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驗是生物課堂進行探究性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是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教師進行有效教學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實驗課;紀律性;把握;高效性
生物是一門探究性的學科,實驗是生物課堂進行探究性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是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生物課程學習中,實驗是一種比較直觀的教學手段,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枯燥的理論知識和抽象的生物概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所以實驗課是完成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環節。
然而,由于各種原因,實驗課往往會出現種種紀律問題:學生會特別興奮,交頭接耳、講廢話、打鬧嬉戲、把實驗器材當玩具,有的甚至破壞實驗器材。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教師進行有效教學的重要保證,學生的不良行為不僅影響教師教學的實施,還影響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紀律性,使學生在實驗課上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就需要教師做出相應的措施,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一、 建立規章制度
(1) 教師應提醒學生在實驗開始前不得自行擺弄實驗器材;實驗中應愛護器材、不隨意破壞;按實驗要求進行操作,注意安全;并在實驗結束后整理器材和桌面,保持環境衛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當教師嚴肅提出這些要求時,大多數同學都會正視自己的態度,收斂自己的不良行為。
(2) 教師必須嚴格指出,在課堂上不能隨意走動,隨便聊天講話。可有很多學生還是會不自覺的破壞課堂紀律。由于學生太多,教師不一定管得過來,這時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例如將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之中進行任務的分配,選出小組長、操作員、記錄員等,讓小組長管理好自己小組的每一位成員,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老師,這樣就能讓學生幫助教師管理紀律。因為分工明確,還有利于實驗的順利進行。同時,明確的分組還能便于教師查出哪些學生存在損壞儀器的行為,及時教育學生。讓學生明白損壞儀器、破壞公物是要承擔責任的。
(3) 在開展實驗前必須先讓學生學會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比如我們如何制定實施實驗,如何進行記錄、書寫實驗報告;如何正確使用各種儀器;如何通過觀察現象得出正確的結論等。讓學生樹立嚴肅的實驗態度,學會科學的實驗方法。明確實驗課的重要性、嚴謹性,而不是“玩”的輕松課,這樣才能讓實驗更加順利的開展,避免許多破壞紀律的情況出現。
二、 明確實驗過程
學生出現紀律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在實驗課堂上不知道要做什么、不知道實驗如何操作、不知道為什么要做這個實驗,有的甚至不清楚要做什么實驗。所以在進行實驗之前,必須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了解實驗如何設計、操作;通過什么現象,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小組分工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學生在這堂課上才能有目的、有方向性,才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而不會出現因為無所事事而破壞課堂紀律、損壞儀器的現象。
例如,在進行“探究水溫變化對金魚呼吸次數的影響”這個實驗時,好多同學都不知道怎么設計;有的設計出實驗了,也會忽略許多細節。比如不清楚要將魚取出才能調節水溫;記錄呼吸次數時,金魚還沒穩定就開始計數,把鰓蓋的一開一合計為兩次呼吸等。不知道互相協作完成實驗,在整個實驗過程都手忙腳亂,課堂氛圍亂糟糟。如果教師在實驗開始前就引導學生注意這些細節,學生的這個實驗就會進行得更加順利,就不會出現相關的紀律問題。
三、 改變傳統觀念
實驗課難上,其原因有一部分是師生傳統觀念引起的,其中最主要是對實驗的不重視。生物作為考查科目,在學生的心中是可有可無的,這主要一部分原因還是教師自己導致的,平時的不重視,教師上課的不投入,使學生一開始就將生物課定義為“輕松課”,玩玩就行,考不好也無所謂。很多教師也有教不教得好都無關緊要的心理。在這種氛圍下,實驗課就被放棄了,教師覺得上得累,還不如不上效果好,以探究性為主的生物課變成了純理論課。很多學生幾年才上一次實驗室,有的甚至從沒去過,實驗課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神秘的。當他們難得有機會進去的時候,就變得異常興奮,什么都感興趣,什么儀器都想摸摸、玩玩,教師根本就無法壓制這種興奮,實驗課就會變得更亂,老師上得也更累。如此惡性循環,實驗課效果越來越差,教師也越來越不想上實驗課。
所以要想實驗課能順利開展,必須先轉變師生的觀念。首要條件是加強師生對生物的重視,這少不了學校和教師的共同努力,讓學生意識到生物課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認知和學習態度,從而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另一方面,如果實驗課能按要求正常進行,變成常規課,讓學生經常接觸實驗室,這種興奮感自然會降低,課堂氛圍也會逐步好起來。在教學中,我曾經嘗試過,讓學生的每一節生物課,不管有沒有實驗,都在實驗室進行。開頭的時候,學生很興奮,總忍不住要說說話、做做小動作、感興趣的東摸西摸。時間一長就習慣了,在他們心中,實驗室就是教室,甚至由于實驗室特殊的分組學習,反而加強了他們團隊協作,互相幫助的能力。
四、 加強學習興趣
生物相比講解性強的語文數學等課程還是有優勢的,生物的知識點更多面,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如果能更好的引導,學生的探究性和創造力是無窮的,我們可以通過操作性較強的實驗課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生物實驗可以向學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認識,生動的實驗比枯燥的講解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比如:在講授細胞結構的時候,直接告訴學生細胞是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結構組成的,大多數學生是不愿意聽的,即使聽了,要記住也是非常難的。如果讓學生用顯微鏡自己去觀察動、植物細胞,學生就會非常感興趣。他們會好奇,細胞到底長什么樣,會帶著疑問去仔細觀察,動、植物細胞的區別也很容易比較出來。這種學習就比較生動、形象,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興趣來了,學生就會更投入,更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喜悅,課堂紀律問題也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
當然,我們可以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反思,來優化我們的實驗課堂,真正讓實驗課在生物教學中發揮它不可替代的作用。鍛煉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從而保證課堂的高效性。
作者簡介:金雪芬,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吳中區臨湖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