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萍
摘要: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是大學生樹立共產主義信仰的重要渠道,是當代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基本內容,對提高當代大學生們的思想政治素養、鑒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階段的條件下,面對正在日益變化的國內、國際形勢,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在迎來新的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需要我們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者積極地去應對。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 有效性
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擔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培養中國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毛澤東同志講:“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在抓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上下了很大氣力,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之難,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這種“難”在于它所面臨的形勢和挑戰不斷變化,特別是在全球化、市場化、網絡化這個大的背景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艱巨性就更為突出。研究探討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有效性也就更為緊迫。
一、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面臨的挑戰
當前,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西方思潮的沖擊,給我國高校大學生在思想觀念上帶來了較深的影響。再加上全球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都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社會觀念以及情感產生很大的影響。
二、提高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有效性途徑
(一)增強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
每個人的思想和行為都不可避免地會打上時代的烙印。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只有緊跟時代步伐,貼合時代主題、把握時代特征,賦予時代內涵,才能不斷增強理論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在教育內容上,要不斷完善教學內容,及時的、完整的、系統的將融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來回應學生的現實關切。通過理論教育來幫助學生準確認識當今社會的發展變革,指導社會實踐活動。在教育方法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師應該通過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生活環境等進行全方位的調查研究,準確的掌握學生們的思想動態,不斷的將大學生所關心的實際問題結合到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中去,根據大學生思想特點開展針對性的理論和實踐教育,這是增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二)不斷改進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有效性的提高可能永遠處在路上,只有不斷改進教育方法、提高理論教育效果,才是應對的“王道”。因此,要努力創新教學方法,積極探索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和網絡教學相結合的路徑,推進教案、課堂、課程等精彩系列建設。
1.堅持探索互動式教學
課堂教學方面,應該是一個嚴肅活潑的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課程的講解不斷向學生深入愛國主義思想和維護國家統一的意識,他們感嘆及敬畏我們的祖國能日益繁榮富強,并且更加期待我們祖國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和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美國的政治學家奧勒姆指出:“任何社會為了生存下去都必須成功的向社會成員灌輸最適合于維持其制度的思想。”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斷奮斗的歷史洪流中,作為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陣地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育效果如何至關重要。
2.在實踐教學方面
當代大學生校園生活更為多元,社會實踐極為豐富。特別是除了主題實踐活動外,還有與所學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要大力開發和利用這些平臺。許多學校的社會實踐,可以進一步印證和滿足大學生理論求知的心理需求。比方說各高校開展中國夢宣傳教育,永遠跟黨走主題實踐活動,建立各種自學組織,社團。要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過程中適時組織開展社會調查、開展課程實踐和課題研究,通過多角度、多層面的參與到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全過程。可適當增加實踐教學比重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中的課堂教育與實踐體驗的無縫對接。
3.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育方法載體
在社會生活急劇變革的今天,單靠哪一種教育方式,都難以完成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歷史使命。隨著科學技術和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手段和途徑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只有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不斷提升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信息化、現代化,才能不斷增強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時代氣息。借助“互聯網+”開展富有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系列活動,拉近學校與學生的距離,比方說官方微信平臺、易班、慕課等多種網絡思想教育平臺。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微博”及網絡共享平臺等,分享思想動態、交流思想感悟,實現教育資源快捷即時化、教育范圍覆蓋最大化。應面向社會借勢,借助“互聯網+”,舉辦討論、征文、知識競賽等形式多樣的互動活動,為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搭建全新的、廣闊的、富有時代特點的舞臺。
(三)努力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環境
良好健康的校園文化環境對于大學生影響也十分深遠。“環境是影響思想理論教育教學效果的因素之一,是思想理論教育教學得以進行的外部條件,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客觀基礎。”高校校園學生的三點一線的生活對學生們的思想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的形成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我們要積極創建一個有利于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校園環境,不斷厚植傳播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校文化土壤。
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一種思維方式,一種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觀念和方法,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是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更具有現實指導意義。所以,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有效性受社會環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是與經濟社會發展和時代密切相關的,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只有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地創新方法,才能確保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適應于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作者單位:扎蘭屯職業學院思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