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麗華
水稻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病蟲害一直嚴重影響著地方水稻產量。近年來,我國湖南省內地區一直致力于對水稻的種植技術與新品種研發過程中,除常規早稻以外,還有常規晚稻、雜交早稻等水稻推廣品種。這些水稻都具有較為優秀的適應性、豐產性和抗病性,適合于在當地培育種植。為此,該地區也不斷淘汰退化品種,提高良種覆蓋率,特別是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基本做到到位,為地方糧食豐產作出了巨大貢獻。下面,以湖南地區為例,探討水稻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相關要點。
1.湖南地區水稻種植的主要病蟲害介紹
湖南地區雖然水稻多年豐產高產,但在其實際的水稻種植過程中還是面臨諸多病蟲害威脅影響,例如像水稻的莖葉部分受損,就有很大幾率危害到稻穗,在水稻不同位置產生病蟲害,甚至引發水稻大面積死亡現象。就目前實踐調查來看,當地水稻種植所面臨的主要病蟲害就包括了稻瘟病、稻紋枯病、三化螟蟲以及稻飛虱。所以本地水稻種植需要及時解決這些病蟲害問題,才能保證水稻的穩產高產。
2.湖南地區水稻種植病害的發生原因與防治對策
2.1稻瘟病病害的防治對策
稻瘟病在水稻生長的各個階段都會出現,嚴重影響水稻發育,而且它可能出出現在水稻的各個部位,發病時間相對較長,會為水稻帶來極大危害。在湖南,水稻稻瘟病每年都會發生,且發病時間相對較長,發病程度也不盡相同,通常嚴重時會直接導致前期稻苗死亡,而促使后期水稻無收獲。
針對稻瘟病的防治對策主要有三:首先是選取高強度抗病品種,并將它作為地區水稻栽培主力,定期進行更新換代,確保水稻品種時刻都擁有強抗病性;其次,要做到科學化管理水肥施肥,一般前期曬露田,在水稻生長中后期階段則要做到干濕交替換水,但要避免出現滲水灌溉影響水稻生長的情況發生。而且施肥過程一定要根據水稻的生理基本需要來實施科學合理配肥,施肥過程中不要施氮肥,盡量多補充鉀肥與磷肥,同時適當加入硅肥與少量微量元素,做到肥料養分平衡。最后一點就是要做好針對稻瘟病的預測與預報工作,保證在稻瘟病初期就實現及時預測,并利用40%的富士一號乳油以及20%的三環唑可濕性粉劑1500mL/hm2配合750kg/hm2的水進行施肥,該方法能夠很好防治稻瘟病頻繁發生。
2.2紋枯病害的防治對策
水稻紋枯病在湖南地區水稻種植方面也是十分常見,因為湖南每年6月會進入高溫高濕的梅雨季節,水稻采用一年兩稻方法,整體上復種指數相對偏高,紋枯病菌核的殘留也相對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紋枯病害對水稻影響較輕也會導致10%左右的水稻減產,嚴重時直接導致該地區水稻產量減半。一般情況下紋枯病菌都是以菌核形式在冬季存活的,同時伴有一些菌絲體在發病稻草、雜草之中殘留越冬。一到春季整地期間,水田重新注水后它就會漂浮于水面并萌發新菌絲,通過穿透表皮方式來進入到水稻葉鞘中,引發水稻紋枯病害。
當地針對紋枯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二,首先在每年春季整地泡田之前對田間潛藏的菌核進行水面打撈,最后將撈出的菌核菌絲進行集中焚燒銷毀和掩埋,掩埋菌絲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合理增加埋置深度,避免菌核在土壤中重新繁殖的可能性。再一點就是要牢牢把握水稻紋枯病防治的關鍵時期,例如在當地水稻的分蘗期最容易發生紋枯病病害現象,此階段利用5%的靜岡霉素1.5kg/hm2配合800kg/hm2進行大面積噴霧治療效果最佳。
3.湖南地區水稻種植蟲害的發生原因與防治對策
湖南水稻種植所存在的蟲害主要有兩種:三化螟以及稻飛虱。以下主要介紹這兩種蟲害并提出具體的防治對策。
3.1對水稻三化螟的防治對策
水稻三化螟是湖南當地水稻種植的主要蟲害之一,它還被稱為鉆心蟲,影響危害極大,一年就能發生至少6代繁殖,所謂“鉆心”就是指它們會鉆到水稻莖稈中導致水稻本身出現白穗甚至白心,嚴重影響水稻健康發育,至少可導致地區水稻減產20%左右。
針對三化螟的防治對策主要有兩點:首先一點就是要在水稻種植之前對田間種植地塊進行整地,將越冬三化螟蟲卵與幼蟲徹底清理干凈?;鞠麥绶椒ň褪枪嗨疁缬迹浜仙顚庸嗨糁迫拇杭痉敝惩⑵谠鲋晨赡苄?;第二就是在每年6~7月進行大面積農藥滅蟲,可采用的農藥藥劑包括殺蟲雙或稻豐靈等藥劑,這些都能有效限制三化螟的生長繁殖。
3.2對稻飛虱的防治對策
稻飛虱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很流行,對水稻正常種植具有極大阻礙作用,它主要是通過吸食水稻植株中的葉液來危害水稻本身,長期以往就會導致水稻出現營養不良而倒伏的現象,最終枯死。稻飛虱每年至少為水稻帶來25%~30%的減產,而且其發生頻率相對偏高,例如在湖南省每年6~9月份就會集中發生該蟲害。
對于稻飛虱的蟲害防治方法很簡單,需要在水稻插秧以后嚴格管控其水肥,保證水稻植株始終處于健康生長狀態下,定期撒施撲虱靈來強化水稻抗性,同時保證水稻稻田始終處于濕潤狀態和通風良好狀態。再者就是要做到及時清理田間雜草,減少稻飛虱蟲源儲藏空間。
上文從病害與蟲害兩個角度簡要分析了湖南省水稻種植的綜合防治技術。據悉目前湖南省內也在著手構建病蟲害數據庫,基于大數據和3S技術來有效提高水稻病蟲害的防治預測效率。希望基于上述技術內容真正做到從多角度、科學化、智能化、人性化角度實現對病蟲害防治方式的有效豐富,為湖南省水稻高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作者單位:424423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樟市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