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美揚 田浩
摘 要:文章在總結浙江省交通環境監測網絡試點工程項目建設的基礎上,凝練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特色與亮點,深入剖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以期為省級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試點工程項目實施提供參考意見,指導全國交通運輸行業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為水利、漁業等行業環境監測網建設提供可借鑒的思路。
關鍵詞: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絡建設;試點工程
中圖分類號:U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16-0137-02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ilot project of traff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network in Zhe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ligh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vincial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network pilot project,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network, for water conservancy, fisheries and other industrie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network construction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deas.
Keywords: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network construction; pilot project
1 概述
《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到“十二五”末,初步形成“布局科學、層次合理的行業節能環保監測網絡,初步形成運行規范的全國交通運輸環保統計和公報制度,全面開展交通運輸節能和環保監測工作”。期間,全國有20多個省份獲批省級交通環境監測網絡試點工程項目,并陸續啟動試點工程建設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國僅有30%左右的試點項目完成建設任務。因此,梳理總結浙江省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絡試點工程項目實施要點,分享“浙江經驗”,對全國交通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 建設內容
根據交通運輸部交規劃發〔2013〕559號文和省交通運輸廳浙交復〔2013〕149號文批復,浙江省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絡試點工程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浙江省交通運輸環境監測中心站建設、浙江省交通運輸環境監測分站建設、交通環境在線監測點建設、交通環境監測信息平臺建設、高速公路生態修復監測帶建設等五大塊內容。
3 建設規模
浙江省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絡建設試點工程項目總投資3067.18萬元,其中,設備類預算2350.7萬元,占總投資的76.6%,辦公及實驗用具預算150.2萬元,占總投資的4.9%,建筑安裝工程費為225.89萬元,占總投資的7.4%,工程建設的其他費用為340.39萬元,占總投資的11.1%。整個試點工程項目添置設備、器具、用具等290臺(套)左右。
4 特色與亮點
2014年4月,試點工程建設準備工作正式啟動,經前期調研、實驗室裝修設計、設備選型論證、進口設備專家咨詢、現場安裝調試和試運行等系列工作,于2016年10月底完成項目的竣工驗收?,F將本項目的特色與亮點凝練如下:
4.1 運轉機制創新-合資成立交科環境公司
為了更好地保障試點工程項目建設成效,在沒有行業政策優勢的情況下,創新運轉機制,前期與省環科院合資成立交科環境公司,與中心站一門兩牌,合署辦公,以爭取在短時間內獲得項目合作、隊伍鍛煉和技術支持,為監測中心技術力量的快速提升提供了堅強的后盾。同時,以省環科院為紐帶,與省環境監測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監測數據互認、科研互助、資源共享等方面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
4.2 共享機制創新-環保數據接口標準化
試點工程項目中的交通環境信息平臺在開發過程中,特別重視數據接口的兼容性,預留端口不僅可將數據上傳至交通運輸部交通環境監測信息平臺,還可與浙江省環境監測信息中心無縫對接。通過交通環保信息共享平臺的搭建,建立了統一的交通環保數據共享與交換標準(格式標準、傳輸標準、接口標準、集成標準等),建立了統一的環境數據編碼體系,建立了中間件(消息中間件、報表中間件、GIS中間件等)以及數據服務接口、數據分析與發布接口,全方位踐行交通環保數據的共享共聯機制。
4.3 監測手段創新-可移動式在線監測系統
本項目在傳統站點建設的基礎上,在全國交通運輸行業首家配置了1套可移動式空氣在線監測系統和1套可移動式水質在線監測系統??梢苿邮皆诰€監測系統形式更加靈活輕便,占地面積更少,可應用于港區、收費站、服務區、施工營地及其他重要監測部位等空氣環境質量和污水排放監測,更加適合安放于隧道內部合適區域,從而更加準確地監測隧道內空氣質量參數,為隧道內空氣質量在線實時監測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4.4 監測領域拓展-高速公路生態修復監測帶
