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薇
摘 要:隨著我國信息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計算機已經日益普及,因此為了保證人們更好地進行計算機的操作,中學已經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本文主要圍繞中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展開分析論述,首先介紹中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然后分析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教學方法,最后提出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評價。
關鍵詞:中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評價
隨著我國進入了信息時代,計算機已經飛入了千家萬戶,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職能技術工具。因此各個學校紛紛開設了計算機課程,而計算機基礎教學作為一門新興的教學課程,也是一門必修課,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使用計算機工具的能力。在中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結合教學的過程,認真地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從而讓學生們真正的掌握住計算機操作以及相關知識,進一步提升計算機的普及度,讓科技改變生活、方便生活,實現(xiàn)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
一、中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教學目標
制定科學完善的中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教學目標,是開展該項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準備,因此,為了保證計算機基礎教學取得良好的實際效果,要結合課程內容制定出科學的教學目標。
中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計算機的一些應用基礎知識,并且掌握計算機操作的相關基本技巧,能夠在運用計算機的過程當中,進行相關信息的搜索以及信息的處理和信息的再造等操作,這樣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計算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相關能力。
中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教學目標可以制定一級目標、二級目標和應用目標。中學計算機基礎知識相對較為簡單,一級目標也就是讓學生們掌握一些操作系統(tǒng)字表的處理、電子表格的制作以及一些演示文稿的制作和網絡的應用。二級目標需要細化,比如說,在操作系統(tǒng)進行教學目標制定下,要讓學生掌握文件夾的制作、刪除、移動、重命名等具體操作,而表格和文字的錄入操作中,要讓學生學會文本的錄入、設計文件的基本格式,然后要對頁面進行綜合的排版,最后打印一系列的操作,在電子表格學習方面,要會創(chuàng)建表格、對表格進行編輯排版,同時要掌握一般函數的計算等等,而三級目標作為應用目標,能夠讓學生進行學習之后進行自我應用,從而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點,能夠自己進行計算機的操作,并且完成相關的簡單任務。
二、中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主要教學方法
為了真正的完成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需要運用一些教學方法,具體來說,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第一,要以應用作為教學的根本出發(fā)點。計算機基礎課程本身作為一門操作性非常強的課程,必須要幫助學生真正的掌握并且應用,所以,教師應該緊密的結合當下計算機使用過程中基本操作技術,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確保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教師一定要將落腳點放在學生能夠自主應用計算機的基礎之上。比如,在對Word文檔進行教學中,要以實際需求為出發(fā)點,以真實的辦公文檔、禮儀文檔、報刊文檔、書籍文檔為教學示例組織教學,以豐富的感性認識取代抽象的機械識記,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真正意義。
第二,可以開展任務式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當下,任務教學法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非常適合于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教學,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把教學過程當做是具體的任務實踐場景,學生通過完成一定的具體任務,從而完成教學的全過程,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創(chuàng)造一個場景,讓學生把學習和實踐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由于計算機的基礎知識較為瑣碎,記憶起來較為困難,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具體的任務情境,進而將零星枯燥的技能知識、操作技巧連接起來,通過具體任務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激情,這樣能夠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
第三,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操作,通過成果展示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實踐能力。計算機作為輔助學習和生活的先進工具,只有充分地發(fā)揮作用才能體現(xiàn)其存在的價值,所以,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進行成果的展示,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具體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能夠讓學生把具體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提高對計算機技能的掌握程度。比如說,如在Word圖文混排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制作賀卡,給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和想象的空間,通過學生作品的相互交流,讓學生充分感受計算機的神奇和無限魅力,引導學生學會利用這個工具,最大限度挖掘學生自身的潛力,最大容量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
三、中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于提高教學成績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進行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方法,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不是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背誦能力,所以,要改變以成績論英雄的教學評價方法,另外,要結合計算機的教學實際,與綜合的案例考核和學生的自我能力考核緊緊的結合在一起。在評價內容的選擇上體現(xiàn)基礎性、實用性和操作性,克服模式化和標準化,使教學評價真正成為強化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的有力手段。通過改進評價方式和內容,來提高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實際效果。
四、總結
學校在進行課程設置當中,計算機基礎教學已經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并且能夠更好的運用計算機。因此在中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樹立科學的教學目標,并且結合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重點知識進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科學的教學評價,這樣才能夠保證中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喬增榮.淺析計算機基礎與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的適切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83-84.
[2]郝佳睿,黃卓君,劉德玲.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計算機基礎差異教學策略研究[J].現(xiàn)代計算機,2017(1):25-28.
[3]訾永所,趙云薇.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供給側改革模式研究[J].科教導刊旬刊,2017(8):46-47.
[4]譚俊.藝術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中微信平臺的應用研究[J].求知導刊,2017(35):43-44.
[5]候金寶,樊坤宇.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計算思維能力培養(yǎng)措施[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