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職院校進行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本文探討了新媒體技術在高職婦產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結果表明,新媒體技術運用在高職婦產科護理教學中,有助于提高護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新媒體技術;高職教學;婦產科護理
《婦產科護理》是高職護理專業的核心必修課,為生命各階段婦女的健康提供服務的一門專業課,其內容包括孕產婦的護理、婦科疾病患者的護理及計劃生育指導。目前大多數醫學院校婦產科護理的教學采用傳統的課堂理論講授法,任務驅動法,案例分析等。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興趣很高,但隨著課程的深入,學生反映內容抽象而且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下降。新媒體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各個領域。所謂新媒體其本質是指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是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之后發展起來的,就是利用數字技術、移動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手機、電腦,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呈現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占比97.5%。7億多“手機族”的生活基本需求,與日益完備的互聯網服務緊密結合。現在的大學生每人都有手機或電腦,幾乎人人都會上網。因此,本文就新媒體技術與高職婦產科護理教學的結合進行了探索。
一、 新媒體技術應用于婦產科護理的教學對象和課程設計
(一) 教學對象
教學對象為樂山職業技術學院護理系2016級1班和2班。隨機1班為觀察組,2班為對照組,兩組分別各40名護生。觀察組護生采用新媒體技術教學模式,對照組護生采用傳統課堂講授教學模式。兩個組由同一位教師授課。兩組護生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二) 課程設計
觀察組護生在全網絡覆蓋的多媒體教室上課。上課前,任課教師將自主學習網站告知學生,內容包括課程簡介、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及考核范圍等。并通過網絡平臺建立微信群,教師在微信群上布置任務。課上教師運用任務或案例導入,并輔以教學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多媒體信息化技術進行講解。教師授課結束后,學生用手機掃碼,在手機上做測試題。教師的手機即時反映出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教師再點評。教師的多媒體課件學生可掃碼用于課后復習。有疑問的也可在微信群上向教師提出。觀察組和試驗組統一進行理論知識考核,教師按照評分標準統一閱卷。使用SPSS19.0分析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t檢驗。
二、 新媒體技術應用于婦產科護理課程的教學結果
在新媒體技術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反映這種教學模式很新穎,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增加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對照組與觀察組的理論考試成績的比較中,觀察組的成績高于對照組。經t檢驗兩組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 新媒體技術應用于婦產科護理課程的討論
現在的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缺乏學習動力和熱情,自主學習能力也相對較差。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來源,而教材往往又比較枯燥乏味,落后于現在的醫學發展。新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之后,其獨有的特點使教學變得更加方便、立體、有趣,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通過計算機模擬演示生動的畫面、美妙的音樂效果,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絡進行學習,這些都是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對于學習中的問題,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網絡自己找到相關的學習資源。也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與教師及學生交流。這樣可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下課前利用手機做測試題,并及時反饋到教師處,能讓教師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再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
新媒體技術在教學中應用,教師的權威性受到了挑戰,教師首先在思想上要接受新媒體技術進入課堂,并且具備較強的教育信息處理能力。同時新媒體技術就像一把雙刃劍,教師不能對其過分地依賴,選擇恰當的媒體和表現形式,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利用新媒體技術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自制力較差,容易受到網絡的多種干擾,如游戲,聊天,視頻,購物等。這就需要教師加強監管及學生的自我約束來提高學習效率。
隨著新媒體技術走入課堂,它會更多地在現代教學中廣泛應用,建立一種不同于傳統教育的體系和平臺。這不僅給高職婦產科護理的教學帶來了挑戰同時也是機遇。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作為教師將在以后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地探索經驗。
參考文獻:
[1]候媛媛.新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以形式與政策課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7,6(2):134-135.
[2]趙燕,王世梅.新媒體技術在現代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改進措施[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3,34(3):78-80.
作者簡介:
祝青,四川省樂山市,樂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