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逸民
摘要:上世紀80-90年代,隨著國家經濟政策的不斷開放,樂清佛像木雕產業出現了巨大的發展。民營木雕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個體作坊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產業化趨勢,使溫州木雕藝術品迅速走向世界,極大提高了樂清佛像木雕工藝的社會地位。當今樂清木雕產業要做精做大,走產業化道路,必須適應新形勢需要,解決四大問題:研發和創新,材料的多元化,人材的培養,國內市場的拓展.
關鍵詞:樂清佛像木雕;產業化;研發創新;人材培養
目前,影響樂清木雕做精做大企業走產業化之路的困難是十分嚴峻的,這些問題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勢必成為樂清佛像木雕走產業化道路之“瓶頸”。目前有四大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而且必須及早尋求解決方案。這四大問題是:A研發和創新、B材料的多元化;C人材的培養;D國內市場的拓展。下面,本文就這四大問題,逐一加以論述,并膚淺提出解決問題之芻見,供同行與政府參考。群策群力使樂清佛像木雕產業走向可持續發展與繁榮。
一、加強研發與創新
從藝術收藏價值來看,人們收藏佛像木雕,總是趨于大師作品。非大師作品,即使品質很高,其價錢遠遠不如大師的零頭。因此,我們應當采取相應策略,適度營銷大師品牌,盡可能地將大師的專利作品與企業進行專利轉讓。同時,那些木雕工藝的后起之秀,雖然目前他們還不是大師,但不久可能成為大師。對于他們,我們必須創造條件,促使其盡早進入大師行列。我們應當為他們作品的市場化,提前打好基礎。
當代中國傳統工藝美術,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百花苑中一份子,所以樂清佛像木雕首先要傳承優秀傳統佛像技藝與風格,但人們的審美理念與情趣又是隨著時代前進而改變的。所以,樂清佛教藝術在傳承與創新上,更要注重與時俱進,在佛像造型與表現形式上要不斷創新,尤其要重視把樂清木雕國家大師的品牌作品,轉化為具大的生產力與市場效益。同時企業也更要重視自身研發與創新,如利用市溫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樓與研究院的人才與品牌優勢,共同研發佛像木雕四新產品。使其樂清佛像木雕能盡快適應國內宗教藝術市場的巨大需求。
總之,大師品牌必須走向商業化之路,這是木雕佛像產業化的有效途徑。我們還應放遠目光,為即將成為大師的后起之秀的作品,鋪平商業化之道路。
二、材料的多元化
隨著黃楊木雕藝術的發展,其原材料黃楊木,也越來越來之不易了。俗語說“千年黃楊難作拍”,黃楊木生長周期慢,其資源越來越短缺,且價格越來越昂貴。過去,本省幾個縣尚有供應,現在這種材料連外省幾個黃楊產地的深山老林中也很罕見了。因此,要想快速發展佛像木雕業,使之產業化,迫在眉睫的問題,便是尋找其他木材來代替黃楊木。適應研發再生材料樹脂粉末來生產仿木雕工藝品。經過多年實踐,木雕界同行終于找到一條可行之路。那就是利用樟木、檀木、檜木、榧木等木材替代黃楊木來雕刻佛像及其他木制工藝品。而且其代替木料的作品已獲外商市場的首肯,并成交了數量可觀的產值。更其可喜的是,黃楊木材積不大,宜于雕刻擺設類小物件,而樟木、檀木等替代品,則可以雕刻大型圓雕、浮雕,如大型建筑裝飾及寺院所需大型佛像。當然,替代木材比之黃楊木,可能有易裂等不足,但只要對它進行一番熱處理或其他科學的防裂方法,就能成為很好的原材料。而利用再生材料的樹脂粉末作替代品,運用模型壓塑等方法制成的佛像作品,雖不及黃楊木等制成的高端產品,而作為路旅游、家居陳飾藝術品,木雕是有非常大市場空間的,而且符合節能與環保的要求,不失為雕塑材料多元化的一條可行路徑。
三、人材的培養
如同黃楊木一樣,木雕技工人材培養也存在一個成熟周期長的問題,一個青年徒工,想要成長為一熟練駕馭雕刻工藝的優秀技師。非得十年以功夫上不可,而且還須一定的藝術天資。學藝是艱苦的,長期的艱苦工作非有頑強毅力不可。因而木雕技術人材稀缺就不足為奇了。更加上前些年,木雕技師的工資待遇不高,許多人因付同的精力和得到的報酬遠不相稱,故而選擇退出該專業,轉而從事高收入的行業。導致樂清佛像木雕產業日益走向蕭條,雕刻人材越來越少。
我認為,可以創辦樂清木雕藝校,聘請大師與高級木雕技工結合執教,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大量培養佛像木雕的人材,才能適應產業化之需求。同時給技工辦法技工技術證書。實施產學研結合,也可通過與溫州市技工與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或委托辦學。如果,我們能創辦木雕藝校或培訓班,就可以運用現代化培訓人才團隊手段。大大加快人材培養之步伐,以適應木雕產業化發展之急需。
四、國內市場的拓展
過去我們生產的佛像木雕,主要用于出口,而出口對象多為日本與臺灣及東南亞地區。而現今,隨著國內經濟的突飛猛進,國家對宗教文化政策的寬松與國內寺廟大量修建,宗教文化藝術品的需求市場空間已經大上檔次。故國內佛像藝術市場已大有開發潛力。樂清佛像木雕產業應不失時機地開拓國內市場至少有以下理由:
首先,是我國人口眾多,是日本的10倍,對佛像木雕的需求量必更大。其次是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佛像木雕的價格較之外銷已經不落下風,有的甚至高于外銷價格。三是國內市場成本較低,至少運輸成本遠較海外低廉。四是從經營戰略來說,單向出口與兼向國內市場供應,猶如一條腳走路比不上兩條腳走路。
當然,國內市場的佛像雕刻藝術需求,與外銷之需求必有區別,這就要求我們在藝術創新上多動腦子,以滿足日益提高的市場對象的要求。總之,我們要根據市場變化,努力在越奇怪佛像木雕創新與市場上做好轉型,使樂清佛像木雕的產業化之路越走越廣闊。
綜上所述,解決好這些問題,我們方能適應當前溫州市委政府提出大力發展問候“二甌二雕”文化產業的要求與中國文化產業大繁榮大發展的戰略要求,使樂清佛像形勢,使樂清佛像木雕這一中華國粹,不致因上述原因而在我們手中失去,而只有當我們采取科學有效之措施,才能使樂清佛像木雕這朵燦爛的中華文明之花,沐浴在東風時雨的春天,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我們相信,樂清佛像木雕產業化發展之路,盡管崎嶇,只要同行們群策群力,各展神通,克服發展道路上的任何困難,我們一定能和合共贏并演奏出一段段精彩的時代樂章,創造出樂清佛像木雕產業化發展的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陳朵.浙江溫州地區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以樂清黃楊木雕為例[J].東方企業文化,2014(17):33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