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淑娟
鄭州人民醫院心內科,河南鄭州 450000
心內科指心血管內科,是各級醫院大內科為診療心血管疾病設置的臨床科室,旨在為心絞痛、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患者提供專業醫療服務[1]。綜合護理管理作為近幾年新興病房管理措施,工作人員統籌醫療工作全過程,從患者入院之際為其提供專業醫療服務,可優化工作流程,簡化工作內容,最大程度發揮管理工作的導向作用,推動心內科病房管理工作井然有序開展,以提高護理質量,減少不良事件,營造和諧護患關系[2]。該文旨在分析心內科病房管理中綜合護理管理的應用價值,現研究資料如下。
選取該院心內科病房收治的94例病患作為研究對象,以綜合護理管理措施實施為界,將其分為兩組,實施后歸為研究組(47例),實施前歸為對照組(47例)。研究組男 27 例,女 20 例;年齡 47~78 歲,平均(62.42±5.36)歲;其中高血壓17例、冠心病8例、心肌梗死9例、心力衰竭8例、其他5例。對照組男29例,女18例;年齡48~75 歲,平均(62.34±5.27)歲;其中高血壓 15 例、冠心病7例、心肌梗死8例、心力衰竭9例、其他8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所有參與研究的醫護人員均為同一醫療團隊,可用以對比分析。
對照組按照醫院心內科護理操作規章制度開展醫療工作。
研究組行綜合護理管理,實施前自制調查問卷組織醫護人員及患者就臨床護理工作進行評估,轉變工作理念,堅持患者的主體地位。①組建專業護理團隊,重視護理人員再教育問題,定期組織護士開展理論與實踐再培訓,重視素質教育,培養其溝通及應變能力;優化工作團隊,協調病房醫、護、工關系,科學排班,晨會交班,交接護士互換信息,準確把握患者病情,同時由護士長及醫生進行補充,交代急危重患者護理工作,可小組合作(資深護士+年輕護士),便于其互相監督,減少人為失誤,資深護士可糾正年輕護士不良操作,同時雙方可發表見解,完善護理方案。②醫療設備,組建專業檢修小組,定期檢查維修醫療設備,使用完畢后嚴格進行清洗消毒,以免影響下次使用,購進新設備需組織醫護人員進行學習,以便其準確把握操作要點,不定期抽查醫護人員操作技能,以便其能獨立完成操作,且具備排除和處理故障的能力。③病房環境,由專業衛生工作人員開展病房清潔工作,每日通風消毒,調節室內溫度和濕度,可于室內擺放花草,營造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緩解患者抵觸情緒,同時加大病房管控工作,嚴格限制陪護人員(1人)及探視時間,保證病房安靜,可于病房內與走廊張貼標識語,謹防大聲喧嘩,忌在病房內討論患者病情,可為陪護人員分發健康手冊,于患者入院之際開展教育宣教工作,以便其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開展護理工作,讓患者在享受專業醫療服務的同時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提高其治療積極性。④打造主治醫生+心理醫生+護士協調配合的多元化護理團隊,患者入院之際為其介紹醫院概況、普及疾病知識、給予心理干預、傳授護理要點及住院期間多發不良事件,加大夜間巡查力度,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識。⑤嚴格控制用藥流程,護士分配藥物時需藥劑師、護士、醫生、家屬或患者多方確認,由護士告知藥物功效、劑量、服藥時間、有無不良反應,服藥期間加大監察力度,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及時予以對癥治療。⑥基礎護理,有家屬陪同的患者護士可告知家屬口腔、呼吸道及皮膚護理方法,每日定期清潔消毒,以免滋生病菌,無家屬陪同者由護士或護工給予基礎護理,開展該項工作時多給予其鼓勵,動作輕柔語氣溫和,保持微笑服務,讓患者感受到理解和尊重,提高其舒適度,同時重視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交流,準確把握患者病情及癥狀,盡可能滿足其合理需求,重視保護患者隱私,維護其尊嚴。⑦組建監管團隊,加大病房管理工作監護力度,及時糾正醫護人員不良操作,事后告知其緣由,每周進行總結,屢教不改者給予嚴懲,完善獎懲機制,給予優秀工作人員物質與精神獎勵,激發其工作熱情。⑧患者出院時可開展追蹤服務,借助移動網絡實施遠程醫學指導,由專業護士為患者解答疑惑,同時匯總常見問題,上報護士長,由護士長及醫生制定預控方案。
自制護理質量評估量表(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綜合素質、工作效率、醫療環境)組織患者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每項20分;治療結束后就患者對病房管理工作滿意與否開展問卷調查,(91~100分即非常滿意、76~90分滿意、61~75分一般滿意、0~60分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事件(診治問題“院內感染、漏診、誤診”、用藥問題“錯用藥、藥物不良反應、劑量過大”、意外事件“跌倒、墜床、自殘”、輔助診查問題“標本錯誤、標本受損、報告錯誤、”、手術問題“非計劃再次手術、麻醉事件、器械遺留體內”、醫患溝通“語言或行為沖突”)發生情況。
該文涉及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用(±s)、(%)表示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并分別行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護理質量評分為(90.45±3.12)分明顯優于對照組(78.36±4.14)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5.989,P=0.000)。
研究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
研究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比較患者滿意度
近年來,隨著民眾健康意識及法律意識的提升,患者在就醫過程中迫切希望獲取優質服務,同時懂得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眾所周知醫療工作繁雜瑣碎且技術性強,稍有不慎輕則引發護患糾紛,重則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心內科作為醫院高風險部門,患者以中老年民眾居多,病情重,發展快,受制于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力和機體抗病能力退化及特殊心理需求,致使該科室醫療糾紛頻繁發生,為提高護理質量,規避臨床護理工作中潛存的各種風險問題,當前部分醫院在病房管理工作中推出優質護理、細節護理及人性化護理管理。該院醫者總結以往工作經驗,結合醫護人員及患者建議,統籌心內科病房管理工作全過程,從患者的角度出發,重新規劃護理制度,致力于將病房管理工作規范化、條理化、細致化[3]。該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質量評分及患者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即將綜合護理管理應用于心內科病房管理工作中能提高護理質量,規避潛存風險,提高患者及家屬滿意度,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病房管理工作涉及人員管理、物品管理、業務技術管理及環境管理多項內容,醫院工作人員應統籌病房管理工作全部內容,如人員管理又包括護士長自身管理、護理人員、患者、患者家屬及親友,護士長需以身作則指導護士開展臨床工作,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同時重視患者及其家屬管理,重視發揮家屬的作用,為患者提供安全舒適的醫療環境。定期組織醫護人員進行再培訓,重視素質教育,打造優秀醫療團隊,結合患者建議簡化工作流程,保證患者知情權,為其提供微笑服務,減少不良事件[4]??傊?,將綜合護理管理應用于心內科病房管理工作中,可提高護理質量,減少醫患沖突,提高患者滿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1]嚴文娟,孫欣,孫俊娟.護理風險管理在心內科病房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8):125-126.
[2]張文杰,張偉,吳蓓蓓.三維績效在心臟內科授權賦能護理管理模式中的應用[J].江蘇醫藥,2015,41(14):1682-1684.
[3]祝雪莉.走動式管理在心血管內科優質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與體會[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5,15(6):509-510.
[4]劉小娟,肖瑾,姚晚俠.層級護理管理在心理衛生病房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15):11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