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有續延伸,它的內容能否有趣又有效?教師能否從兒童的視角出發,精準精心設計適應學生發展的“有滋有味”數學課外作業,讓學生輕松、愉快、深刻地完成作業,達到能發揮、有收獲、得發展的目的呢?通過教學實踐,我嘗試從情趣、操作、提升、綜合四個方面闡述小學數學“情智”作業的有效設計。
關鍵詞:數學;作業;設計
一、 貼近學生、富有情趣
小學生以具象、動作為支撐展開學習活動。好玩是他們的天性。因此,我們可以設計富有趣味和充滿挑戰性的游戲色彩的“情智”數學作業,把知識與情境融合,讓孩子在充滿樂趣中完成數學作業,感受到完成數學作業挺好玩的。
例如在學生學習《混合運算》之后,我安排孩子們回去與爸爸、媽媽或同學一起完成兩道24點數學游戲作業:“3、9、4、8和7、3、5、4。比一比誰算得快?”這個游戲如何算是情智作業呢?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孩子在數學游戲中思考蘊含其中的秘密:“你玩24點贏的法寶是什么?還有絕招嗎?”這個游戲三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生都很喜歡,但隨著年級的成長,孩子使用的“絕招”越來越多,比如高年級的學生用分數求24。在小學中高段,比較適合孩子們在玩中學的游戲主要還有搶18、搶3和7的倍數、魔方、數學讀心術等。
這種情智的游戲作業,有力促進學生運算能力提高,孩子的智力潛能得到充分激發,作業完成得興趣盎然。
二、 走進生活、動手操作
兒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動手操作對孩子們來說是必要更是喜歡的。因此,“情智”數學作業必須結合生活中的素材,在活動中引導孩子把知識應用于實踐,這樣更好地培養孩子的思維靈活性和發散性。
比如,學習“升和毫升”單位,讓孩子回家測量臉盆、高壓鍋、浴缸是多少升,碗可裝多少毫升的水,借助操作活動來初步感受計量單位測量的本質;認識“厘米和分數”后,回家測量一下你的手掌的長度、寬度和胸圍、腰圍。結合這些鮮活的生活素材,將原本單一、冰冷、無趣的數學作業變得富有生命的張力,不僅“新鮮味”濃,數學味更濃。
三、 精心選材、提升思維
我們常發現,將數學信息融入其他生活信息中時,孩子就顯得束手無徹,茫然不知所措。所以精心選擇現實生活中的材料,設計信息量較大的數學情境問題,培養孩子信息的提取能力,這對數學思維分析能力的提升是大有益處的。例如我在教學“小數的大小比較”后,設計這份“情智”數學作業:
下面是一張污損了的60米跑步比賽前三名成績單;
選手張軍李晨王武
成績(秒)13.8412.0113.^9
1. 你能確定冠軍是誰嗎?為什么?
2. 如果王武是亞軍,他的成績可能是多少?為什么?
這樣的數學作業,可比做0.89○0.891這類題目有意思多啦。孩子們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來掌握小數的大小比較,更讓學生在思考十分位上的數可能是“幾”這個區間判斷來培養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同時他們在學習中常會遇到一些用常規思路很難解答而必須通過特殊的思考方法才能解決的習題,這些特殊思考方法對孩子們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它能有力提升數學思維的品質。例如:如下圖:江大爺利用自家大院靠墻的空地用75米長的籬笆圍一個雞圈,這個雞圈的面積有多大?
這份作業很多孩子覺得解答起來有困難。顯而易見,是他們在思考方法上出現了問題,他們的經歷告訴自己梯形的面積計算都是上底與下底的和乘高除以2。這份作業設計的目的就是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使孩子們沖出思維的藩籬,拓展梯形面積公式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運用,為靈活計算梯形的面積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 活學活用、綜合拓展
孩子們完成作業的過程應是以積極的心態嘗試解決新問題,并積極建構新知的過程。“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是體現學生數學思維水平的重要標志。因此,教師設計綜合運用知識才能解決問題的作業給學生完成,對孩子們來說既是一個挑戰,又是一種提升。例如:
新年到了,超市開展百事可樂飲料大促銷活動:原價大瓶10元(1升),小瓶2元(200毫升)。康寧超市:買一大瓶送一小瓶;永輝超市:一律九折;沃爾瑪超市:累計100元,八折優惠。咱們班召開新年晚會,準備為52名同學每人提供200毫升可口可樂,任務由你來完成,你準備怎么購買?
總之,“情智”數學作業設計要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使學生不僅能靈活應用新知,還能打開孩子們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們良好的數學情感,做到以情促思、情理交融,最后愛上學習數學。
參考文獻:
[1]劉善娜.基于童趣心理的探究性數學作業設計策略[J].未來英才,2014.
[2]倪旭荷.優化作業設計:變“要我做”為“我要做”[J].成才之路,2009.
[3]申俊平.怎樣讓數學作業活起來[J].教育教學論壇,2011.
作者簡介:
梅觀應,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