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老年學會調查,在百歲老人的長壽原因中,遺傳基因占15%、社會因素占10%、醫療條件改善占8%、氣候條件占7%,其余60%則取決于老人自己。其中排在第一位的秘訣就是心態。
“有說有笑,沒心沒肺”
不久前發布的山東省第四屆壽星榜單中,鄄城縣的張存合老人以115歲高齡名列第二名。很多人都好奇,張存合到底有什么長壽的法寶呢?
問起張存合老人的長壽秘訣,他的女兒張愛芝說,“他有個好心態,總是寬容待人。”
張存合老人一生樂觀向上、平易近人,雖已是百歲高齡,但頭腦靈活、思維清晰,臉上老年斑都很少,就像70多歲的人。
101歲的陳同壽也說,自己從不生氣,讀書人沒有什么看不開。陳同壽的樂觀都是從書里學來的,“我什么書都讀,經常讓晚輩推薦書單”。
在陳同壽看來,樂觀的老人連睡覺都香甜,想得少就不會失眠,“我每天睡前洗澡,看書把身心放松一下,然后心無旁騖地進入夢鄉”。
一位94歲的老人,鶴發童顏,步履矯健,看上去就像60歲出頭。問他長壽秘訣,吃什么補品,做什么運動,他笑了笑說:“我只有兩句話,叫做‘有說有笑,沒心沒肺。”
“沒心沒肺”指的是心胸開闊,小事糊涂。“有說有笑”指的是樂觀開朗,有事不憋在心里。西方有一句諺語,叫“不煩惱,不生氣,不用血壓計”。可見,小心眼、愛生氣是長壽的一大心理障礙。
“沒心沒肺,有說有笑”的人,他們很滿足于現狀,知足常樂,生活張弛有度,沒有大的情緒波動,所以這類人進入“壽星”行列的幾率最高。
“心療”處方
1、笑是營養素。研究證實,笑能降血壓;笑1分鐘可以起到劃船10分鐘的效果;笑還能釋放壓力,減輕沮喪感;笑可以刺激人體分泌多巴胺,使人產生欣快感。中老年人應多與有幽默感的人多接觸,多看喜劇、漫畫,多聽相聲。
2、“話療”是特效藥。每星期至少與家人交流15個小時以上;夫妻之間每天至少交流兩個小時,包括共進晚餐或是午餐。
3、朋友是“不老丹”。老人長期獨處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心理壓力,甚至有可能引起內分泌紊亂和免疫功能下降。研究發現,朋友圈廣的人平均延壽7年。
4、寬容是調節閥。人在社會交往中,吃虧、被誤解、受委屈的事總不可避免。面對這些,最明智的選擇是學會寬容。一個不會寬容,只知苛求別人的人,很容易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心理、生理進入惡性循環。而學會寬容就等于給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調節閥。
5、淡泊是免疫劑。做到小事糊涂,大事清楚。整天計較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心會很累。遇事不妨瀟灑、大度一點,保持愉悅的心情,有利于延年益壽。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