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克華 吳錫昌 劉姝 施錦 趙明
根據宜昌市夷陵區農業局《2017年夷陵區糧食作物發展推廣項目實施方案》的要求,我們完成了馬鈴薯-玉米-延秋蔬菜(玉米套種白蘿卜)項目的建設。“馬鈴薯=玉米=延秋蔬菜”高產高效模式示范項目核心示范區面積達到1120畝,示范區玉米、馬鈴薯、蔬菜平均單產分別達到745.8公斤/畝、1420公斤/畝、3000 Kg/畝,項目畝平節本增效300元以上,達到增產增收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項目實施的基本情況
全鄉玉米高產高效項目實施面積5000畝,其中核心示范區為下堡坪鄉的馬宗嶺村和九山村,面積1120畝,參與示范的農戶635戶。馬鈴薯示范品種為中薯5號和鄂薯10號,玉米示范品種為華玉11,白蘿卜示范品種為浙大長白蘿卜。種植模式采取馬鈴薯間作玉米,玉米行間套種蘿卜;種植規格為帶距1.4米左右,壟寬0.4米,馬鈴薯株距0.25米,畝種植密度3800株,玉米株距0.3米左右,畝種植密度3200株左右,蘿卜畝用種2.5公斤。
2.產量情況及效益評價
2.1示范作物的產量情況
馬鈴薯的產量:經田間測產,核心示范區馬鈴薯的平均鮮薯單產1420公斤,最高單產1603公斤,最低單產1210公斤,大中薯率78%。按照習慣五折一的統計口徑馬鈴薯平均畝產284公斤,最高畝產320.6公斤。
玉米的產量:經過田間測產,核心示范區玉米平均畝產745.8公斤,其中最高畝產808公斤,最低畝產686公斤。
蘿卜產品上市在11月中下旬,畝產達3000公斤以上。
2.2經濟效益評價
馬鈴薯:馬鈴薯平均畝產1420公斤,產大中薯1108公斤,按商販入戶收購價每公斤1.2元計算,畝收入1329元,扣除種薯每畝150公斤,投入450元,肥料、農藥投入300元,畝純收入579元。
玉米:平均畝產745.8公斤,按玉米保護價每公斤1.66元計算,畝收入1238元,扣除種子、肥料和農藥的投入465元(種子每畝100元、肥料315元、農藥50元),畝純收入773元。
蘿卜:預計畝產3000公斤,按每公斤0.1元計算,畝收入300元,扣除種子、農藥、肥料的投入150元,畝純收入150元。
以上三作物每畝年純收入為1502元,比單種玉米每畝增收729元,較核心示范區外的一般種植模式畝增收300元以上。
3.主要技術措施
3.1選擇適宜間作套種的品種,建立合理的間套作模式
馬鈴薯選擇植株較矮且熟期較早的中薯5號和莖稈直立、結薯集中的鄂薯10號作為間作品種,玉米則選用莖稈堅硬、抗風力強的華玉11為間套作品種。采取帶距1.4米的間作規格,不影響間套作作物各自的生長空間,保證了各作物均達到各自的最佳生長狀態,確保間套作物的增產豐收。
3.2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施足底肥,合理追肥
馬鈴薯播種時在施足有機肥的基礎上,每畝施馬鈴薯專用復合肥75公斤,出苗時每畝追施10公斤尿素:玉米在施有機肥的基礎上,每畝施玉米專用肥50公斤,五葉期追施苗肥,畝用尿素10公斤,大喇叭口期施穗肥,畝施尿素20公斤;蘿卜不施底肥,齊苗期畝撒施10公斤尿素提苗。以確保各作物在各個生育期均有充足的養料供應,促進平衡生長。
3.3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馬鈴薯于當年2月中旬播種,防止出現凍種,確保出苗率,采用整薯播種,每畝播種密度3800株左右;玉米于4月10日左右為適宜播種期,畝播種3200穴,采取1-2-1的播種模式,缺苗不補、余苗不間,確保有足夠的基本苗和生長整齊度,搭起玉米豐產的架子;蘿卜于8月中旬播種,每畝2.5公斤種子,撒播于玉米行間,通過2—3次間苗,保證畝密度在3000株以上。
3.4搞好各種作物的病蟲害防治和化學調控
馬鈴薯重點是進行化學調控和晚疫病防治,化學調控于馬鈴薯現蕾期(株高40cm)每畝用300ppm多效唑噴霧,控制馬鈴薯莖稈徒長,馬鈴薯疫病防治分別于現蕾期、始花期和盛花期或發病初期施藥,施用藥劑為烯酰嗎啉和烯酰?嘧菌酯,噴藥時做到整株給藥,確保防病效果。玉米重點是搞好玉米螟的防治,施藥時期為玉米大喇叭口期,畝使用阿維?毒死蜱50ml噴于玉米心葉。蘿卜重點是防治小菜蛾和菜白蝶,使用藥劑為蘇云金桿菌,畝用量50克。
3.5嚴格按照農產品安全生產的要求進行糧食高產高效項目的建設,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農產品安全生產技術操作規程使用化學投入品,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和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化肥,確保農產品安全。
4.主要工作措施
4.1明確職責,專人專責
項目實施時,確定下堡坪鄉農技服務中心主任譚克華(農藝師)為項目的責任人,技術負責人為該中心職工吳錫昌(農藝師),其它同志協作。全程負責糧食高產高效項目實施,按照項目要求按質按量將項目各個環節落到實處。
4.2強化考核機制,將項目工作納入年度考核,按照上級業務部門對項目的考核結果對項目責任人進行業務工作年度考核,并與年終兌現掛鉤。確保項目圓滿完成。
4.3強化目標管理,為強化項目管理,“馬鈴薯=玉米=延秋蔬菜”高產高效模式示范項目實行合同管理,與區農技推廣中旬簽定項目實施合同書,明確責任和義務,規范項目建設內容、任務、要求、目標,使項目建設管理合理合法、依規有效。
4.4加強技術培訓和田間指導,為確保項目實施,讓示范區農戶將各項技術措施落實到位,扎實開展技術培訓和發放技術資料,今年培訓農戶600余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200份,在關鍵生育期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示范戶進行田間管理,將各項技術措施落到實處,確保項目實現目標效益。
4.5加強項目資金管理,按照區農業局實施方案的要求,在項目資金使用上嚴格按照項目要求,將資金用到位,嚴格資金使用程序和遵守財經紀律。
4.6組織現場觀摩,搞好模式推廣。玉米成熟期組織全區農技專家、部分中心戶和種糧大戶在糧食高產高效項目的核心示范區進行現場觀摩,向全區推廣糧食高產高效模式,為防范糧食風險和增加農民收入添磚加瓦。
(作者單位:443146 1.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下堡坪鄉農技服務中心; 2.443100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農技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