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成
農業發展中的科技應用有效地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效率,節約了勞動力的投入,它在帶動農業生產與發展的同時,將具有生產專業化、布局區域化、經營系列化的特點也帶到了農業生產中來,從而大大提升我國農業的自身技術水平,服務于農業生產,達到農業、農民增產、增收的目的。
一、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在農機工作中的應用用
1.1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
它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我國農業科技產業化進行綜臺評價的同時,使科技產業的理論內容也更加的豐富,為制定其相應的規定與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推動了科技進步和創新,營造了良好的科技產業化發展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大大促進了我國北方水稻品種和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我國通過各地實施科技入戶的農機示范工程,使農業科技成果與現實生產力實現融通和對接,有效促進了農機成果的轉化和實用技術的普及推廣,直接受益于農戶本身,使廣大農民應用農機實用技術的能力及科學種田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實現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目標。農機工程發展過程中,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化的應用技術與推廣,有力支撐農民增產增收的目標,進而促進了農機科技推廣隊伍的鍛煉與提高,實現了農民農機科技自身價值的完美體現。
1.2農業機械自動控制技術
在以往黑龍江省農業機械生產的過程中,以傳統農用拖拉機的使用為主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先進的技術設備應用到了農機機械生產的設備中,采用電子油壓式三點控制將傳統機械油壓式三點連接替換,通過耕深度自動控制的技術改善了耕田的作業精度,速度控制技術在拖拉機的使用中大大改善其速度捉進了黑龍江省的耕田作業效率。另外為了改善農機收割機的控制系統在其原有系統上采用自動控制的割茬系統,并在稻谷脫粒機上設置了自動控制系統也減少了人工操作程序。
1.3自動檢測識別軟件的應用
當前我國北方農作物生產過程中,部分地區應用了自動檢測識別功能軟件其能夠感覺作物種類的變化并且能夠自動檢測農作物所處環境變化。如在黑龍江地區的蔬菜采收、農藥噴灑及篩選等生產過程中,已逐漸使用人工智能控制技術。另外石PS及GIS技術應用在現代農機技術中,使其從粗獷型作業方式逐漸轉變為知識性、學科知識及管理生產作物為一體的技術系統。
二、現代農業產業化基礎下我國農機工程發展對策
農機工程科技產業化的發展對農業的發展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人們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要實現農機工程科技產業化的發展,就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
2.1科學制定入戶規劃方案
以鼓勵、引導為基礎,努力發展、建立農機現代化服務工作,以各種農機合作社或企業為基本單位,發展科技服務,發揮規模優勢,推廣科技人的發展目標和實施方案,制定有效措施。
2.2選準主推技術
加強業務技術培訓,提高人員業務素質和服務能力,組成業務小組,加強技術指導與自身學習和提高。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選擇好的主推技術,以農機化科技入戶為推點,進行推廣,辦好示范工作,實現帶動作用。把先進適用的科學技術帶給農民,把農民在需要的機械化新技術傳送下鄉,實現增產、增收的目的。
2.3加強技術創新
推動農機工程科技產業化的根本在于技術創新和有遠見卓識的人才資源,根據我國地區的農業發展的現狀和基本國情,農機工程在現代化農業領導發展應廣泛結合當地的地方特色,培養實用型人才,為農業工程科技產業化提供堅實的力量。
2.4不斷推進產業化進程
加大技術的投入,確定利益的主體,根據市場變化調控科技資源,促進農業生產和經營規?;V贫ɡ娣峙渲贫?,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加強對長遠利益以及短期利益的協調,做好農業產品的科技轉化和農業機械產品的維護。
2.5預知性維修管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農業生產得到極大的解放與提高濃業機械的維修技術在其中得到快速發展在農業生產的提高同時對維修技術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傳統粗獷型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傳統故障維修技術已不能夠適應當前農業生產的需要。
在國際上許多發達國家研究出了一種新型的維修管理工程即預知性維修管理孩維修管理工程是根據機器技術具體狀態去優化整個機械系統,通過完整的預知維修計劃獲取設備的技術的狀態,并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機器維修技術。預知性維修管理隨著時間變化及常規事件以優化機械的磨損或其它變量加潤滑、溫度及振動等在根本上促進農機機械設備的維修效率達到最合理的維修費用實現農業生產維修的最低水平。
2.6預防性維修管理
預防性維修在實際的農機維修工程中得到較大的完善其能夠使生產中斷控制在最小限度內科學合理的進行維修計劃與執行工作該種管理具有一定的缺陷,即存在著盲目性,在農業機械維修過程中會出現過度維修及欠維修的情況發生。另外還有一種故障維修管理放障維修是在農業機械設備停機后進行維修,其是傳統人們最常用的一種縱管理方式其會對農業生產產生很大的影響若得到及時的維修則會最在限度的內中度作業對農業生產不利。
結語
以農機新機具技術推廣為有效載體,建設農機工程與技術核心位置,創新機制與優化配置資源,進行農機技術的培訓,是實現農機工程技術推廣與有關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長效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我國農業綜合生產力,提高農業機械裝備的現代化作業水平,為新農村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單位:鄆城縣農業機械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