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從各個方面改變了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者的行政管理和服務的工作方式。在大數據環境下,如何提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績效水準仍然是一項具有挑戰的巨大工程。本文通過分析學生事務管理中“大數據”的作用,討論了科技發展對學生事務產生的影響,探究出新時期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應對對策。
關鍵詞:大數據;學生事務管理; 研究
隨著人們對高等教育作用研究的日益增多,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也愈來愈受到重視。對于高校學生事務項目及服務管理的工作人員,其職能已從教師的輔助性職能發展成為高等教育機構中專門的管理職能部門[1]。該部門主要通過開展學生思想教育、校園活動、學生經濟資助、評獎評優、招生就業、職業規劃、宿舍管理、心理咨詢、新生輔導教育、健康安全等各條塊的工作,幫助學生在思想、身體、性格等方面的學習和個人的發展中發揮促進作用。近些年來,在大數據時代環境的推動下,科學技術正以空前的速度不斷發展[2]。由于高校各項事務管理工作與網絡科技密切相關,對于學生事務管理者來說,在大數據環境下,科技管理仍是一項持續的、具有挑戰的巨大工程。
1 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中 “大數據”的作用
在信息社會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大數據”已成為現代科技的時髦詞匯被人們逐漸熟知。目前,“大數據”正由現代科技技術變為一項可增值產業,影響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戰略意義也日益凸顯。面對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也必須順勢而為,把握住機遇和挑戰,有效利用好大數據資源,在服務學生的健康成長中發揮積極作用。
1.1 廣泛性
大數據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伴隨著網絡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在網絡時代,高校大學生的各類信息也處在不斷的變化中。面對學生事務管理工作龐大的數據規模,學生工作人員要全面化分析信息數據背后的利用價值。從宏觀角度看,大數據具有廣泛性特征,例如在學生管理中,學生學業與學籍的管理、學生的宿舍管理、學生的信息管理(基本個人信息、心理檔案、貧困生檔案、獎懲檔案等)、學生第二課堂活動記錄、學生就業創業信息等等[3],在貼近學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數據分析已經展現出其高效、復雜、廣泛的特性,在學生事務管理的各條塊中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2 客觀性
在數字信息領域,樣本數據的收集過程往往是由網絡技術平臺自動完成的,這種方式與傳統的發放問卷作答、個體輔導、交流談話等不同,可以大大減少外界因素和個體心理壓力對需要樣本結果的干擾。如:在校學生第二課堂活動中,基于網絡平臺打造的高校學生第二課堂成績單可以全面及時地記錄學生在校四年課外活動的所有軌跡,客觀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興趣特長等情況。第二課堂成績單的大數據為學生有針對性地提升就業能力給出客觀指導,同時為用人單位招聘提供客觀參考,相對地保證了數據的純潔性。大數據時代,數據信息可以在客觀條件下還原學生的真實情況,保證所需信息的真實性與客觀性。
1.3 高效性
大數據時代,數據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斷提升,高效的數據利用率也成為學生事務管理工作者的又一個挑戰。在學生事務管理中,及時高效地搜集到學生管理的信息對學工人員科學開展工作提供保障。例如:及時有效地學生課程教學反饋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大數據技術可以有效縮短面對數據變化時所產生的反應時間和應對速度,可以高效地掌握事務動態和發展趨勢[4]。例如:開展學生動態的網上問卷,能夠快速地制定個性化的調查表,憑借巨大的學生網民數,大大節省或避免打印、分發、回收問卷的時間,保證了數據的失效性,提高了數據的利用價值。
1.4 精準性
與傳統的小時代所關注的純數字信息不同,大數據的內容包括海量的數據和復雜的類型數據[5]。“大數據”因其具備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海量的數據儲備,面對多元、復雜的學生工作碎片化信息,能在數據的類型、數據的整理收集、數據的全面性及時效性等方面做出改進,提高了數據運用的準確性,使學生事務項目管理者能在第一時間獲取學生的各方面信息,實現學生信息獲取的全過程、多角度和全方位,為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決策提供更準確的支撐,使工作開展有的放矢。
2 大數據環境下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探索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從各個方面改變了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者的行政管理和服務的方式,對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從信息系統建設、專業人才培訓、技術安全保障及個體需求等方面分析了高校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2.1 加大信息系統建設投入,建設智慧校園
