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繼巖
最近幾年,國家十分重視養殖產業的無害化處理,要求在進行畜牧養殖過程中,必須達到相應的無害化處理要求。因此,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應該及時的建立無害化的處理設施,對養殖過程中產生糞便、尿液、污水等進行綜合的無害化處理和利用,積極的發展規模化養殖和生態養殖產業,降低養殖過程中存在的高污染、高消耗和高浪費現象,凈化周邊的環境。同時對于病死的豬也應該進行無害化處理,嚴謹將其上市銷售,對于違反相關規定,危害消費者生命安全的行為應該嚴肅處理。
1.科學合理的選擇豬場地質
在豬養殖過程中,豬場地質的選擇對于提高豬的產量和品質,降低病害的發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豬場的位置應該選擇在遠離生活區、遠離主要城市干道和化工企業,這樣對于提高疾病的預防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選址過程中應該對生活區域和生產區進行嚴格的劃分,并將兩者進行有效的隔離。在對豬場進行設計過程中一定要保證設置的方案符合相應的指標和要求。
2.實行自繁自育制度
在豬養殖過程中,為了保證外來疫情不會進入到養殖場中傳播,應該全面實行自繁自育制度,并加強豬品種的改良,不斷提高豬生產品質。而在養殖過程中必須要引進全新的品種,需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豬品種,并將引進的新豬隔離觀察一個月以上,保證其不存在任何的傳染性疾病的基礎上,才能將其混入到豬群中養殖。
3.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
在養殖過程中要實行全進全出的養殖方式,在豬進入豬場之前對豬圈和養殖場周圍進行嚴格和全面的消毒處理,做好豬進場之前的消毒工作。當育肥豬全部出欄之后應該立即對豬圈、豬欄進行全面的消毒,保證各種物品和設備的干凈。同時在養殖過程中還要實施全面封閉的養殖制度,禁止非養殖人員進入到養殖場,更嚴格禁止各種機動車進入到養殖場內。在養殖場進出口還應該設立紫外線殺毒燈,養殖人員在進入養殖場之前應該進行全面的消毒處理。
4.豬飼料的正確喂養
嚴禁飼料摻水喂養,摻過水的飼料營養成分嚴重流失,營養價值同時也大大降低,所以要將喂養飼料與喂水分開進行。豬有一定的生活習性,一般吃過飼料不會立刻就睡,如果吃過立刻就睡,就有可能是飼料中的藥物導致了豬的生理功能的紊亂。這時候養殖戶就應該注意檢查飼料是否被摻雜了鎮定劑等藥物,摻雜該類藥物的飼料使得豬的心率降低,生理功能遭到破壞,且鎮定劑在豬的體內并不會被完全消化,殘留的藥物存在豬的體內,銷售出去就會對消費者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若是喂養的飼料味道太濃,也應該引起重視,并不是因為飼料喂養的多就產生的味道濃,很有可能使添加了氨腥香,該種添加劑添加到豬飼料中就會產生濃濃的魚腥味,不僅阻礙了豬的生長發育,一經售出還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所以養殖戶切記要精心挑選飼料,科學挑選飼料,盡量挑選出價格便宜且無毒無害適合豬的養殖的飼料。對于懷孕母豬的飼養不同于一般豬的養殖,懷孕母豬在懷孕期間對飼料利用率提高,所以在前期可以適當減少豬飼料的供給,但是喂養的飼料一定要高品質。在懷孕后期,孕豬的食量增大,這時要注意供給量要增大,而且也要選擇優質飼料。
5.科學免疫
在豬病的防控中,牢固樹立預防為主、防重于冶的觀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種工作,做到一頭豬一支針,要根據不同季節當地的疫病發生流行情況,通過檢測母源抗體,根據其消長規律來確定首免時間。同時應當盡量減少免疫應激反應,建立詳細的免疫檔案。免疫程序參考:①待產母豬和哺乳仔豬的免疫。為培育健壯的保育豬打下堅實的基礎,剛出生的仔豬進行豬瘟超前免疫圓,疫苗用量以1頭份的細胞苗較安全,為防止哺乳仔豬的黃白痢.除在母豬產前6周和產前2周分2次注射K88、K99進行預防外,還可以在仔豬出生后7 d進行注射;15日齡注射大腸埃希氏菌三價滅活苗;25日齡注射藍耳病疫苗等。②保育豬的免疫:40~45日齡五號高效滅活苗1mL,60--65日齡2免豬瘟疫苗4頭份、五號高效滅活苗2mL,70目齡偽狂犬疫苗1 mL(哈爾濱)。
防疫中應注意的問題:疫苗接種7 d內禁止使用激素類、磺胺類、抗病毒類、氟苯尼考等藥物,加強對免疫應激反應的觀察和應對,觀察時間為免疫后2 h,若出現嚴重的免疫反應,如站立不安、呼吸困難、口吐白沫、倒地抽搐、休克等,可皮下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1 mL,休克的豬采取耳尖、尾根放血等措施,蘇醒后靜脈滴注10%葡萄糖500 mL+5%碳酸氫鈉100 mL+Vc1g。
6.藥物保健
規模化豬場的豬瘟凈化是多年來未攻克的難題,小規模豬場更是難以實現,因此在加強防疫的同時要做好藥物保健工作,增強豬只抗病能力,在不同季節有針對性地使用疫苗和藥物。如每年的年初、年末是口蹄疫、豬瘟、呼吸道疾病及傳染性胃腸炎易發季節,免疫接種前在整個豬群投喂黃芪多糖等免疫增效劑,連喂7 d;在高溫、多雨且吸血昆蟲繁殖滋生的季節,豬附紅細胞體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圓環病毒、高熱綜合癥多發,為控制疫病的發生,可選擇一些成本不高、效果理想的飼料添加劑,如能進行早期預防藍耳病、副豬嗜血桿菌等感染的愛已愛牧公司生產的先克、愛樂威等產品。
7.添加微生態制劑。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力
在飼料中適當添加微生態制劑來代替抗生素,是一種新技術,也是綠色生態養豬的需求。有益菌在豬腸道大量繁殖代謝,將產生一系列營養物質,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K、胡蘿卜素、氨基酸和消化酶,可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繁殖,降低有害菌的數量,并促進保育豬的消化吸收,減少腹瀉,還可降低豬舍內硫化氫、氨氣的濃度,同時達到生物除臭、減少呼吸道疾病發生的效果,產生一種良性循環。
(作者單位:151400黑龍江省安達市先源鄉農牧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