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婷,張典,涂建秋,張木,張軍*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6;2.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戰術武器事業部,北京 100076)
在日常生活中,信息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我們的生活因此而變得智能高效,而在未來戰爭領域,機器代替人工也逐漸步入現實,人工智能在未來戰爭領域必將大顯身手,而“智能化”本身所具有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指揮控制實時化,這個我們可以參考美國的C4ISR系統。
美軍在多次局部戰爭中所積累的信息化作戰的經驗集中體現在指揮控制實時化,至20世紀90年代,美軍已經構建完成了情報、通信、指揮、控制、監視、偵察的C4ISR系統,后來在阿富汗戰爭中又進一步發展為C4KISR系統。由于無人機的加入,該系統為美軍作戰提供了近乎實時的數字化戰場數據,實現了各級作戰指揮的互聯、實時和同步。美軍從偵察發現目標到實施火力打擊的周期,從海灣戰爭的2小時、科索沃戰爭的40分鐘,縮短為伊拉克戰爭的5~10分鐘,大多數情況下可做到“發現即摧毀”。
自動偵察、自動識別、自動判斷、自動打擊,這些在過去看來遙不可及的目標,在未來戰爭進入“智能化”時代的大背景下,將成為一種基本的作戰方式。雖然智能化軍事系統還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它易受攻擊,生存能力弱,且互通性能還不夠完善(主要體現在美國和歐洲軍隊的協同作戰能力會受到影響)。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這些問題都會被慢慢解決。總之,智能化作戰帶來的優越性不可忽視,“智能化”對于未來戰爭來說,是大潮流。
未來戰爭是信息化條件下的戰爭,所體現的是陸、海、空、天、電、網絡電磁、空間、心理等多維戰場空間的統一,每一種武器裝備必須體現出整體作戰的運用效果。這就將帶來兵種概念的淡化以及各種配合性、針對性的新型武器的出現。這些都標志了未來戰爭進入“一體化”時代。
美軍為了迎來作戰的“一體化”時代,先以增進大國對抗能力為導向,提出了“空海一體戰”、“聯合作戰進入”、“多域作戰”等作戰理念,再圍繞這些系統化的理論進行部隊編制改革。又實現全軍信息化來加強系統作戰下的指揮控制的效率和實時性。此外,DOD還建立多種服務框架來保證包括武器研發、戰術研究、系統評估等重要程序的有序進行。
“一體化”時代下的未來戰爭,將聚焦作戰效能集中而不再是兵力集中。一體化作戰,也就是系統作戰,對于作戰效能的提升尤其巨大。如果說機械化部隊的作戰是各兵種之間的協同作戰,那么在信息化背景下就已經轉變為融合作戰,融合作戰能夠大大提升作戰效能。如果說信息化、智能化使得一體化成為可能,那么系統融合作戰對單一兵種作戰形成的巨大優勢則使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成為必然。
如果說“智能化”、“一體化”都將成為未來戰爭的潮流,那么支撐這兩者運行的基礎“信息”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所以常??梢砸姷健爸菩畔唷币辉~。
新一輪軍事變革以來,戰爭形態由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轉變,如同制空權在機械化戰爭起著決定性作用一樣,在信息化戰爭中,及時掌握制信息權成為作戰行動的前提,可以大大推進戰爭的進程,作戰中要控制戰場的主動權,實現行動的自由,首先必需奪取戰場的制信息權。因此,對制信息權的爭奪將成為未來信息化戰爭中爭奪的首要目標。
未來可依托于先進的量子技術、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先進技術,利用技術上的非對稱優勢,即率先使用基于量子探測技術的量子雷達,可在保證自身有效避免電子干擾、反輻射導彈、低空突防破壞的前提下,對敵方隱身戰機進等隱身目標進行探測、識別和追蹤,并引導我方精確制導武器有效避免干擾并準確毀傷目標,從而利用量子探測技術形成技術代差,壓制敵方。同時基于先進網絡技術和量子計算技術,利用量子計算機巨大的速度優勢以及量子計算機系統的網絡特性、電磁特性對敵實施網絡竊密和電磁竊密;通過計算機病毒攻擊、計算機芯片攻擊、電磁干擾等手段實施網絡進攻。同時,先進的通信系統和計算機系統組成的信息柵網,將更有利于類似C4ISR等綜合作戰系統快速發揮即時指揮作用,即通過信息優勢先敵行動,從而極大地提高聯合作戰效能。
一旦未來戰爭打響,“信息爭奪戰”將首先進行,所以在交戰雙方實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未來戰爭就是一場圍繞“制信息權”的戰爭。
“認識域”的進步同時也需要對等水平的“行動域”的支持。要想把握未來戰爭先機,還需考慮以下問題。
前文提到,信息化作戰會大大加快作戰速率,但這也對配備的武器裝備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如仍保持目前武器消耗,作戰成本將大大增加,成本消耗戰不是明智之選,所以需要提高武器的可持續作戰能力。如何尋求成本更為低廉,維護更為方便,壽命更為長久的武器,是把握未來戰爭先機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信息系統的傳送速度已達秒級,也就是說,從指揮層任務下達到執行方收到指令不過幾秒之間。但目前在役的武器仍面臨反應時間過長,發射速度局限在音速量級內。武器的缺陷使信息戰的優勢無法完全體現。如何利用體系縮短從最高指令到武器的傳遞時間,利用新技術發展敏捷性、穩定性以及運行速度都適配信息系統的新武器,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正如“認識域”和“行動域”的并駕齊驅,“防御”和“進攻”也是缺一不可。就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幾次局部戰爭來看,目前戰場上進攻性武器已遠遠先進于防御性武器。
如今,全球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社會文明程度越來越高,人們的自主意識越來越強,大范圍戰爭不僅會破壞已有的人類文明建設,也會使得已經相對穩定的國際秩序發生變動,造成全球范圍內經濟衰退等,一旦發動核大戰,甚至對人類生存環境都將產生巨大且不可逆的破壞,而針對局部戰爭發展一種殺傷力可控的新型武器成為一種可能。

[1] 王新敏,趙洪利.C4ISR系統信息能力研究[J].裝備學院學報,2005,16(5):5-9
[2] 沈桂嬌.關于世界新軍事變革趨勢研究[J].信息系統工程,2011,(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