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翔陜西富平人,1943年生,浙江美院中國畫系畢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英格蘭皇家藝術基金會特聘終身學術顧問;世界華人文化名人協會理事;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文學書畫藝術院第二屆院長;榮獲聯合國安理會頒發的《世界和平使者、文化藝術之父》獎牌與證書;榮獲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署名頒發的懸掛式《世界文化發展事業第一位“最偉大的人民藝術家”》金牌大獎;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授予張朝翔先生當代最偉大的藝術家》的錦旗和金牌獎與證書;并出版《張朝翔論“野風畫派藝術”》等各類書籍畫冊400多種。
朝翔先生天資聰慧,博學多識,自幼就酷愛繪畫,對人物畫情有獨鐘,先后拜石魯、方濟眾、修軍、鄭乃光、劉國松、周韶華等為師,專攻人物,兼習花鳥山水。幾十年如一日,勤懇耕耘,不辭勞作,其治學精神,真難能可貴也。朝翔先生的人物畫是憑借生命的體驗和靈魂的召喚來抒發對自然、對人生的思考和判斷之情。他按照中國繪畫發展的脈絡,對繪畫技法和表現語言的歷史作了詳盡的研究。寫意是中國繪畫的精神內涵,朝翔先生明確地、精準地構建了自己的繪畫語言及審美取向,把當代繪畫的審美需求與寫意精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成功地開創了“野風畫派”的新時代,在中國當代畫壇構筑起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如《紫氣東來》、《時代暢想曲》、《生命之歌》等。
不管是花鳥、山水,還是人物畫,作為一種視覺藝術,都表現為一定的形態,沒有形態,便沒有繪畫。因而,形態表現在繪畫中的地位是勿庸置疑的。中國的水墨人物畫在形態上包括兩大部分:一是造型構圖,二是筆墨技法。古往今來,中國傳統人物畫就是用抽象的繪畫語言來表達人物的性格、心情和意境,盡而表現出畫作本身的節奏和姿態美。其關鍵要素不在于機械的寫實,而在創造意象,在意象表達過程中,運用寫意夸張的藝術手法,完成對人物形象完美刻畫。朝翔先生的人物畫就是在寫實的基礎上,把寫實與寫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注重客觀事物的真實再現,并不拘泥于人物的造型,通過對人物形態、神態細致入微地刻畫,進一步表現畫家自身的個性化色彩。朝翔先生通過夸張恣肆的寫意筆墨,隨意的人物造型,直抒胸意,把人物的精神面貌刻畫得淋漓盡致,從而達到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顯示畫家豐富的個性化色彩的目的。如《煤海小憩》、《火海衛士》、《幸福的童年》等。
朝翔先生的人物畫在筆墨技法上是比較成熟的,而人物畫的主要技法表現在線的運用上,朝翔先生的人物畫在積累了豐富的筆墨基礎上,大膽地使用彩墨進行勾畫渲染,筆墨樸拙卻講究章法,渾厚剛健卻不淤滯,把人物的性格和特征結合起來,充分運用點、線、面、濃、淡、干、濕等變化,表現人物本身的唯美情結。朝翔先生在他所創作的不同的人物畫形象中,因情境變化而異,用筆的力度也各不相同。筆法中有中側逆順,中鋒是線,側鋒是面,多種筆法和技法并用,不僅豐富了主體對客體的表現力,而且抒發了畫家內心的真摯情感。畫面中墨的濃淡、干濕地巧妙運用,既給觀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又使觀者看到了畫家的筆墨追求,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使筆和墨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充分體現了線與墨的表現能力。如《牛氣》、《時代舞曲》、《玉女》等。
朝翔先生人物畫的最大特點和價值在其精神層面上。他的畫多是表現現代人物的,畫面傳遞的是時代氣息。畫家通過對當代人物精神面貌的細致描繪,讓我們從中窺探出作品豐富的歷史背景與源遠流長的文化內涵。從而抒發了畫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熱愛黨的英明領導的高尚情操。如《祖國萬歲》、《中國工人系列》、《舉起半邊天》等。
縱觀朝翔先生之人物畫,在活脫靈動的彩墨中,散溢著天然率真之氣,無雕琢識刻之痕跡,無僵滯甜俗之流弊,其一筆一畫都由心而出,筆隨心動,意由情生,在簡談率意的筆墨中,放飛著超逸淡然的性情。
朝翔先生早已名揚海內外畫壇,成就斐然。諸多作品被海內外友人、博物館收藏。但其淡泊名利,沒有絲毫的功成名就之感。從某種意義上說,朝翔先生構筑了自己的精神家園,但他沒有為自己的藝術人生構筑終點站,他認為,每一個階段,都是其藝術生命里程上的一個驛站。他癡情于筆墨,但不囿于畫技,他始終把追求理想的過程當成其完善生命意義的過程。“崇藝而幸,頓悟而喜,創見而樂,為藝而終”這便是其一生的夙愿。
作者簡介:祝天文,《環球徽商》雜志社副總編、《中國書畫市場報》主編、《書畫界》雜志社主編、主任記者、著名的書畫評論家、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