物渠道的申報要求進行面面俱到,但是在個人申報方面應當對于申報流程進行有效簡化,對報關流程進行縮短并免除專業代理,可以有效利用平臺數據模式的運營,對于申報流程中所需要的個人信息以及具體的產品信息都可以在電商平臺,海關信息管理平臺以及物流郵運平臺上直接獲得,因此可以免于申報,但是對于互聯網的運營情況要進行有效跟蹤,在進行個人錄入的同時要能夠保證平臺的有效采集(見表1)。
(二)完善跨境進口電商零售業的稅款征收與支付
根據目前中國電商進口貿易碎片化的經濟形態,基于互聯網平民化的發展理念,應當對互聯網個人通關申報的流程進行簡化分析,主要體現在申報主體的認證、進行互聯網申報、海關審單的放行以及相關稅款的扣核等,之后再對物流與相關報關數據進行對比核對,有效做到個人自主申報,平臺對實物進行驗核進而稅款集中征收。在申報主體的事先認證環節方面,個人把身份證信息以及護照信息等通過互聯網系統的錄入進行實名注冊,海關系統對于個人的護照信息與身份證信息進行核對,對于重復注冊與虛假出入境信息進行篩選,完成以后對于申報主體進行提前認證。認證信息通過之后可以用于旅客檢驗、郵遞快運、渠道物品快件的取貨、進口貨物的個人申報工作等,同時也可以用于綁定第三方支付平臺以及網上銀行的綁定工作,為稅費的電子支付提供方便。為了有效對申報模式進行簡化應當加強清單的管理工作為主體進行自主申報創造有利條件。并對于其中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分流,對于通過綠色通道檢驗的正品貨物可以提供自動記稅放行以及免單證審核等便利,以提升電商進口貿易碎片化經營的效益。具體的個人申報通關的流程圖分析如圖1所示。
結論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零售業進口碎片化的貿易形態是與電子商務的縱深發展以及國內主流消費者消費能力的提升以及對于國外知名品牌的追求相對應而產生的,與這種消費需求相對應國內很多電子商務平臺也積極進行了有關海外業務的發展,海淘與海外代購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發展,與此同時在海外業務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很多問題,為此應當加強個人跨境進口貿易的申報制度的完善以及完善跨境進口電商零售業的稅款征收與支付,以促進我國跨境電商零售業進口碎片化貿易形態的正常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溫州海關課題組.從集裝箱到郵包:貿易碎片化趨勢及其應對策略研究[J].海關與經貿研究,2015,36(6)
2.狄昌婭.行郵稅改綜合稅后對我國跨境進口電商(B2C)的影響與發展之策[J].對外經貿實務,2016(5)
3.董薈琪.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進口平臺發展研究[D].天津商業大學,2016
4.管榮偉.服裝出口企業跨境電商貿易面臨的問題與轉型策略[J].對外經貿實務,2015(5)
5.肖凱.我國跨境進口電商價值鏈及發展策略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6
6.黃超倫,潘俊杰.我國跨境進口電商發展研究[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