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直機關工委在宣傳上突出“五個著力”:著力把牢一個根:思想建黨,理論武裝;著力緊扣兩大任務:圍繞“服務中心、建設隊伍”;著力優化三個載體:發揮“經緯講壇”“清風中原大講堂”和《先行》內刊品牌效應;著力用好四個平臺:借力發揮河南電視臺、河南日報、網絡、微信的作用;著力推進機關黨建五項機制的落實,促使五項機制在河南各級機關落地生根。
近三年,湖北省直機關深入開展“紅旗黨支部”創建活動,推動黨建工作提檔升級,激發省直機關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活力。一是理順機制,明確責任,機關黨建工作有了“實”的落腳點。制定“紅旗黨支部”“六強”(即組織隊伍強、制度機制強、學用結合強、改革創新強、服務效能強、示范帶動強)創建標準,開展“強基礎、曬臺賬、亮特色”活動,推行“支部建在處室、處長擔任書記”工作機制。二是選樹典型,示范引領。利用各類媒體全景式、鏈條式反映創建過程。三是問題導向,清單管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走向嚴緊硬。目前省直機關基層黨支部創建“紅旗黨支部”已達到全覆蓋。
為充分發揮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貴州省直機關工委在省直機關開展以“千個支部結對幫村,千名支部書記牽頭幫千戶,千名領導干部進千村蹲點調研,千名專業人才進千村幫難解困,千名黨員干部進千村服務發展”為主要內容的助推脫貧攻堅“五千行動”。工委下達任務清單逐一落實,最大限度凝聚各方合力。省直各單位實現“全覆蓋”,探索出一條黨建扶貧新路子。
“3+1操作規范”是棗莊市直機關工委加強黨建工作的創新實踐,即黨委(黨組)落實主體責任、機關黨委落實直接責任、黨支部落實具體責任(依據《操作實務與記實》和市直機關黨員《實用手冊》)。一是開展大培訓,抓學習增動力,解決“想干會干”問題。市直機關堅持以學開路。開辦市直機關黨務實用知識培訓班,對579名機關黨組織書記、黨務干部進行全員輪訓。二是創建新載體,建立“3+1操作規范”,解決“怎么干”的問題。三是開展大檢查,查問題強整改,解決“燈下黑”的問題。宣傳動員部署,實施清單管理,注重建章立制。四是探索新辦法,重過程求實效,解決“怎么考”的問題。
南平市直機關工委堅持問題導向、在直屬黨組織和所屬黨支部中全面推行“黨建體檢”工作法,通過“體檢”把脈、聚焦“病灶”、責任倒逼、整改提升,推動基層黨支部建設規范化、長效化、制度化,讓每個基層黨支部都強起來,為“再上新臺階、建設新南平”提供堅強保障。工作中明確指標“找穴位”,對標細查“把準脈”,分類施策“開處方”,讓黨組織底子更清了,基層黨支部工作更規范了,黨組織書記責任更明確了,黨務干部業務素質更強了。
為主動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切實強化機關黨建工作在服務中心、建設隊伍中的作用,近兩年來,蕭山區直機關黨工委積極探索“互聯網+黨建”新路徑,深度融合黨組織政治優勢與互聯網優勢,逐步形成了“以在線管理考核為主、定期督查和述職評議相結合”的“三位一體”機關黨建管理考評體系,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機關黨建的“頑癥”。一是變粗放管理為精準管理,破解“糊涂賬”問題。二是變年終考核為逐月考核,破解“扎堆忙”問題。三是變講究形式為注重質量,破解“寬松散”問題。四是變各自為政為比學趕超,破解“兩張皮”問題。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通過“五提升”增強基層黨建組織力。一是提升基本制度規范。嚴格執行基層黨建“五項制度”和為民服務“三項工作”,工作抓到實處、落在日常。二是提升基本組織覆蓋。以基層黨建示范點為樣板,以點帶面抓實薄弱環節。三是提升基本隊伍素質。實施“三個培養”計劃,即把服務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服務骨干,把黨員中的服務骨干培養成基層干部。四是提升基本活動載體。新建黨員示范點35個,領域寬、覆蓋廣。五是提升基本保障力度,保障基層黨組織有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