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轉課堂,實現了傳統課堂中知識講授與知識內化兩個階段的逆轉,實現了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將傳統課堂的知識講授提前到課前,課堂的時間則用來小組討論、解決問題,這樣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賦予教師角色新的內涵。本文從翻轉課堂的起源、發展與定義入手,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對一線教師的個案研究,分析了該教學模式下教師角色以及提出相應的轉變對策,希望能夠對教師隊伍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關鍵詞】翻轉課堂;個案研究;教師角色;對策
【作者簡介】唐明利(1986- ),女,廣西桂林人,碩士研究生,江蘇商貿職業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英語教學。
現今,信息技術發展迅速,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不斷加強,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應運而生,并頗受人們青睞。為適應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需要,提高教學效率,彌補傳統課堂的局限,各高校紛紛嘗試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翻轉課堂,逆轉了傳統課堂知識的講授和內化兩個過程,在彰顯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化學習的同時,也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和要求,教師如何進行角色再定位,以適應新的教學模式成為本文探討的重點。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簡介
2007年,美國林地公園高中,伯爾曼與薩姆斯兩位化學老師一開始將課堂內容錄制成視頻,上傳到網絡,以期為缺席的學生補課。隨后教師錄制更多的教學視頻,學生在課外網上觀看視頻進行預習,課堂上完成作業,教師就難題進行講解。這樣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和認可,拉開了翻轉課堂的序幕。2011年薩爾曼. 可汗創建的可汗學院,向世界各地的人們免費提供高品質教育視頻,將翻轉課堂推向全球,掀起了一股翻轉課堂熱潮。關于翻轉課堂的定義,國內文獻中沒有給出明確的界定。近些年來,研究者們給出了不同的定義。盡管這些定義略有不同,但都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對翻轉課堂進行闡述:知識的傳授,知識的內化和信息技術手段。翻轉課堂的實質就是,知識的傳授是學生在課前借助一定的信息技術,自主學習教師準備的視頻或其他教學資源完成的。知識的內化則是在課堂中借助教師的引導與同學的協助完成,課堂變成了生生協作、師生互動的場所。它體現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注重學生的學習的主體性,增加了師生互動和個性化反饋的機會,是將在線學習與面對面課堂授課結合在一起的混合式的教學模式。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個案研究
1.研究對象和方法。本研究對象是來自江蘇南通某職業學院的教師A。研究方法是訪談法,利用微信對教師A進行訪談,從而了解教師翻轉課堂的教學環節,為分析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角色提供思路。
2.訪談問題。本研究一共就以下三個問題進行了訪談:1) 您翻轉的課程名稱是什么?2) 您進行翻轉課堂多長時間了?3) 您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包括哪些教學環節?4)翻轉課堂模式下您采用什么樣的評價方式?
