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水 王勇
海倫市國有林場管理局轄6個國營林場,施業區總面積74萬畝,有林地面積41萬畝,林木總蓄積205萬立方米。在森林資源枯竭、全面禁伐的新形勢下,緊緊依托林區資源環境優勢,積極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大力發展以林下種植、養殖為主的林下經濟,促進林區替代產業健康發展。
1產業發展現狀
1.1主導產業初步形成。堅持產業項目建設,積極推進招商引資,成功地引進了漢麻加工項目。由北安世通麻業有限公司投資3500萬元的年加工5000噸打成麻項目已投產,廠區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新上剝麻生產線兩條。年可加工漢麻干莖5000噸,生產打成麻長麻1000噸,短麻1200噸。在原料基地建設方面,共為世通麻業流轉土地3450畝,通過簽訂訂單方式落實漢麻種植面積近萬畝。可帶動種植戶增收300余萬元。由弘起木制品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的集成材項目,廠區占地面積1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現有員工80人。年可加工集成材1000立方米,銷售收入2560萬元,利稅440萬元。
1.2特色經濟方興未艾。依靠豐富的林業資源,鼓勵發展林下經濟,采取林禽、林畜、林蜂、林藥、林菌等模式。目前,在我局所轄施業區內已有林下養雞1000多只、養鹿200多頭、養兔2000多只、蜜蜂養殖戶5家、甘草種植20公頃、人參種植260公頃、木耳培育3公頃。同時,我們還以林場為單位,根據自然條件進行不同種植、養殖項目試驗,其中還魂草、靈芝、蘑菇等初步取得了成功。各種林下經濟經營模式不僅增加了林場職工收入,而且為發展林區替代產業奠定了基礎。
1.3多種經營齊頭并進。目前種植業也是林業收入的主要來源。我們大力提倡現代化的種植模式,打破傳統的“一豆到底”種植方式,采取旱田改水田、多種農作物輪流種植方式,優化種植結構,提高作物單產,增加林農經濟收入。同時鼓勵職工采集松子、榛子、蘑菇、蕨菜等豐富的山產品資源,增加職工收入,每年都有大量的林農加入到采集山產品隊伍中。
2存在主要問題
2.1經濟總量偏小,沒有形成規模優勢。同先進地區相比,林業產業發展明顯滯后,林下經濟產值占林業經濟總產值的比重偏低。食用菌、中草藥和養雞、養豬等一些林區種植養殖項目,還處于小家小戶零星、分散的初始階段,沒有形成產業規模,缺乏市場話語權,導致生產成本高、效益差。
2.2產業項目不多,增收致富門路單一。正常生產經營的產業龍頭只有天佑麻業一家企業,而且剛剛建成投產,帶動能力較弱。叫得響、過得去的林下經濟、庭院經濟還沒有成型,只停留常規項目的盲目發展時期,具有地方特色、能帶動林場職工發家致富的項目寥寥無幾。
2.3資金投入不足,制約產業項目發展。由于所有的信貸資金、自籌資金都用在了林地種植業生產方面,對產業項目的投入很少。僅有的幾戶龍頭企業普遍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導致企業無法擴大生產規模,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發展速度。
2.4科技水平滯后,資源綜合利用率低。重生產、輕科技的問題突出,僅憑過去的老經驗、老辦法來搞林下經濟,不注重引進和吸收先進的生產技術,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致使經營粗放、管理落后,所生產的產品品質差、產量低,在同行業競爭中處于劣勢。有的項目實施時信心十足,往往半路夭折,造成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
2.5職工信心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夠。這些年來,吃林靠林的思想根深蒂固,對林區發展替代產業認識不足,沒有把產業項目和林下經濟提上重要日程,政策扶持、資金支持的力度不大,職工群眾的參與度不高,沒有形成千家萬戶搞產業、萬眾一心抓經濟的良好氛圍。
3發展對策
3.1堅持科學規劃。各林場要在充分考察調研的基礎上,根據當地自然條件、林地資源狀況、發展水平、市場需求等實際,因地制宜地制定林下經濟發展規劃,合理確定林下經濟發展的方向、模式和主要項目,不盲目求新、求奇、求大,盡量減少風險,提高綜合效益。
3.2狠抓典型引帶。科學確定富有當地特色的林下經濟發展項目,每個林場至少要建立一處集中連片或規模較大的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積極培育一批典型戶。通過典型示范,輻射帶動廣大職工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場級領導班子和局機關干部要做發展林下經濟的帶頭人,通過干部示范帶動,形成千家萬戶共同參與林下經濟發展的新局面。
3.3提高科技水平。加強與相關科研院所的聯系與合作,密切與林下經濟先進市縣和林場的關系,聘請行業領域內的專家能人當顧問,加強項目選擇、品種選育、整地栽培、防病治病方面技術指導。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林下經濟學習、培訓活動,集中考察與專項考察相結合,努力引進新品種,掌握新技術,改善產品質量,提高項目的產出率和附加值。
3.4強化政策扶持。積極對上爭取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生產規模大、管理水平高、示范作用強的林下經濟項目。協調銀行貸款和小額信用貸款,采取林權抵押、土地抵押等形式,加大對林下經濟發展的有效信貸投入。承包山地、林地發展林下經濟項目,三年內免收管理費,三年后視項目收益情況,合理確定管理費收取標準。林下經濟新增的林地、土地承包費收入實行局里和林場5:5分成,每個林場每年至少要拿出5公頃林地、耕地做為試驗田,用于特色經濟林和經濟作物種植,進行不同品種、實用技術和栽培模式對比試驗示范,試驗田免收管理費,生產投入和產出收益歸承包人所有。
3.5搞好指導服務。林管局和各林場要充分發揮好指導、協調和服務職能作用,在落實項目、引進技術、強化管理、開拓市場等方面投放主要精力,給予人力、物力、財力支持。對已成形的產業項目,要積極對外進行推介、宣傳和營銷,鼓勵、支持有條件的產業,通過股份、合作等多種所有制形式,組建和創辦包裝、加工和經銷企業或公司,促進產業做大做強。
(作者單位:152300 黑龍江省海倫市雙錄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