在大數據時代,高校具有足夠的數據樣本,但在學生事務管理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數據指出了問題,學校缺乏繼續分析的能力,無法處理數據各種形式的運用,失去了數據的真正價值。加大網站的軟硬件建設投入,引進大數據信息化網絡平臺,通過現代技術手段進行處理數據來逐步建立決策支持系統,目前,不少高校已成立數據分析與共享平臺,為大學生管理科學化提供保障。如:高校在現有各部門學生信息管理數據庫的基礎上, 搭建學生大數據庫,通過進行系統整合、平臺升級、信息共享等, 促進大數據的融合創新。
2.2 強化專業學習,提高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專業性
面對科學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培養充足專業高效的大數據管理、分析和應用的技術性人才,已成為高校面臨的一大挑戰 。在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學生的事務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管理方式方法陳舊單一,信息時代思維僵化保守,大數據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落后等諸多問題。因此,高校應做好師生數據思維的教育培訓和相關技術的普及運用[6]。學生事務管理工作者要不斷適應大數據時代的變化,樹立大數據的思維方式,不斷創新,主動學習,及時調整,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個體的發展。此外,大學作為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 應加強大數據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培養專業人才,既培養大數據應用技術平臺開發的專業性人才,也要培養能利用數據與學生管理工作相結合,將數據分析結果轉化為工作實效的專家。
2.3 強化安全意識,保護數據信息隱私
大數據具有廣泛的傳播性,高校師生的數據樣本來源相對集中、豐富和全面,其有效增值的價值性已成為數據信息快速傳播的動力之一。在大數據的應用研究過程中,高校管理如何保護好涉及到學校師生隱私的數據信息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保護信息隱私已成為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中應用大數據管理時的第一要務。高校可以通過透明學生信息被采集的方式和使用目的,以獲得學生的理解和支持。同時,校方還要不斷加強信息系統安全防護措施,完善信息保密政策,確保信息數據安全,謹防數據外泄,師生隱私受到侵犯。在學生事務管理中,大數據的有效存儲、備份和使用,對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不斷提出更新更嚴的要求。
2.4 重視情感交流,高科技與高情感并駕齊驅
學生事務管理工作者在構建網絡辦公環境的時候往往會首先考慮到網絡管理程序的設計開發,如:學生事務在線網等。在開發與學生事務相關的學校行政系統時一定要考慮到在投入高科技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交流情感的作用。設計復雜的學生事務管理系統時,不能為了程序設計和管理者操作的方便而減少甚至是取消了與學生的面對面交流。在大數據環境下,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是一個線上線下復雜的有機整體,必須要統籌協作,謹防網絡成為學生事務管理工作者的桎梏,重視科技與情感的并駕齊驅,讓機械的數據分析更有“人情味”。
3 結語
毫無疑問,當今時代大數據不僅帶來了科技技術的變革,而且帶來了思維模式的變革和管理方式的變革。大數據時代的快速發展催促著學生事務管理經驗主義者要不斷地突破傳統工作模式 ,加強專業領域的學習,緊跟時代步伐,貼近學生需求,創新管理模式。未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會在大數據挖掘與分析、高校管理與創新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
參考文獻
[1]殷雄.輔導員”教育、管理、服務”三項職能關系初探[J].教育,2016(8):00254-00254.
[2] 楊英. 大數據時代下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的校園人文環境平臺建設的現狀[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2):433.
[3] 車毅光 , 吳旭生. 分析大數據背景下學籍信息管理工作[J].科研, 2016(7): 00102-00103.
[4] 周揚.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轉型的思考[J].高校后勤究,2017(4):71-73.
[5] 陸璟.大數據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3(9):5-8.
[6] 萬靜. 大數據:大學變革的機遇[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 (4) :67-71.
作者簡介
王靜(1987-),女,江蘇南通,淮海工學院海洋學院團委書記,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