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理教材表述結構由課文、圖像和活動構成,三者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整體。分析并掌握課文與圖像的聯系,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教材表述結構中蘊含的旨在培養學生能力的功能,應用于教學實踐。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對教材編寫的意圖進行合理的貫徹。通過理論分析結合實踐反饋,完善理論基礎的同時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活動。
關鍵詞:課文;圖像;聯系
特級教師刁傳芳將地理教材的表述體系分為檢索形式、圖像形式、文字形式、練習形式;林培英教授將學校地理教材表層系統分為地理課文系統、地理圖像系統、地理作業系統。新課標高中地理教材地理知識的表述方式,主要有文字形式、圖像形式、活動形式。這些表述方式并非簡單地搭配在一起,或隨意地在空間上結合起來,而是根據地理課程標準、根據學生的學習規律以及學習心理等要求,形成一個相互滲透、相互聯系的整體。
一、課文與圖像之間的聯系評析
由語言文字記錄人類的復雜的、多層面的、非線性的思維具有很明顯的疏略性,語言文字只能記錄人類比較明確簡單的思想、概念,它是單層面的(一維的)、線性的。同樣的,地理信息的多樣性、地域性、復雜性,很難用文字表述“以一概全”,而圖像則可以“以一當百”。但無論如何,圖像只能作為語言文化載體的輔助手段,視覺表現功能也是有限的。
(一)內容相同的圖文聯系評析
圖像與課文的表述內容相同、重復時,即課文和圖像表達的是同一地理內容。課文以文字表述的形式表達地理現象、地理觀點以及地理原理,文字能夠準確定義,但是當面對的讀者缺乏表象基礎時,文字表述表現為一種抽象思維。而圖像則有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圖”的詞意是“用線條、顏色描繪的事物形象”。圖像是一種形象思維。課文與圖像共同表述一個地理問題時,圖像往往起著輔助說明的作用。
1.抽象內容形象化
課文中的插圖(活動中的插圖除外)以內容相同的圖文聯系占絕大部分,并且以“抽象內容形象化”類型居多。文字對空間運動的描述較為抽象,而圖像可以清晰展現空間概念,包括地理事物的運動規律、位置、范圍、大小及其變化。
圖像在對課文中抽象內容的詮釋、印證過程中,便是在不斷為學生提供表象積累的過程。但是在學習地理知識時,不能過分依賴地圖,不能使地圖成為學習地理的“拐杖”。用圖是為了不用圖,即開始的時候需要圖像輔助學習,但到一定程度,應能夠在心中建構心靈地圖,或是依據形成的抽象思維能力,進行再造想象,把抽象文字描述用示意圖或簡圖表示出來。培養再造想象能力的主要條件為“一是,正確理解詞與事物標志的意義;二是,具備豐富的表象儲備。”課文中插圖大部分與課文描述同一個內容,即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表象材料;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圖像的解釋說明,用語言引導學生在文字與圖像之間建立聯系,即正確理解文字所描述的形象,正確理解圖像中事物標志的意義,從而為培養再造想象打下基礎。
2.地理過程動態化
地理示意圖是根據地理事物的特征,根據地理事物間的內在聯系構建的簡明的圖示,一般用來說明地理原理及地理現象的成因、演變等。即應用簡單的直線、橫線或是箭頭構建聯系,體現地理過程,使地理過程可視化、動態化。
然而,要真正使地理過程達到動態直觀地效果,還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對于地理過程示意圖的教學,采用板書板圖邊講邊畫,比看掛圖、電子圖像更為生動形象。根據感知規律,在相對靜止的背景上,活動的事物易被感知。根據這條規律,對于一些簡圖,教師可邊講邊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看到已經完成的圖形,而且看到這個圖形是如何組成的,起到幫助學生組織知覺信息的作用。把靜止的信息轉變為動態的信息,這十分有利于學習者的感知。
(二)內容互補的圖文聯系評析
地理教材中圖像有時可對課文內容進行補充,與課文共同形成知識體系,圖文單獨使用均不完整。
1.枯燥內容直觀化
圖文結合,使信息的傳遞更為直觀、有效。教材中除了先圖后文、先文后圖的圖文呈現方式外,還有一種更為具體形象的形式,即呈現圖,并在圖的一側做標注,標注的內容是描述圖像所要傳達的主要信息,使地理信息具體落實到圖像的某個部位,更加突出要觀察的對象的鮮明性、可讀性。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抽象或是較難理解的內容與圖像的聯系,也應注重簡單知識的信息傳遞方式,提高學習效果。
2.探究過程可視化
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新教材在增加圖像數量的同時增加了圖像的功能,圖像不僅是作為課文原理的印證手段,同時也作為課文內容的補充,有些難度適中的知識內容,通過圖像展示,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圖像中的信息,分析歸納得出結論。這部分知識,教材沒有直接給出,而是通過示意圖、模式圖來描述,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的能力。
二、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側重于課文、圖像之間的聯系,這是基于當前普遍將課文、圖像作為單獨的系統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的新觀點,將課文、圖像作為一個系統而非兩個系統,研究二者之間的聯系,從而加強對教材內容的把握。但是,由于實踐經驗不足,對教材的分析與把握有一定的局限。針對于實踐的局限性,倡導廣大的地理教育者,注重課文、圖像之間的聯系研究,促進教師的教學過程與學生的學習過程。
參考文獻:
[1]刁傳芳.系統理論在地理教育中的應用[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20-21.
[2]林培英.學校地理教材現代化研究[J].80年代地理教育碩文,1984.
[3]夏征農.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776.
作者簡介:李招培,廈門市集美區樂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