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武
自從國家推行家庭承包制度后,農村村民不再是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核心人物,由于政府也沒有意識到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促成工程投資與工程管理主體缺失的局面。此外,長期以來的管理經費缺乏,也是造成工程投資與工程管理主體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以往的工程建設與管理維護中,一方面有來自政府部門的經濟扶持,另一方面村民自主季節性義務維修。在農村實行稅費改革政策后,由于取消了勞動積累工與義務工制度,農田村民投資部門嚴重縮水,工程逐步出現年久失修、機電井無法運行、水利設備漏水等不良現象。因此,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力度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工程設計
1、前期工程欠缺
由于我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大多建設時間久遠,多為土壩、土渠,工程建設及工程管理實行粗放式管理模式,業務資料沒有建檔管理,可以這么說,以往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沒有經過專業的設計機構進行設計,因此,沒有重要資料進行保存。此外,工程建設中無目的性、隨意性十分明顯,沒有作用的水利工程隨處可見,大多都沒有進行資料建檔。從而造成工程現狀資料不全、嚴重缺乏真實可靠的工程信息,給日后的工程改造加大了工作難度,甚至影響設計成果的準確性與可操作性。
2、設計標準不一
現階段,水利工程建設機構陸續涌現,各部門在設計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時都出現一個“共識”亂象―設計標準不統一,主要表現在設計流量、斷面面積、襯砌厚度、襯砌超高、墊層厚度的取值問題上,這些設計工作的取值僅僅憑借設計人員工作經驗來確定,沒有經過科學計算。難以保證工程的精確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給日后的施工建設埋下了安全隱患,還存在工程造價超支現象。
3、缺乏方案比較
由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涉及標準不統一,我國現行的設計方案都不懼可比性,有的設計方案問題突出,有的設計方案嚴重缺乏真實性、可靠性。按照國家制定要求,在設計前期必須結合多個設計方案進行比較,遵循經濟性、可操作性的準則來篩選設計方案,認真核算各設計方案的工程造價以及工程建設的技術,科學合理的分析各設計方案中的設計流量、渠道水位以及施工管理質量要求的優缺點,從而選出最佳設計方案。
(二)工程施工
1、技術力量薄弱,管理難度較大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點、線、面方面都有不同特點,加上水利工程建設部門繁多,技術人員人數較少、專業技術低下工程工期吃緊等問題十分普遍,這些原因都是造成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及管理不達標的主要原因。
2、質量意識淡薄,監督體系不全
近十幾年,由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任務量較大,缺乏實際管理經驗,難以構成系統完善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機制,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管理機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職權不明確,這些都是導致工程建設中難以構成監督體系的關鍵因素。由于沒有設置監理一職,無法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職能效益。
(三)產權管理與工程養護
1、工程產權不明確,管理體制不順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主要由國家、政府以及村民集體出資建設。在20世紀80年代,隨著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國家推行家庭承包制度后,農村村民退出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主體位置,土地實行戶經營模式,傳統的經營模式已經難以適應。因此,造成水利工程管理主體缺位、工程產權不明確、管理職權沒有具體化,使的工程建設與工程管理沒有科學的銜接起來,出現無人管理的現象。
2、養護經費嚴重不足
由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等特點,相關政府沒有重視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沒有落實管理經費的發放工作,受益單位以及受益村民也不具有經濟能力,造成水利工程管理經費嚴重不足,出現年久失修、損壞慘重,阻礙了水利工程職能效益的發揮。
二、我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解決對策
(一)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前期工作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主要是為了解決農耕的灌溉問題以及人畜飲水問題,改善村民的生產基本環境,強化防御洪澇災害的能力,在提高土地生產效率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構建新農村的重要舉措。做好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需要做好以下內容。
1、增加資金投入,事前充分準備
相關政府部門、管理部門,應嚴格落實扶持資金的工作,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加大資金投資力度,從而做好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在水利工程的勘查、設計、研究方面應該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與財力,保證工程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以及準確性,為日后制定設計方案提供有力的憑據和科學合理的建議。
2、加強技術人員培訓
水利工程基層執行人員需要強化自身專業技能,通過定期進行短期培訓、去上級水利機構頂崗實習等方法。落實技術人員培訓工作,促進管理人員的管理質量與水平的提高。
(二)規范設計,提高設計水平
1、嚴格方案審查制度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灌溉面積較大,工程建設技術復雜。為了保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順利開展,提高工程的經濟性、高效性,必須改進并嚴格方案審核制度。借助行業專家闡述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特征,著重規劃好工程的布局、建設程序等工作,結合實際工程建設情況,提出可行性意見。
2、主要建設項目必須進行多方案比較
針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渠道襯砌是工程改造的主要內容。因此,在襯砌方法、渠道厚度、襯砌形式上必須進行多方案比較。
3、嚴格執行設計資質證制度
結合相關部門的批復文件,根據工程規模的實際尺寸,構建設計資質證制度能夠保障水利工程的設計單位達到水利工程設計資質,排除與設計資質不符的設計單位。
(三)加強監督,確保工程質量
1、嚴格執行工程招標制度
水利工程所有需要審核的文件,都需要經過相關政府的行政部門經過審核批復后才能按照指定標準進行建設,嚴格執行工程招標制度進行施工招標。
2、實行工程監理制度
水利工程建設方需要聘請有專業監理資質的單位對工程施工進行監督。主要對施工質量與施工管理進行監督與指導,督促建設方構建完善的質量監督體系,確保施工環節中的各項工作規范展開。此外,還需建立合格驗收制度,嚴格對施工質量進行把關,杜絕“豆腐渣”工程出現。
(四)加強建后管理,確保工程發揮效益
水利工程建設完畢后,為了保證工程發揮該有的職能效益。必須創新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落實管理制度中的各項管理細則、明確管理職權、分清產權歸屬權、搞活經營權,從而加強建后管理工作。協調好權利、責任、利益三者之間的關系,做好工程建設管理工作,保障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能夠充分發揮該有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促進農業經濟、構建新農村建設的長遠發展。
綜上所述,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主要存在工程設計、工程施工以及產權管理與工程養護三方面問題,由于水利工程前期準備工作不夠、設計標準不統一、缺乏系統完善的設計方案;施工技術低下、監督系統不全、水利工程管理職權不明、養護經費不足等問題,經過分析研究后,建議在水利工程建設之間,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加大《水利工程管理法》的宣傳力度、規范設計方案,對多個設計方案進行比較篩選,從而選出最佳工程建設方案,加強建后的管理工作,有效提高工程的整體效益。
(作者單位:161200黑龍江省富??h河道管理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