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民群體也實現著自己的產業變革。有別于男耕女織的養殖業迅猛發展,蠶桑養殖便是其中之一。蠶桑養殖在我國市場經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占據了農業推廣的重要版圖。雖然蠶桑養殖技術日趨成熟發展迅猛,但仍有一些推廣中實際問題需要解決。蠶桑養殖是一個需要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再由團隊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的養殖活動。雖然我國蠶桑養殖方面有著長足的進步,但由于多重問題導致推廣人員的技能不是非常全面,這就要求我們技術人員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及時更新知識,對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出戰略性調整。下面通過對市場經濟條件下蠶桑技術推廣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1.蠶桑養殖技術推廣的現狀
為了更方便的將蠶桑養殖技術推廣給人民群眾,每個省內都設立了桑蠶養殖機構,內部擁有大量的技術人員和專業設備,每個地區會針對各自的具體情況進行相關的本地化設置。雖然我們擁有大量的技術人員和專業設備,卻仍然和廣大人民群眾有所距離,導致無法更加有效的推廣蠶桑養殖技術。
2.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2.1人才水平有限
目前,我國蠶桑養殖技術的推廣人員多是農業院校的畢業生。通過學校的理論學習加上實際的從業積累慢慢具備了蠶桑技術推廣的職業素養。而目前的中國院校并不重視農業方向的人才培養。擁有強大師資力量的學府不愿意培養農業方面的人才。導致蠶桑養殖技術的推廣人員大多數??飘厴I生。沒有更高技能素質,更好學歷水平的從業人員加入進來。導致推廣人員整體綜合水平不高,與農民交流過程中無法深入溝通,更難以將蠶桑養殖技術有效的推廣給農民。
2.2推廣方式陳舊
在技術人員推廣蠶桑技術養殖時,仍然使用講座的方式對農民進行理論知識的授課和培訓。國內農民大多知識水平有限,難以有限理解蠶桑養殖技術的優點和好處。常常在云山霧繞中放棄了蠶桑養殖的道路。
2.3工作重點模糊
我國近年來對蠶桑養殖技術的推廣力度非常大,覆蓋面廣,人才補給充裕。但大多蠶桑養殖的服務基站被日?,嵤?,標準任務所累。并沒有真正的進行實質性的推廣活動,長期以來,自然喪失了對本地蠶桑養殖的了解。無法有效的對當地的蠶桑養殖提出指導性的意見和幫助。
2.4推廣經費有限
近年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有目共睹,對農業方向的發展也投以了關注的目光。但是作為新興產業,相比于其他方面的建設投資仍然有著巨大的差距。專業人員獲取知識除了專業的培訓外,就需要自己查看期刊文獻或者網上獲取。而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否則會導致工作難以落地執行,研究方面也會大打折扣。
2.5銷路不健全
桑蠶養殖需要投入資金,對于并非高收入群體的農民群眾來說,投資出的錢如果無法產生利益甚至賠錢,會讓他們的生活捉襟見肘。農民群眾出于種種擔憂,不敢進行蠶桑養殖。
3.解決蠶桑技術推廣的對策
3.1提高人才素養
短期來看新鮮血液難以補充,那么可以將工作重點放在當下的技術推廣人員身上。進行系統化的培訓學習,不斷更新蠶桑養殖技術方面的新知識。定期考核,杜絕使用陳舊技術,幫助推廣人員跟上時代步伐。長期來看,提高蠶桑顏值的宣傳推廣,消除高學歷人才對于蠶桑養殖的偏見和誤區,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的加入,提升技術推廣隊伍的整體綜合素養,讓農民群體學習到最新最系統的蠶桑養殖技術。
3.2更新推廣模式
針對農民群體整體知識水平不高的問題,技術推廣人員應該將推廣工作做到農民群體可以快速理解的程度。將課堂式的理論推廣講解模式換成在養殖間的實地教學,讓從未了解過蠶桑養殖的農民,真正的看到、聽到、理解到蠶桑養殖所代表的意義,以此幫助農民群體直觀的了解到蠶桑養殖技術。
3.3抓準工作重點
各地區的蠶桑養殖技術推廣機構應該根據市場走向、當地具體情況、政治導向,來正確引導技術推廣的主要方向。要真切的了解農民群眾惡心真實需求,為農民群眾的積極向上提供幫助和動力,真正做到深入田地。了解農民群眾的內心訴求和當地的特殊情況加以分析,給出真正有效的建議指導和幫助。真正的在蠶桑養殖過程中深入田地指導農民群眾,這樣才能讓推廣工作事半功倍,幫助農民群眾換取回報。
3.4提高經費利用率
設立中心研究所研究蠶桑養殖新技術,并將最新技術匯總整理,通過網絡課堂實現全國范圍內的推廣人員技能培訓。收縮布局,實行高集中化和高分散化,將研究、問題、方案、討論等集中化處理,將推廣、考察、輔助養殖進行分散化布局??茖W專業的安排工作內容,提高工作效率節省經費花銷。
3.5開通網絡銷路
針對農民群眾的擔憂,可以建立一套蠶桑網絡一體化的獨立系統。成立官方的銷售渠道,建立各位養殖戶的信息數據庫,幫助農民群眾擴大銷售。同時,直觀的看到市場對于蠶桑養殖的具體需求,并且通過網絡使銷售過程透明化,建立健康完整的銷售體系。
綜上所述,蠶桑養殖技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蠶桑養殖現代化的進程當中也的確存在著多種問題,這些問題大大影響了我國蠶桑養殖技術的推廣工作,但所幸的是,這些問題并不是無法解決的。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所提出的解決方案,相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到蠶桑養殖的推廣工作。
(作者單位:537100廣西貴港市蠶種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