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彩
語文教學中,常有小學生厭惡作文,一遇到作文就頭痛的現象發生,他們對作文有一種恐懼感,因此,作文能力提高困難。《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鑒于此,我們在日常的作文教學中應從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入手,來組織作文教學,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一、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作文的動力,有興趣就有作文的潛力,學生有了寫作文的興趣,就會漸漸地消除就對作文產生的恐懼心理。那么怎樣才能激發和培養學生寫的作文興趣呢?
第一,教師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一個愉快和諧寫作情境,激發學生想要表達的欲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如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教師創造的情境,再用圖畫再現情境,通過食物模擬情境,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情境等。在愉快和諧的作文教學環境中,學生的寫作興趣就會大大增強,學生的寫作思維也就會大大的活躍起來,寫作興趣也就高漲了。因而學生就會輕松愉快的進入了寫作情境之中,學生也就會自然而然的就會用文辭來表達自己此時此刻的思想感情。
第二,教師要引導學生放開手腳,大膽寫作,隨意表達。依據《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為此,教師要鼓勵學生隨時把自己所見所思記下來、寫下來,串聯起來,日積月累,聚沙成塔。
例如,記得在一次寫作訓練課上,教師可以寫出許多不同內容的作文題目,讓學生自己去選擇喜歡的作文題目來寫,或者選取一個內容來寫作。教師也可以幫助學生提供許多作文題目,讓學生選擇有話可寫的題目去寫,如:在寫暢想上海2010年世博會和我們身邊的新農村建設的作文中,可給學生提供這樣一些題目:《世博在我心中》、《情系世博》、《相約世博,歡聚上海》、《我身邊的新農村》、《我為環境治理作貢獻》等,這樣訓練既做到了注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寫作題目的多樣性,訓練形式的趣味性,有位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潛能,表現自己的個性的機會。
二、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感悟生活
對生活的體驗是作文的源泉,要寫好作文,必須聯系實際生活,仔細觀察實際生活,理解感悟生活意義。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在觀察中培養興趣,激發創作欲望。去年秋天,有位語文教師帶學生走出教室觀察生活,大家興高采烈,看滿山紅橘掛滿枝頭,學生在游記中寫下“金秋碩果累累,萬山紅遍,是豐收的季節”,看到農民豐收的喜悅,古代詩人也不會光是悲嘆秋風掃落葉了。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能力,引導每一個學生在觀察時,不僅要觀察室的的表面現象,而且要透過事物來觀察事物的本質。社會生活是學生學會觀察的廣闊天地,是寫作的源泉。小學生的寫作生活空間比較狹窄。對所看到的事物缺乏觀察的機會和意識。因此,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關心生活。用心去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
三、培養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指導小學生寫好作文,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積累好寫作的素材。這句話告訴我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是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具體體現,是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情感體驗思維和語言表的統一。因此,教師只有注重發展學生的生活積累,語言積累,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
(一)注重生活積累
要學生積累生活,教師就必須進行作文教學改革,開放作文課堂,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社會,走進大自然,鼓勵和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開放作文課堂有利于豐富小學生社會生活,拓寬學生的視野,開闊了學生的胸懷。這樣做不僅是作文訓練的需要,更是學生生活的需要,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需要,這些積累對學生的寫作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注重語言的積累
作文是人們運用語言進行思想交流的一種形式,要寫好作文必須要積累豐富的材料。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那么該如何指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呢?
指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要重視培養學生自主積累的意識、能力與習慣。因此,在作文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朗讀和課文背誦,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指導學生讀通原文上,讓學生真正的做到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另外,閱讀教學,還要重視加強讀寫訓練,把閱讀和寫作有機的結合起來。語文課堂教學必須遵循他的自身發展規律,語言積累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充分理解、鑒賞、記憶和運用。從而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拓展語言積累。教師要多引導學會閱讀課外讀物,多看電視節目,一段廣告詞、一首流行歌,處處留心皆學問,進行語言積累。語文閱讀課堂,不僅要鼓勵學生讀各種報刊、雜志,小說和散文,還要鼓勵學生讀一些古典名著、經典誦讀、唐詩、宋詞等;還可以讀一讀名家名篇和同齡人的優秀作文。總之,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激發學生語言積累的欲望,就達到了豐富語言積累的目的,使學生的語言倉庫儲備了豐富的寫作材料。
實踐證明,我們的作文教學只要注意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培養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那么學生的作文能力就會逐步得到提高。在教學之中,我們始終要堅持教學的實踐性,不斷總結,聯系實際,就能在教學中培養好學生的作文能力。培養學生不斷進步,重要的是轉變觀念,熱愛學生,把學生當作主人公看待,一切為了學生服務。那么,我們的教育教學就會不斷地進步。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沭縣臨沭街道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