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勁峰
摘 要:創(chuàng)新是時代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在新時期背景下,尤其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背景下,作為高校,為了給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提供支撐,加強高校圖書館建設已成為當務之急。而高校的圖書情報信息服務工作,又是整個圖書館建設的重點所。在新時期背景下,應對這一服務工作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本文從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入手,對現狀進行了簡要概述,提出了幾點創(chuàng)新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高校;圖書情報信息服務工作;創(chuàng)新
在高校發(fā)展中,圖書館作為最為基礎的設施,但是其給教育和科研帶來了無可比擬的作用。所以加強高校圖書館的建設,就必須將高校圖書情報信息服務工作的創(chuàng)新作為著力點。這是因為當前很多高校在高校圖書情報信息服務工作中還存在服務方式單一化、思想理念落后化的特點,導致難以適應新時期的新需求。尤其是高校的大學生目前以00后為主,其服務需求更強,高校的科研內容、范圍更廣,也需要加強對其的創(chuàng)新。
1.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分析
加強高校圖書情報信息服務工作的創(chuàng)新,不僅能為高校的教育和科研提供重要的支撐,而且還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發(fā)展,更好滿足現代學生的求知需求,并為之提供強大的人性化、個性化和便捷化的保障。尤其是在當前的網絡信息時代,高校圖書情報信息分析在工作環(huán)境上發(fā)生巨變,在教育、科研中所需的信息資源更多。所以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建立了數字化圖書館,基于學生的多元化需求,為學生提供電子信息資源。因此,不管是滿足教育、科研需求,還是滿足學生對信息資源的多元化需求,都需要我們切實注重高校圖書情報信息服務工作的創(chuàng)新[1]。
2.創(chuàng)新中暴露的問題
近年來,雖然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注重高校圖書情報信息服務工作的創(chuàng)新,但是在具體的創(chuàng)新過程中,還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zhàn),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服務方式方面的問題
一些高校在提供圖書情報服務時,由于采取的服務方式較為傳統(tǒng),與現實所需的服務方式存在較大的差距,所以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加強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從而更好地為教育和科研提供良好的服務。但是在這一創(chuàng)新過程中,由于在情報服務上注重的是傳統(tǒng)的信息服務,而在服務方式上就具有較強的單一性,將服務內容局限在借閱和查詢圖書等方面的基礎性服務工作,往往忽視師生在信息方面的個性化需求,使其提供的信息支撐難以滿足實際需求,這樣就會導致服務效果下降,極大的了影響了師生科研工作的開展。而且其服務對象往往只有本校的師生,很多對外開放,使得其服務方式較為單一,工作現狀較為僵化,導致其應有的作用被弱化。
2.2服務理念方面的問題
在目前的全媒體時代,網絡信息呈現了爆炸式的發(fā)展,所以在高校圖書情報信息服務理念上也必須得到相應的更新和完善,才能促進服務質量的提升。而就當前來看,很多圖書情報工作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尤其是在服務理念上較為落后,難以做到與時俱進,導致服務工作實際效果受到的影響較多,加上一些服務人員自身的晉升空間不大,地位低下,待遇差等,也會導致其工作的積極性下降,很難吸引高素質人才。這主要是因為高校在這方面的人才體系建設不完善,使得服務人員難以認識到自身工作的作用,在服務理念上存在偏差,在服務方法上存在不足,使得服務工作在作用被弱化。
2.3服務意識方面的問題
良好的服務意識是確保高校圖書情報信息服務工作創(chuàng)新成效提升的根本性前提,但是就當前來看,由于在服務環(huán)境上發(fā)生了巨變,需要采取基于讀者導向的服務理念,所以服務人員必須在思想認識上有所轉變,提升自身的主動服務意識。但是就實際而言,一些服務人員自身在服務意識上仍較為淡薄,處于被動服務狀態(tài),使得服務工作難以高效實施。這主要是由于其能力不足,服務意識欠缺,使得服務工作難以高效實施,加上服務工作缺乏全面性,更多的是注重藏書量的提升,而在圖書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上則相對不足,影響了圖書情報信息作用的發(fā)揮[2]。
3.創(chuàng)新對策分析
針對目前在高校圖書情報信息服務工作創(chuàng)新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需要我們切實注重以下工作的開展,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時期下的高校圖書情報信息服務工作的需要。
3.1強化圖書情報資源利用與服務方式的創(chuàng)新
由于很多高校雖然有著豐富的館藏資源,但是在其利用率低下方面的問題尚未解決的今天,為促進館藏資源高效地利用,盡可能地將文獻資源應有的價值有效的提升,才能更好地促進服務方式的優(yōu)化和完善。在這一過程中,首先應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進行提供圖書情報清洗服務,才能更好地適應當前在資源方面的增長需求,并加強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著力構建具有校園特色的圖書情報信息服務體系,切實注重服務渠道的兔子哦啊紅和優(yōu)化,才能更好地確保情報信息服務更具有實用性,具體而言,可以采取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官方網站等諸多新媒體平臺,為讀者提供線上線下的一體化服務。其次是在這一基礎上,切實注重傳統(tǒng)服務理念的轉變,著力促進高校圖書館的對外開放程度,尤其是要擴大其向社會開放的方式和力度,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資源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升,進而更好地為不同類型的讀者提供服務,為不同的社會人群提供需求,尤其是要加強與各大高校之間的信息共享,盡可能地服務內容的拓展和完善,促進自動化、數字化和信息化圖書情報服務水平的提升,尤其是要在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進程中,切實加強個性化服務的體驗。一般而言,除了官網外,還應成立相應的APP和微信小程序,這樣就能更好地便利地提供服務。最后,針對采用的服務方式,定期加強對讀者的調研,加強與讀者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多的問卷和讀者的真實想法,這樣才能更好地針對性的加強對其的改進,促進服務方式創(chuàng)新的持續(xù)性和有效性。
3.2基于需求強化服務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完善
服務的創(chuàng)新離不開人才的支持,所以為了更好地在高校提供現代化的圖書情報服務,就需要在人才方面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加強現有人才培育的同時,還要加強人才的引進,切實強化對其的在薪資待遇和職務晉升等方面的保障,促進其工作積極性的激發(fā),才能不斷地強化服務工作質量。
3.3注重服務機制建設,強化文獻資源建設
加強文獻建設,對于促進高校圖書館建設成效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這一過程中,應切實建立良好的服務機制,結合讀者的反饋,及時地掌握服務的情況,從而更好地對現有的文獻資源的結構調整、知識優(yōu)化和體系完善提供良好的思路,同時還能為服務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所以服務機制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能促進服務建設水平的提升,而且還能有效的為文獻資源的建設提供依據,利用其衡量和評價整個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情況,從而更好地確保文獻資源的建設更具有針對性和服務性,避免盲目性的同時,有效的將其成本降低。但是在服務機制建設過程中,還應與服務人員的考核機制進行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更加綜合、科學地評價服務工作,并盡可能地為圖書情報信息服務優(yōu)化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才能更好地促進其工作的主動積極性提升[3]。
4.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圖書情報信息服務工作的開展具有十分強烈的必要性,我們必須在服務理念、服務方式、服務意識上不斷的提升,切實加強文獻資源的建設,注重服務機制建設的同時,還要注重其作用的發(fā)揮,才能達到創(chuàng)新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謝衛(wèi),丁海容.新時期高校圖書情報信息服務工作的創(chuàng)新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03):149-150.
[2]張勇. 移動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知識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17.
[3]趙亞娟.現代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情報創(chuàng)新服務延伸研究[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7(0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