3.訪談結果。訪談結果如下:1) 教師A翻轉的課程是《海關商品歸類》。2)教師A翻轉課堂已經三個學期,現在是第四個學期。3) 教師A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包括三大教學環節:課前,課中和課后環節。課前環節,教師需錄制微課視頻,設計預習任務清單,并將它們上傳到學校的網絡學習平臺,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在線監督學生完成情況。根據在線平臺統計的數據,確定學生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設計好課堂活動。課中環節,教師組織課堂活動,引導學生獨立探索或者小組協作,進行討論,集思廣益。教師會參與活動過程,根據學生預習情況統計,給予個性化的指導和答疑解惑,對小組活動給予及時反饋。有時候教師會利用平臺進行在線測試,檢查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課后環節,教師要求學生完成在線作業或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某一個任務之后制作PPT在線提交。4)教師A采用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教師角色及轉變對策
從教師A的個案訪談結果來看,筆者發現教師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扮演的角色呈多元化特點。在此教師角色分析的基礎上,本文提出相應的角色轉變對策,希望能為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1.信息環境的營造者。教師A課前將自己錄制的視頻、PPT、講義等資料上傳到平臺上,布置預習作業,課堂內根據在線平臺統計數據,確定難點,或運用平臺進行隨堂測驗,課后利用平臺進行在線討論,鞏固所學知識,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教師儼然變成了信息環境的營造者,這對教師的信息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高校的翻轉課堂有基于微課、MOOC或者各類網絡教學平臺而進行的。不管教師基于哪種方式翻轉課堂,都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從而制作出精悍而又生動的微課視頻,或能開發優質的網絡精品課程,或能開發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正如祝智庭教授所言,信息化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學習者的認知方式、參與者的教育關系以及學習的系統生態,教師的信息素養在信息技術融入教學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應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類微課大賽、信息化教學大賽,以賽促學,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為翻轉課堂創設有利的信息環境。
2.自主學習的引導者。教師A在翻轉課堂中,顯然不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自主學習的引導者,注重啟發學生進行獨立探索和小組協作,激發思考。學生的自主學習是翻轉課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要改變“講臺的圣人”的傳統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才能邁出“教”與“學”轉變的第一步。但是,如果放縱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大部分學生會迷失自我,無從下手,或者自主學習只是流于形式。因此,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平臺或社交媒體QQ群等工具,給予學生策略指導,比如:總結歸納的技巧,時間的分配,記憶策略等,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授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此外,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學習,因為情感學習是知識學習和技能學習的基礎。最后,教師可利用在線學習平臺的管理功能,監督學生自主學習情況。
3.個性化協作式學習環境的構建者。翻轉課堂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翻轉課堂下,知識的講授轉移到了課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學習網絡資源或者觀看視頻,可以將視頻暫停、后退、快進或者重播,直到自己弄懂為止。教師A課前通過在線平臺進行統計,通過網絡學習平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任務完成情況,了解學生的弱項,然后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強的個性化指導。同時,教師組織小組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協作。這個時候,教師扮演的是個性化協作式學習環境的構建者。要做好這樣的一名構建者,教師應做好課堂教學內容設計,根據學生預習情況確定需要探索的問題,組織課堂活動,如:小組討論、頭腦風暴等任務讓學生小組協作,使得學生在討論溝通中分享觀點,從而獲得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思路。
4.線上與線下的評價者。教師A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采用的是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因為,與單純的課堂面對面授課不同的是,翻轉課堂涉及課前網絡自主學習和參與課堂活動。評價的內容可以包括:課前網絡自主學習、課堂學生小組合作參與程度、網絡在線作業完成情況以及小組合作的成果展示。線上和線下考核方式的結合,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進行全面而綜合的評價。
四、結語
翻轉課堂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是一種混合式教學模式,體現學習者為主體、強調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教學模式的轉變引發了教師角色定位的變化,作為教學的一線工作者,在翻轉課堂的大背景下,教師需與時俱進,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提升自我的理論素養、信息素養和專業素養,以便能勝任新時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任務,為我國的教學改革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Ahmet BASAL.THE IMPLEMENTATION OF A FLIPPED CLASSROOM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J].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2015(10):28-37.
[2]Cockrum T.Flipping Your English Class to Reach All Learners[M].London Routledge,2014.
[3]戴朝暉.MOOC 熱點研究問題探析—全國首屆 MOOC 時代高等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啟示[J].外語電化教學,2015(1):73-78.
[4]戴俊紅,申建軍.翻轉課堂中師生角色的轉變[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6(11):121-124.
[5]黃金煜.鄭友訓.“翻轉課堂”與教師角色轉型[J].上海教育科研,2014(6):49 -51.
[6]燕甜甜.翻轉課堂中教師角色定位[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 (7):134-135.
[7]張鴿,都長江.翻轉課堂環境下的教師角色定位[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4):45.
[8]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9]曾貞.反轉教學的特征、實踐及問題[J].中國電化教育,2012,(7): 114-117.
[10]祝智庭.以智慧教育引領教育信息化創新發展[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