高速公路生態修復監測帶建設在國內交通運輸行業尚屬首例。該監測帶由6個監測點組成,每個監測點配置水土流失、土壤水份溫度鹽份、ET0蒸發蒸散、土壤根系生長和植物冠層分析等在線監測系統,通過氣象參數、土壤理化指標、水土流失等基本參數的實時監測,以及植物生長、土壤質量等特征指標的跟蹤監測,可實現邊坡生態修復成效和污染程度的全方位診斷,初步判斷邊坡生態修復的適宜性,指導邊坡生態修復的設計、施工與養護,提高邊坡生態修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存在的問題
(1)立項前期工作不充分。體現在實驗室儀器設備配置功能考慮不足、部分配置落后的儀器設備未進行選型調整、部分在線監測設備未考慮監測對象的特殊性,導致項目實施過程中部分儀器設備存在閑置浪費、選型變更等問題,還存在個別在線監測點位與環保系統重復設點等問題。(2)在線點建設溝通協調難度大。本項目在線站點選擇的是紹諸高速、黃鶴山隧道和寧波鎮海港區化工碼頭,選擇的點位代表性較強,但僅僅緊靠項目承建單位自行推動,實施協調難度較大,尤其是寧波鎮?;ごa頭協調費時較長,征地審批無法推動,最終以租賃站房形式完成水站的建設工作。(3)監測網絡體系未形成規模效應。試點工程項目完成了省級交通環境監測中心站等主骨架的建設,交通環境監測網絡體系雖然初步形成,但是在線監測點位的數量遠遠無法滿足行業的環境監測需求,無法說清楚交通運輸行業的環境污染貢獻值,規模效益尚未形成。(4)行業環境監測能力較為薄弱。通過試點工程項目的實施,雖然基本具備交通環境監測能力,但與環保系統的監測站相比,仍然存在監測人員技術能力不足、監測手段落后、質量保證體系不完善等問題,交通建設項目施工期和運營期環境監測、環境監理、環保統計等基礎工作依然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行業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推動。
6 措施與建議
(1)啟動省級交通環保規劃,完善交通環境監測網絡體系。盡快發布實施《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絡總體規劃》,明確交通環境監測規劃范圍和目標、布局方案與規模、保障措施與實施效果,在試點工程項目實施的基礎上,加快省級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建設,為加快行業環境監測工作快速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2)做好規劃實施的前期工作,加強選點布局的科學性。在全省交通環境監測網規劃實施選點過程中既要考慮監測點位代表性和合理性,更要考慮監測布點的實際可操作性。應在條件成熟區域布點,并且適當控制監測網布局規模,以盡可能小的布局概全全省的公路水路環境影響狀況。同時應與環保、海洋等部門的環境監測點位錯位發展、交叉布局,及時關注環保、海洋等部門對交通環境監測布點的需求,最終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共享。(3)逐步健全環保管理體系,保障試點工程建設實施成效。制定浙江省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管理辦法,明確行業中心站機構職責、監測經費出處、監測管理要求等規范性內容,建立環境監測數據和環保統計數據填報與分析通報機制,建立污染源統計與排查管理機制,制定各類監測與環保有關的行業標準,為交通環境監測網規劃實施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強化試點工程項目的實施效果,切實發揮試點工程建設的示范成效。(4)加強人員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行業監測技術水平。選派人員參加交通系統和環保系統組織的環境監測上崗證、實驗室質量保證、在線監測運維等專業技能培訓,及時了解環境保護相關的最新政策法規和交通環保工作的最新動態,積極掌握行業環境監測有關的專業技能,不斷提升試點工程項目的運行維護質量,完善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絡體系的建設水平,增強交通運輸行業環境保護工作成效,促進交通運輸行業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浙江省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絡試點工程項目是以中心站建設為核心,以分站升級和在線監測站點建設為骨架,以交通環境信息平臺為支撐,以生態監測修復帶建設為亮點的行業環境監測網絡,其建設規模在全國交通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具有顯著的工程特色和示范亮點,為全省乃至全國交通運輸行業環境監測網絡的建設奠定良好的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交規劃發[2012]18號.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環境保護“十二五”發展規劃[Z].
[2]何霞,汪齊,柳海波,等.湖北省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交通節能與環保,2013,5:57-60.
[3]趙兵.交通運輸行業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討[J].山西交通科技,2013,2(2):63-65.
[4]王渭萍,李曉寶.江西省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絡建設試點工程方案設計[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4,11: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