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勇
對外投資合作作為開放型經濟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實現了快速發展,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有力支撐,對深化我國與有關國家經貿合作關系、擴大貿易往來、培育企業優勢、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對外開放水平都發揮了積極作用。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發展規模快速擴大。2017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達到1246億美元,居世界第2位;存量近1.4萬億美元,居全球第6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對外投資大國。2017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是1685億美元,新簽合同額是2652億美元,連續多年實現平穩增長。
二是合作方式不斷創新。2017年我國企業共實施跨國并購項目341起,交易總額達到961.5億美元,跨國并購已成為對外投資的重要形式。同時,我國企業通過組成上下游、產學研、銀企、校企、中外方、多方合作、建設經貿合作區等多種方式開展投資合作,以EPC+F、PPP、BOT、BOOT、建營和投建營一體化等形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國際產能合作,效果顯著。
三是質量水平顯著提升。2017年我國制造業對外投資流量占比達到了15.9%,帶動裝備材料等貨物出口153.9億美元,同比增長15.7%,走出去企業更加注重實體經濟和新興產業,整體結構更加優化,質量不斷提升。
四是企業整體實力明顯增強。2017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上億美元的大項目超過400個,有115家中國企業登上《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全球最大的10家建筑企業有7家來自中國。在美國工程新聞記錄評選的2017年度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中,我國內地企業共有65家上榜,實現海外營業收入共計987億美元,企業數量和市場份額穩居世界第一。
五是互利合作成效顯著。我國企業承攬實施了眾多優質項目,為東道國改善基礎設施條件、促進民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我國境外企業年均向東道國(地區)繳納各種稅金總額近300億美元,雇用外方員工超過了130萬人。
2018年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我國對外工程承包業務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主要有以下五個因素:一是十九大提出的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一系列主張和方略,為企業更好地走出去作出了項層設計。二是務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國際產能合作,為我國企業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開放對外投資合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搭建了重要平臺。三是各國對基礎設施的剛性需求與我國優秀裝備和產業的供給能力之間的有效對接,為進一步擴大中外合作的范圍、領域、方式和深度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四是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多項審批,必將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五是國家建立統一高效的境外企業和對外投資安全保護體系,為我國企業更安全、更穩健、更扎實地走出去、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時,我國企業走出去也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一是質量效益仍需進一步提高。二是產業結構仍需進一步優化。三是企業海外經營行為仍需進一步規范。四是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突發性風險凸現,全球局部地區安全形勢嚴峻,來自外部針對我國貿易投資的障礙和制約正在增多。對此,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和準確的判斷,要科學謀劃,因勢利導,務實推進,注重實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我國經濟發展要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新時代,行業商會在推動企業更穩健走出去、開展高質量對外投資合作方面潛力巨大,大有可為。
一是要當好高質量發展的推進器。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企業累計簽訂的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已達到2.13萬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46萬億美元,規模已經足夠大,在維持穩步增長的同時,下一步就要在質量和效益上做文章,向產業鏈的高端拓展,這就要充分發揮行業商會熟悉行業情況、深諳產業發展趨勢的優勢,整合產業上下游力量,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建立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體系等,引導企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二是要當好企業和政府間的橋梁紐帶。行業商會可發揮業務精、組織強、渠道多、信息廣的優勢,及時向主管部門反映企業需要和訴求,向有關部門提供行業政策建議,同時發揮好熟悉國內外政策和法律法規的特點,全面向企業進行闡述和解讀。這種上傳下達、承上啟下的角色是無法替代的。
三是當好對外承包工程企業的娘家人和貼心人。這就需要行業商會轉變思想和觀念,不斷強化服務意識,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能力,為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全方位、全口徑、全過程的服務。尤其是在加強與國外相關主管部門、行業組織和業主開展合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協助企業做好安全保護工作和防范化解境外風險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四是做好創新工作的組織者和承擔者。行業商會可以組織銀企、校企、產學研、上下游、中外方成立多方合作聯盟,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抱團出海,形成包括設計、咨詢、投融資、建設、運營、維護、服務一體化的全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走出去產業體系。
五是要做好行業紀律和競爭秩序的維護者。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防范近些年來我國企業在海外發生的不規范經營行為,出臺了《關于規范企業海外經營行為的若干意見》,對這項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行業商會要適應行業發展新形勢,不斷完善行業自律規范,規范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水平,指導企業加強合規制度建設,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對于不規范、不合規、不正當的行為,要及時按照行規予以懲戒,加大力度樹立中國走出去企業的金字品牌和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