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湘
摘要: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就業文化的分析,意圖構建適合高職院校發展的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根據調查研究情況,結合學院現有的校園文化開展情況,采取多種方法開發校園文化建設資源,探索“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實施途徑,為特色高職院校的構建積累文化資源。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現高職院校辦學特色。培養高職院校學生良好職業素質,盡量縮小學習與就業之間的距離,為學生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以就業為導向;校園文化
當今社會,我國高職教育發展迅速,在近十年的時間內數量劇增,占據高等院校的一半。但是,校園文化的單調、傳統成了制約高職院校良性發展的絆腳石。所以,構建就業文化就成了當今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一、“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提出背景
校園文化是一種屬于整個社會文化系統的文化,是師生在長期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創建的固定的文化形態,包括精神形態、文化氛圍、物質形態等。校園文化以學校的教育思想、辦學理念、管理制度、歷史積淀為呈現形式。根據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就應以就業為導向,最大程度地融入職業理念、職業操守,滲透職業人文素質,發揚職業人文精神。
“以就業為導向”作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活動的主導思想,對師生的教與學的活動有很大的制約影響。“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是高職院校廣大師生積極推進高職院校高質快速發展的保障,是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途徑,是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積極的就業愿望的教育理念。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為學生順利進入職場打下基礎,為學校的良性發展做出貢獻,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增添光彩。
二、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高職學生文化素養的缺乏。
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相比較其它高等院校大學生來講,生源相對集中在二線城市與鄉鎮、農村。這些學生在中學期間,絕大多數僅只是為高考做準備,接觸的都是應試教育的學習內容,在素質教育方面和泛文化方面的積累較為缺乏。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學生在校期間的時間來加強和完善學生個人的文化素養與職業素養,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就是其中非常有效的一種措施和手段。
2、校園文化宣傳內容的單一。
對受教育者來說,校園文化建設起到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而學校的校園文化宣傳過于集中在文學方面,忽視高職學生的精神訴求。他們渴望獲取更多的就業信息,更喜歡關注職業素養的提升方法,希望更好的在校園文化的浸潤中找到自身所學與未來就業的銜接點。
所以,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必須豐富內容,呈現就業特點,創設一種就業氛圍,以期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職業素養。
三、“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措施。
1、以創建良好的自然環境為依托,加強物質文化建設。
物質文化有較強的直觀性,是一個校園的外在形象。校園布局、建筑裝飾、教學設施、環境衛生等構成了整體物質文化。校園文化建設首先應該以創建良好的自然環境為依托,加強物質文化建設。
物質文化建設要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切合實際,突出就業特色。比如整體規劃要合理科學;布局設計要呈現職業特點;校園環境要潔凈美觀;校園秩序要安靜有序。
2、以開展豐富的學生活動為主體,推進精神文化建設。
(1)加強網站建設,全面展示學生個性特長和教職工的風采。優先選用培養職業技能、宣傳職業文化的稿件。
(2)成立大學生社團,如“篆刻社”,“電影協會”,“心理協會”,“校報通訊社”等,定時開展活動,發揮學生特長的同時也達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例如組建小記者團,既鍛煉學生的口才、勇氣,提高寫作能力,又加強了對校園文化的傳播。小記者的稿件豐富了學院網站內容,讓師生感受美、追尋美,為學院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宣傳這些活動,就是在宣傳以就業為導向的校園文化。
(3)培養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教師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學生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勤奮攻讀,立志成才,整個校園充滿一種濃厚的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這無形中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積極的職業精神。
(4)開展職教大講堂活動,邀請校外專家來校講座,讓學生感受職業理念的洗禮,提高師生的職業素養。
3、以修訂學校的規章制度為契機,強化制度文化建設。
制度是校園文化建設初級階段的產物,是為了保障學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學校應遵循教育規律,依據教育方針和教育法規,圍繞培養高素質技術性技能型人才這個核心,以修訂學校的規章制度為契機,強化制度文化建設。
4、以創建正確的輿論導向為指引,豐富就業文化 建設。
正確輿論導向是一種高級形式的校園文化,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促進其奮發向上,健康成長,還可以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從而創造和諧的就業文化。
高職院校應該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能力為重點,以職業素質的培養為核心,突出技能人才培養特色。因此,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應注重營造一種像企業一樣的技術氛圍,融入了更多職業特征、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人文素質的校園文化。
總之,高職院校不是象牙塔,不能脫離社會的實際辦學。構建和諧的就業文化實際上就要求建設高職校園文化不能單獨進行,而是要與社會各個方面尤其是企業進行文化方面的交流和融合。因此高職院校要實施真正的“校企合作”,構建面向社會、面向企業的高職院校和諧的就業文化。
參考文獻:
[1]姜樂.以就業為導向的民辦高職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以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6-28
[2]梁業勝.試論高職院校和諧就業文化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09-02-11
[3]周翠珍等.高職院校需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校企結合的特色校園文化[J].人才培育,2007-12-20
[4]賈劍鋒.“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J].新西部(理論版),2014-06-20
[5]左佳.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狀況調查報告[J].才智,2014-04-05
[6]劉曉燕.大連職業技術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