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剛 顧寶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連云港市分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今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農發行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職能定位,要求農發行強化金融服務方式創新,繼續加大對鄉村振興中長期信貸支持。農發行要緊扣中央關于鄉村振興的決策部署,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全力推進高水平服務。
落實產業興旺要求,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一是服務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政策性收購業務,及時、足額保障資金供應,多收糧、收好糧;主動適應糧棉油市場化改革趨勢,積極穩妥支持市場化收購業務;支持儲備體系建設,積極支持構建和完善“三級儲備”體系,大力支持糧油倉儲設施建設。二是服務農業現代化。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圍繞農業生產能力提升、要素市場激活、產業體系升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重點支持納入國家和省級名錄的特色小鎮項目建設,大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現代種業、農機裝備產業。三是服務產業融合發展。支持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推動農業與旅游、健康、教育、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結合各地實際,積極支持農產品深加工和流通現代化,支持建設現代化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體系,保障肉蛋奶等重要農產品安全生產、穩定供給,促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支持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康養基地、特色小鎮,支持發展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
推進鄉村綠色革命,打造和諧宜居環境。一是服務城鄉融合發展。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大對農村水利、棚改、農村路網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推進“四好”農村公路建設、省道改擴建和交通配套設施建設,提高城鄉運輸流通的運行質效。二是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推動綠色發展,把“產業導向、節能減排”作為客戶及項目準入條件,支持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節約用地制度,推進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地方政府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支持黑臭水體整治,支持推廣保護性耕作、污染地塊治理修復。支持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支持綠化造林、破損山體整治復綠、濕地公園建設,推進海岸線整治修復,支持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三是服務宜居環境打造。著力解決好當前農村“臟亂差”問題,認真對接地方政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重點支持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和改水改廁等民生領域。
堅持農民主體地位,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一是服務農村深化改革。因地制宜支持土地流轉、大田托管等多種形式規模經營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深化對農墾和供銷社改革發展的支持,積極探索支持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路徑,穩步推進農地抵押貸款試點工作。積極支持農村“雙創”,大力發展普惠金融。二是服務農民轉移就業。支持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支持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促進農民工多渠道轉移就業,提高就業質量。支持培育一批家庭工場、手工作坊、鄉村車間,鼓勵在鄉村地區興辦環境友好型企業,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提供更多就業崗位。當前,大力支持農民工還鄉創業園區建設,鼓勵引導人才、資金、政策向農村匯集。三是服務精準脫貧扶貧。金融支持脫貧攻堅,是農發行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主動對接地方政府東西部協作扶貧規劃,通過投資、用工、采購、幫扶等渠道加大支持力度,重點支持東西部協作扶貧和“萬企幫萬村”項目,重點推進“五位一體”省內扶貧,加大對省定貧困縣和重點幫扶片區棚改、道路、水利和生態環境建設等項目支持力度。建立扶貧任務清單和項目清單,加強扶貧措施落實和扶貧成效指標監測,努力提升扶貧成效和社會影響力。
高水平履職服務方面。一是服務范圍問題。受業務范圍、機構設置以及人員數量等因素制約,在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方面發揮作用有限,需要進一步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加強和改進農村地區普惠金融服務,通過與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合作的方式開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和扶貧小額信貸業務。二是審批效率問題。受多種因素影響,農發行審批效率有待提高,必須加快現代化銀行建設,不斷優化信貸辦理流程,科學設置操作環節,嘗試“平行辦貸”模式,實現貸款早審批、早投放、早見效。三是專業人才問題。金融服務水平的影響因素中,最核心的還是人力資源。當前,農發行各類人才儲備不足,必須關注青年員工成長,重視業務骨干培養,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金融人才隊伍。
貸款方案選擇方面。一是項目選擇。鄉村振興項目一般金額小、數量多,必須做好項目選擇工作,打造品牌項目和拳頭產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堅持政府合作和市場化運作“兩條腿”走路,做好政策整合、資源整合,優選政府背景項目,重點支持關乎當地民生和具有重要社會影響的項目。二是貸款主體選擇。鄉村振興項目建設主體眾多,但縣域內理想的承貸主體偏少,必須做好貸款主體的選擇與培育。重點支持經營成效好、現金流量充足、綜合實力較強的優質企業,加快引導原有政府平臺公司清理轉型。三是還款來源。鄉村振興項目中公益性項目較多,還款來源不足是貸款支持的主要瓶頸。在前期優選項目及貸款主體的基礎上,將項目自身收益、財政補貼資金、企業有效資產和綜合收益納入還款來源。擔保方面,采取企業有效資產“應抵盡抵”、地方主要融資平臺保證擔保等方式,增強風險防范能力。
政府政策支持方面。一是地方信用環境建設。良好的地方信用環境,是政銀合作、銀企合作的重要基礎。需要地方政府建立健全覆蓋小微企業的信用體系,形成市縣鄉村四級共建共享的信用信息工作機制,引導相關部門利用資源優勢為銀企搭建信息溝通平臺。大力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做大做強政府融資擔保機構,整合擔保資源。二是健全財政補償機制。需要地方政府壯大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對涉農貸款每年新增的部分給予一定比例補償,充分發揮財政杠桿的撬動和放大效應。積極落實國家最新涉農和中小企業貸款呆賬核銷和不良貸款展期、延期、減免政策。三是優惠政策導向激勵。需要地方政府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水利建設項目給予優惠利率,對涉農貸款免征或減征營業稅,對投放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貸款形成的收入,建議免征營業稅,對小企業貸款收入減收營業稅。□

(本欄目得到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江蘇省分行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