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知道,幼兒思維是以具體形象為主的。多媒體作為現代教育技術的一種,它能讓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對幼兒的知識吸納、視覺沖擊、思維提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圍繞如何在幼兒園教學中正確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進行闡述,旨在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幼兒園;多媒體;教學;情境;形象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運算階段的兒童是通過具體的形象開展思維互動的。初入校園的幼兒們,對于一些繁瑣難懂、極具抽象性的事物無法達到清晰的理解程度,而多媒體功能,可以充分地將一些難以表達的東西,清晰直觀地呈現出來,豐富幼兒的知識,刺激幼兒的記憶能力。在教學活動中,借助多媒體設備,吸引幼兒的眼球,調動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積極參與課堂,激發幼兒的大腦潛力。
一、 利用多媒體模擬,優化教學活動情境
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幼兒對世界的懵懂和好奇心,利用多媒體模擬學習內容,以色彩進行視覺沖擊,模擬出直觀的事物,再配以合理的音樂,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望,優化教學活動情境,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根據幼兒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所需要接觸的學習內容,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方案,激發幼兒的感官能力,結合多媒體功能,采取圖畫、視頻、音樂等形式,創設一個清晰、形象的教學環境,簡化一些繁雜難懂的事物,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培養他們的靈活的多種感官能力和創新能力,開拓他們的思維空間,促進幼兒的全方面發展。例如,在進行大班散文詩欣賞《秋天的雨》時,教師可以采取多媒體,將詩中優美的詞句轉化為動人的畫面,配以《秋日的私語》的輕音樂,呈現給幼兒一幅生動的秋景:秋雨落入大地的懷抱,迎面吹來陣陣秋風,帶來了秋天到了的喜訊,菊花高興地盛開了,銀杏和楓葉也換了衣裳,收獲的時節來了……逐步地引導幼兒走進教學活動中,并激勵幼兒積極發言,參與活動。教師還可以以舞蹈和繪畫來開展相應的活動。
二、 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幼兒語言感知力
語言的感知是從幼兒時期就表現出來的一種認知能力。多媒體能夠更好地呈現一個生動形象,極具吸引力的教學環境,能夠促進幼兒的全方面發展,挖掘幼兒的無限潛力,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熱愛和探索。在接觸語言魅力的時候,教師可以充分地采取多媒體教學模式,將文字內容與涵義,清晰直觀地呈現出來。大多數幼兒在感受語言美時,采用的是朗讀的方法,幼兒對事物概念并不完整,因此,教學活動效率難以取得好的成績。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幼兒的語言感知力。例如,在學習《秋天的顏色》的內容時,文字中廣泛的“顏色”涵義會令幼兒進入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處境,無論是教師的講解還是對詞匯模糊的概念,都無法給幼兒一個深刻的知識理解程度,多媒體功能能夠將生澀的文字變為圖畫,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逐步地引導幼兒去理解、去感知。畫面中美麗的秋姑娘、燦爛的菊花、挺拔不屈的松樹、耀眼的楓樹等等,讓幼兒去接觸、去探索一些美妙的詞匯。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還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 利用多媒體展示,營造動態課堂情景
現代教育理論研究認為,課堂是動態的教學,教學是動態過程。每個幼兒所生長的不同環境和不同的處世性格,會讓一個班集體呈現兩極化的局面:活潑好動的幼兒天馬行空,動手能力強;靦腆羞澀的幼兒拿不定主意,處于被動一方,動手能力較弱。在開展繪畫方面的活動時,倘若沒有提供出較多的素材內容,只呈現出幾張簡單的靜態圖,那么,天平將會偏向弱極的幼兒。動手能力弱的幼兒中規中矩,無法激發想象能力,而活潑的幼兒沒有可以激動的地方,會喪失對教學活動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營造出動態課堂情景,豐富幼兒的學習內容,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氛圍。例如,利用多媒體設備開展《圓形變變》的內容——在圓形上畫上幾筆就可以成為不一樣的圖像。首先,教師可以借助一些熟悉的事物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帶領幼兒全身心地投入,積極參與并發言,說出自己地想法,提高教學活動效率。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為幼兒提供了一個生動形象的學習氛圍,刺激幼兒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還可以激勵幼兒表現自己,培養幼兒的全方面發展。
四、 運用多媒體再現,萌發幼兒想象意識
法國作家雨果說:“想象是人類思維中最美麗的翅膀。”幼兒筆下的畫,是幼兒通過自己平時的觀察和感知,結合想象力、創新力而獲得的,這些畫都是幼兒的認知和思維的體現。在傳統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往往以“像不像”來評價幼兒的創作,這成為了扼殺幼兒想象力和創新力的一大兇手。教師需要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運用多媒體再現,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并提供充足的繪畫素材,萌發幼兒的想象意識。例如,小班的《月亮》的繪畫教學活動上,教師可以設置懸念,激勵幼兒的大膽想象:月亮姐姐是什么形狀的呢?接著,播放相應的教材課件:月亮會以月牙的姿態出現,又會以半圓形的模樣出現,又會像一個圓圓的西瓜一樣,千變萬化。再問:月亮姐姐的發型是什么樣的呢?然后,呈現出長發、短發、卷發的月亮姐姐的形象,產生視覺沖擊。以多媒體展示的內容,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新力,并結合自己的認知,創造出獨特的月亮。教師通過這樣的方法,挖掘幼兒的無限想象潛力,并給予一定的表揚,培養學生的想象意識和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多媒體技術不僅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否決了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還給予幼兒一個充足的展示平臺,去創新、大膽想象,并獲得了充分的學習素材,激發了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教師要擅于利用多媒體功能,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情境,引導幼兒去探索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挖掘出豐富的知識寶藏。
參考文獻:
[1]駱海燕.運用多媒體教學第一課時中的“三讀”[J].教學月刊,2015(11).
[2]李躍平.感知,多媒體教學的有效策略[J].中國幼兒教育,2016(08).
[3]侯潤鈺.優化教學效果提高幼兒認知能力[J].新課程(教研版),2015(06).
作者簡介:
季同嚴,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天泉湖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