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是藝術表現的一種形式,能夠反映出生活中的真實情感,也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感受到新的知識,體會藝術的美。從古至今,我國音樂文化得到傳承和發揚,在現如今的社會中,學生更有義務傳承和發揚音樂文化。因此,初中音樂教師需要打破傳統教學觀念,創新音樂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關鍵詞:傳統教學;創新;初中音樂教學
一、正確理解初中音樂教學
在打破傳統教學觀念,創新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正確理解初中音樂教學,進而樹立正確的理念,以此指導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創新。初中音樂教學不僅是為迎合素質教育要求,也是為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緩解學生學習壓力而存在的學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音樂在初中整體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并突出音樂教學地位、展示其價值的過程中,運用先進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熱愛音樂。同時,需要教師正確認識到學生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主體性,進而以此為理念,引導教師設計以學生為主學生的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在設計音樂教學活動、選擇音樂教學內容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等因素,選擇合適教學內容,并選擇與學生能力和性格相符的樂器展開教學,促進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發展。由此可見,初中音樂教師只有正確認識并理解音樂教學,才能真正做到打破傳統觀念,創新教學模式,進而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二、實施多元化教學方式
多元化教學方式是初中音樂教師打破傳統教學觀念,創新音樂教學模式的基礎。首先,教師需要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初中學生的獨立性還有待提高,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促使學生配合教師,共同完成教學和學習任務,并實現教學和學習目標。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只要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學就已經成功一半。因此,教師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例如: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MV,將學生帶入到音樂環境和情感中,從而使學生在音樂環境中充分的體驗情感,在情感上認同音樂,而后對音樂的相關知識產生興趣,有利于學生認真聽教師講解音樂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其次,初中音樂教學中需要實施個性化教學,并通過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單純的講解音樂知識,而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聽和背誦。現如今,要求教師打破傳統教學觀念,創新音樂教學模式,促使教師在教學中重視音樂本身的魅力,并將其呈現出來,增加音樂對學生的吸引力,重視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個性化發展,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和想象力。同時,教師要運用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使學生感受音樂,改變教師依靠教材實施音樂教學的傳統方式。只有實現初中音樂教學方式的多元化,才能改善教學水平。
三、運用多元化教學渠道
首先,教師帶領學生欣賞藝術價值較高的音樂作品。初中音樂教學不應該局限在教材中有限的內容上,而是應該擴大教學空間,為學生營造更為廣闊的空間,使學生感受深層次的音樂知識。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優秀的音樂作品進行欣賞教學,使學生有更美好的音樂體驗;同時,欣賞優秀的音樂作品有利于深度挖掘學生的音樂素養,使學生積極地通過不同渠道去欣賞和學習音樂。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課余生活,豐富音樂教學渠道。在課堂教學之外,學生與音樂接觸的機會更多,關于音樂的電視節目、廣播電臺等,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接觸到,且能夠從不同的節目中選出自己感興趣的觀看,并對節目的整體效果、音樂表現形式等有自己思考和認知,進而通過各類音樂節目等加深對音樂的認識。教師要充分運用生活化的音樂渠道開展教學,提升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教學結束后,引導學生將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中的音樂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受不同音樂、欣賞音樂,并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生活對于初中音樂教學而言,是一條很寬很廣的道路,是音樂與生活結合的教學措施,也能夠促使學生通過音樂思考人生,并在生活中感受音樂。
四、拓展音樂教學內容
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欣賞音樂作品,提升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音樂創作和演奏能力。筆者認為,提高學生的音樂創作和演奏能力,需要選擇適合學生,且學生喜歡的樂器,對學生進行重點培養,并在樂器的幫助下,提高學生演奏能力。例如:教師結合教材中的內容,適當進行拓展,將原本有單一樂器演奏的曲目拓展為多樂器演奏,既可以使學生認識到音樂富于變化,又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同一曲目不同樂器演奏的效果;同時,增加演奏樂器的過程中,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掌握創造音樂的基礎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講解音樂曲目的過程中,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進行即興表演,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和演奏的信心。
五、總結
筆者作為初中音樂教師,在“打破傳統教學觀念,創新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理念下,積極通過正確理解初中音樂教學、實施多元化教學方式、運用多元化教學渠道、拓展音樂教學內容等途徑完善音樂教學,使學生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為我國的現代化發展培養優秀的音樂人才,并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量。
作者簡介:王鳳英,山東省鄒平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