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市政府日前印發《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措施》,提出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環首都生態安全圈框架基本形成。在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體系建設方面,北京市將全面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制度,探索開展職業農民認定、職稱評定試點,支持新型職業農民通過彈性學制參加中高等農業職業教育。同時,加強面向農業農村的專業人才建設,積極引導科技、金融等領域專業人才投身農業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大力支持高校畢業生、部隊轉業干部等到農村創辦領辦農業企業、合作社,培養造就一批新農民。
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行動是2017年“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之一。自實施以來,按照試點行動方案,采取“12345”工作手段,即編制一套實施方案、搭建兩個創新平臺、主推三大利用方向、推動四項配套政策、強化五條試點措施,不斷創新實用技術,探索有效模式,建立工作機制,取得明顯成效。在四省區和試點縣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東北地區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了75%,比2016年提高7.1個百分點。實現了秸稈綜合利用能力、秸稈試點示范工作、秸稈處理利用技術、秸稈利用扶持政策四個方面的新突破。

浙江省近日發布《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計劃(20 18-2022)》,明確未來五年內,按“654”的框架排篇布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即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鄉村高質量發展、堅持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持因地制宜特質發展、堅持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六大原則;“5”即全面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文化興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提升、富民惠民“五大行動”;“4”即全面加強農村改革、科技創新與人才培育、農村黨建引領、組織領導四大保障支撐措施,體系化、系統化推進全省鄉村振興。
浙江省慶元縣和福建省政和縣、松溪縣、壽寧縣共13個鄉鎮近日結成鄉村振興浙閩邊界聯盟,這是浙閩邊界鄉鎮首次有系統、有組織在產業發展、生態保護、文化繁榮、社會治理和黨的建設等鄉村振興各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聯盟成員將著力構建高效農業產業協同發展機制,在聯盟內優化勞動力、商品、資金、技術等資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