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梅花
摘要: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備受教育部門的重視,隨著時代的發展,初中生的思想也出現極端性、反常性等不良現象。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應具有基本的思想品質美德,這也是學校與教師的職責。
關鍵詞:溝通技巧;行動;情境
現今社會的發展造就出來的是一批批性格迥異的初中生,不可否認,他們的知識水平明顯有所提高,但是思想水平開始普遍下降,學生的思想出現分化,在發展的大環境下形成了人格的錯亂,對于初中生來說,初中時期是其學習階段的過渡期,是相對來說較為成熟的自由學習空間,在這個時期,要注重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近幾年,因為各種問題發生極端事件的不在少數,為何文明知禮的初中生會有這種舉動,這也是令很多人困惑的一個問題,為何會出現這樣的事情?追根究底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使得初中生整體沒有意識到思想品德學科的重要性,與主要科目相比,思想品德是一門育人的學科,是培養學生最基本的思想品德的課程,而很多學院都沒有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從而使這種不良現象不斷出現。
一、掌握溝通技巧,引導學生合理解決問題
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是教導學生做人的品德,在中學,學生最重要的任務有兩點,第一是學會各個學科的基本知識,第二就是學會如何做人。把初中生看作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些個體每時每刻要與別的個體發生碰撞,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同樣如此,那么這就顯示出品德教學中溝通的重要性,可以說溝通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動力,只有進行溝通,才能談得上其他,這個前提必須要把握好。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各種活動。例如,在發生爭執時,先采用對方愛聽的話進行勸解,等對方平靜下來,再進行下一步的溝通,如果不顧一切地大吵大鬧,那么溝通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有可能一個小小的爭執就會發生出乎意料的后果,對于我們來說,一定要利用好這項技能,在溝通中,發生矛盾時可以先說一聲對不起,問題很快就會被解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想要主導溝通的方向,就要組織好自己的言語,對待不同的人要運用不同的說話方式,語言是溝通的紐帶,我們應努力把握好溝通的技巧。
二、從生活入手,讓學生付諸行動
初中生所需要的是關懷,在這個以競爭為主的社會很多家長與教師都忽略了這一點,缺少對學生的關愛,所以思想品德的教育達不到很好的效果,如果只是單純地想讓學生應付考試而教學并不是為學生設身處地地著想,這門課程的學習相當于浪費時間,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僅要灌輸理論知識,更要讓學生明白學習的意義,讓學生懂得保護自己,還要展現出對學生的關心以及擔憂,給學生一定的限制。如今思想品德教育水平下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家庭造成的,所以教師要經常與學生的父母進行溝通,例如,在學習“走向自立人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在家都幫助父母做過什么,自己的事情是不是都由自己做,接著總結出學生會自己做的事情,接著再次提出問題:你覺得哪些事應該是你自己做的?如果父母或者他人沒有時間,你該怎么辦?拋出問題后要讓學生明白自立自強的思想,最后還需要和家長溝通,希望家長能在家盡量教導學生自立,可以由簡單的事情開始,讓學生試著做一做。
三、以情景實例入手,引導學生端正品行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很多學生懂得這些道理,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卻不會真的行動起來,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不能一味地說道理,實踐的重要性已經在以往的教學經驗中凸顯出來,要給學生展現一幅鮮活的動態畫卷,也就是從情景入手,提出真實的例子來讓學生了解道理的含義。例如,在學習“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這一課時,先給學生展示一些名人的例子,如牛頓,家庭的波折與現實社會的摧殘并沒有讓他變得平淡無奇,而是更加閃耀,那么為什么他可以成功蛻變,如果沒有經歷這些事情他會如何,接著問學生有沒有經受過挫折,挫折來了會抱著什么樣的心態,等回答過后再提出疑問(可針對學生提出不同問題):如果現在你的父母都面臨失業,家里遭受了重大打擊,你不能再來上學,你會采取什么樣的行動。這樣一點點地誘導,讓學生明白該如何去做,教師只能引導,不能介入學生的選擇。
四、要用包容促進學生成長
學生可以說在取得一個又一個成績中進步,也可以說是在改正了一個又一個的錯誤中進步。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一生的成功不計其數,一生的失敗更是不計其數。他曾為一項發明經歷了八千次失敗的實驗,他卻并不以為這是個浪費,而是說:“我為什么要沮喪呢?這八千次失敗至少使我明白了這八千個實驗是行不通的。”所以說,成績和錯誤都是學生進步的階梯,都是教育學生的過程和契機。尤其是犯錯誤和改正錯誤是人的成長必經之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而且錯誤所帶來的并非都是負面的影響,每一次的錯誤的發生和改正,意味著學生又向正確和成功走近了一步。每一次的錯誤的發生和改正,都會讓學生有新的成長。有時不讓學生犯錯誤或不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就等于讓學生失去了進步的階梯,封堵了學生成長的道路。教師對學生的包容,可以讓學生的思想更豐富;教師對學生的包容,也更有利于學生發展空間的開拓;教師的包容可以創造更和諧的師生關系。正如某位教育家所說:“教育需要等待。”既然需要等待,我們就要給學生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這一切也唯有包容使然。
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加強思想品德的教育,首先要以身作則,貼近學生,這樣不僅能更好地教學,也增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有利于兩者之間的交流,這樣雙贏的局面可見該教育舉措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