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華
摘 要: 社會在進步,經濟水平顯著提升,科學技術發展神速,隨大數據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互聯網時代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人們的閱讀方式也隨之變化著,由傳統的公共圖書閱讀轉變為網絡閱讀,盡管公共閱讀方式更為便利和快捷,但是也伴隨著許多發展中的問題,本文通過研究分析新時期公共圖書閱讀所面臨的系列問題,對微信微博等公共平臺進行探究,尋求適合讀者閱讀的方式,并進一步對互聯網時代下公共圖書館發展運營方式,進行系統分析,以期為讀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互聯網時代;讀者服務;圖書館;創新策略
1 前言
隨著社會的大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值此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微時代”的到來使得信息共享成為社會發展趨勢,其中最明顯的表現在于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信息更新及時,覆蓋范疇廣,能夠實現視屏、音頻、文字圖片的一體化,使讀者接受的信息更為生動形象。 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大量用戶對時間的把握更加緊湊,用戶需求的信息需要及時更新,這種現狀情況造成了網絡信息內容不完整、出現碎片化以及多樣化的問題,因此為了真正做到資源共享, 應實現圖書館的“微時代”智能生活目標,為讀者們真正創造一個智能化、系統化的圖書館閱讀環境。
2 “微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面臨的困境
2.1 讀者到館率和館藏利用率低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社會不斷改革創新,科學技術也越來越發達,在此過程中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就會受到制約。傳統意義上的公共圖書館經營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于社會的發展以及讀者對知識的需求,智能電子和數字媒體的出現逐步淘汰了傳統的公共圖書推廣模式,因此應及時發展新的管理方式,使公共圖書管理服務更加符合社會的發展和讀者的需求。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網絡對當代公共圖書館管理的沖擊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所以要想提高公共圖書館讀者的閱讀率和館藏利用率,必須加大人力物力的支持,全面推廣閱讀宣傳工作,雖然國家也在做一系列發展的措施,但是效果仍不盡人意,存在一系列需要改進的問題。所以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是全社會必須重視的問題,通過各種宣傳渠道,對讀者進行有效的宣傳,從而提高讀者對公共圖書館的閱讀率和到館率。
2.2 公共交流平臺薄弱,讀者服務效果差
公共圖書館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支持,離不開人們相互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但是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公共交流平臺,其自身是非功利性的,通過與不同的讀者進行交流溝通來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可是在這過程中,因為受到互聯網的沖擊,使得公共圖書館在管理模式上出現問題,讀者進行交流的時候還要考慮各種問題,這就局限了人們的交流方式。即使公共圖書館每年都會舉辦大量的活動,但是這種活動吸引不了讀者,長期以往,舉辦活動的主辦方僅僅為了完成任務,在活動內容和質量上把關不夠嚴格,導致大量的閱讀活動達不到預期效果,讀者難以與圖書館系統進行溝通,更別說服務于讀者,滿足讀者的一切需求了。
3 “微時代”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改進策略
3.1 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拓展服務方式和服務空間
3.1.1 加快完成圖書館微信官方認證,加強對微信公眾號的重視
圖書館在發展過程中應以服務做為支撐,要將服務納入自己的發展戰略中,而互聯網時代下,微信公眾號的迅速崛起可以為圖書館服務體系提供新的途徑,圖書公眾號可以使讀者在了解自己喜歡的知識,進而提高讀者對圖書館的認可度以及到館率,讀者在公眾號上進行圖書閱讀,資料文獻查閱,這都會對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奠定基礎。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實行認證,可以更好地聯系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關系。圖書館作為閱讀的前沿陣地,通過閱讀來提升國民思想,所以要與時俱進,更新管理技術,基礎新媒體并利用好,這種才能使圖書館的運營得到更好的發展。所以圖書館在發展中必須依賴良好的服務作為基礎,推出更新活動,吸引讀者,使與圖書館相衍生出來的產品能夠運行,提高線上線下參與度,實時更新技術,為微信公眾號的服建立良好的基礎設施。
3.1.2 強化微信訂閱號的內容管理,提升內容質量
微信公眾號在內容推送上一定要立足于讀者角度,做出自己的特色,只有優質的內容才能吸引更多的讀者關注,所以要提高微信訂閱號推送的內容質量,加強運營管理,把微信公眾號建設成一個服務讀者,宣傳圖書館的公共平臺。
3.2 基于微博平臺,設置“微話題”延伸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
3.2.1 注重精品內容分享模式
“微話題”的設置是一個吸引讀者的方式,是根據圖書館自身的個性特點進行設置的,但是這樣的話題設置必須和微博話題有所區別,才能在廣大讀者面前展示深厚的魅力,與讀者之間建立互動的關系。在推廣閱讀中,一定要重視主題的設置,將讀者的語言文字圍繞主題展開。通過不同階層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服務方式,根據不同的消費群體,通過整合數據資源,以達到更好的發展。要深度了解讀者閱讀偏好,最后確定推廣對象和推廣內容,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在現階段,年輕人們喜歡追趕潮流,可以把 “微話題”設置網絡用語,比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腹有詩書氣自華”等,從參與話題的方式來激發讀者內心的渴望,挖掘出他們閱讀的情感。
3.2.2 注重同邊網絡效應和跨邊網絡效應
在圖書館發展過程中,到館率是檢驗一個圖書館是否深受讀者喜愛的標準,而其中的持證閱覽更是統計到館人數的基礎,持證讀者越多,說明到館人數就越多,進而無形中加快了讀者交流的速度,閱讀人數和閱讀量大幅增加,人氣也就旺盛,更加適合開展各項活動。所以圖書館可以利用有效的網絡效應,是讀者參與所舉辦的活動,吸引他們的到來,最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對圖書館的發展做基礎。加強線上線下閱讀推廣活動,開展各項讀者喜歡的講座論壇,以來吸引新的群體走進圖書館進行閱讀,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對自身的思想進行提高,這就是網絡效應。
3.3 實踐中的創新管理模式
我館現階段已經取消了卡式借還服務模式,已改用指紋借還模式,只要關注我館公眾號就可全方位瀏覽我館的館藏,能夠實現預約借還圖書及續借圖書等等。另外,我們圖書館已與新華書店,春曉圖書城等共同合作,為讀者創辦了“你選書,我買單”的活動,讀者能夠在書商提供的新書中借書,我館可將該圖書作為館藏,截止年底再與書商清點結賬。我館還與作家協會,詩書畫協會等多個工作室合作,定期不定期的舉辦讀書會,組織“走進圖書館,悅讀越快樂”等讀書活動,積極舉辦書畫展和攝影展等等。這些創新的管理模式實現了我館在發展上的與時俱進。
4結束語
圖書館的發展要與時俱進,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發展自媒體宣傳渠道,利用傳統模式模式進行管理的同時,也要創新新的管理模式,吸引讀者和新興群體,幫助讀者們走進圖書館,利用“微時代”媒介與讀者進行溝通,這是新時代圖書館發展不可或缺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公共交流平臺:公共圖書館服務新模式[J].方家忠.圖書館論壇. 2015(12).
[2]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微話題”設置研究[J]. 郭文玲.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15(10).
[3]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傳播影響力研究[J].王海燕.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15(09).
[4]“微”時代:表現、特征及傳統媒體的著力點——以紙媒體為例[J]. 杜建華. 新聞大學. 2015(02).
[5]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探索與創新——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為例[J].吳昊.圖書館論壇.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