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蘭
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種不同的形式,而在小學中其主要通過思想政治課堂傳達而出。與此同時,由于小學生尚未對外界產生固態的思維方式,故在此階段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僅能夠增長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同時更能夠將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道德標準以及行為規范等方面知識落實到學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階段,切實提升學生對后期學生及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德育文化
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逐漸推進,越來越多的外國文化傳入中國,這些文化在促進世界文化交流的同時,也為我國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腐蝕作用,并且這樣的問題愈演愈烈,對我國生活化德育文化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脅。思想品德教育是培養學生品德的主要課程,在小學進行實施的過程中,促進我國優秀生活化德育文化的滲透,有利于為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避免對外國糜爛思想所侵蝕,就我國偉大的生活化德育文化有效傳承。
1思想品德教育
1.1含義
從廣義上來講,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指學校及其他機構為提升相同人群對自身行為的道德約束力與對社會及集體的責任感所采取的一系列教育性質活動。不僅如此,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將社會道德標準轉化為人們的主觀意識,并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履行自身的職責。同時,思想品德教育在學校中主要被用作學生的道德性教育,提升學生自身的政治意識、經濟意識、社會意識、自我意識等,并為其能夠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社會觀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其今后人生道路的找尋上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
1.2對學生的影響
就目前來看,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種不同的形式,而在小學中其主要通過思想政治課堂傳達而出。與此同時,由于小學生尚未對外界產生固態的思維方式,故在此階段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僅能夠增長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同時更能夠將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道德標準以及行為規范等方面知識落實到學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階段,切實提升學生對后期學生及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也應把握好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主要目的,避免學生在剛開始就對思想品德教育失去興趣的,進而對其全面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排。
2探究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回歸的改革意義研究
2.1提升學生文化素養
隨著社會逐漸趨向于現代化發展,使得學生在自身精神文化層次方面的需求也有所增長,而在此背景下將生活化德育文化融入思想品德教育中,能夠讓學生在中華民族優秀生活化德育文化的熏陶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與文化底蘊,提升其對遵守道德規范重要性的認知度,切實推動思想品德教育又好又快的發展進程。
2.2是德育教學的主要內容
中華民族優秀生活化德育文化之所以能夠在五千年的歷史中一直被傳承至今,與其體現育人價值與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不無關系。不僅如此,在生活化德育文化中,既有“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豪情壯志,同時也有“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道德準則。因此將此類優秀的生活化德育文化帶入到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之中也能夠在原有的基礎豐富現階段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從根本上提升思想品德教育的質量及效率。同時,將古人的典故以及文化融入到實際課堂中也能夠切實激發出學生的好奇心,進而對與思想政治學科產生主觀能動性的學習意識。
2.3培養學生道德觀念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素質都處于一個快速增長的時期,因此在將優秀生活化德育文化分滲透到思想品德教育中,也能夠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不僅如此,由于生活化德育文化凝聚著古人幾千年的智慧結晶,并且其中具有大量優秀的價值觀以及道德操守,故為積極相應國家及有關部門素質教育的號召,現階段將生活化德育文化中的道德觀念加融入到日常教學內也以成為相關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必然選擇之一。
3探究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回歸的改革方法研究
3.1教材滲透
優秀的生活化德育文化如何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發揮作用,在小學階段最直觀的方式就是將生活化德育文化與教材相結合,讓生活化德育文化在教材中不斷滲透。具體表現為教師在講授課本的內容時,融入我國優秀的生活化德育文化的相關內容。例如在講解謙讓、恒心時利用小故事孔融讓梨、鐵杵磨針等來進行課堂導入。小學階段學生對事物充滿好奇心、愛模仿且求知欲旺盛,不喜歡枯燥的文字,但是喜歡聽故事。利用小學生該階段的特性,以這樣的課堂導入方式來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僅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能夠讓學生了解生活化德育文化的內涵,并學會效仿從而養成好習慣。另外,由于我國優秀的生活化德育文化大都是由文言文翻譯過來,且在今后的初、高中階段仍然有文言文的內容,所以利用簡單易懂的文言文進行生活化德育文化的滲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到真正的生活化德育文化,同時能夠幫助小學生在頭腦中建立關于文言文的意識。
3.2開展傳統活動
思想品德教育單靠課上的幾十分鐘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生活化德育文化不僅要滲透在課上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還要在課下有所體現。只有讓學生了解到我國優秀的生活化德育文化無處不在才能夠耳濡目染受到啟發。小學德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課下開展以優秀生活化德育文化為主題的活動。例如“詩詞大賽”、“文言文大賽”等活動,以比賽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生活化德育文化的滲透能夠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思想,而后根據學生表現評選出的優秀學生可以帶動其他學生,能夠有效增強小學生對生活化德育文化的學習欲望,同時在無形之中對小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利用各種各樣的活動讓我國優秀的生活化德育文化滲透到學生學習及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參考文獻
[1]許艷玲.小學德育中的優秀回規劃改革[J].教學與管理,2017(05):10-12.
[2]陳晨.小學德育中的優秀回規劃改革作用[J].科普童話,2017(42):30.
[3]吳春花.優秀生活化德育文化在德育中的缺失及其原因分析[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3(2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