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鳳 高登玲
【摘要】現階段,教育體制改革正在不斷的開展中。在新的教育理念趨勢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理念也發生轉變。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標準,小學教師應該在教學中不斷進行新的嘗試,豐富教學內容,轉變教學模式。故事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此,需要加強數字故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數字故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一、數字故事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
小學生的好奇心強,且活潑好動,這是由他們的年齡決定,這也使得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不夠集中。數字故事,是將數學知識融入到故事中,讓學生能夠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能有效提高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應用數字故事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工作,教師能夠尋找時機對學生進行引導,給學生一些關鍵性的提示,這樣就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教學方式也能夠讓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并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學過程中,將數字故事融入其中,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充滿好奇心,在課堂上為學生講故事,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將數學問題穿插于故事之間,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有利于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思考,深化記憶。
(三)促進學生成長
在數學教學中加入數字故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能夠讓學生了解數字故事中所包含的人生道理,這樣就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也讓學生能夠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二、小學數學制作數字故事的過程
首先,教師應該針對數學課堂教學目標,結合學生自身情況,來尋找故事,所選擇的故事一定要合情合理,并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其次,教師選完故事,要結合數學知識對故事情節重新設計,將數學故事滲透到故事當中;再次,教師還應該利用網上現有的資源,對故事素材進行收集和編輯,根據故事內容制作教學內容;最后,教師將故事內容展示和播出時,還應該結合故事設計的特點,融入感情,適時提問,引發學生思考。
三、小學數學教學應用數字故事
(一)設置問題情境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數字故事來幫助學生構建問題情境,這里的問題可以是生活問題,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極大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例如,筆者在教學生認識圖形的“周長”時,就引進了一個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數字故事:小明的爸爸為了讓小明鍛煉身體,讓他每天圍著400米的操場跑一圈。在這個過程中,提問學生:小明跑一圈的長度是多少呢?小明跑一圈的長度是否就是這個操場的周長。在這個過程中,筆者引導學生對周長的概念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也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
(二)數字故事中融入數學知識
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知識點都貫穿在生活中,一些數學知識本身就是故事。數學教師可以通過數字故事的形式特點,讓學生深入了解數學知識,進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并能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例如,筆者在為學生講解“分數”的相關概念時,制作了一個有關分數線變化的故事,讓學生對分數線有一定的了解:爸爸有8顆糖,給了麗麗3顆,那么麗麗手里的糖,就是爸爸糖的一部分,表示為3/8。這種表示方式是在18世紀發生了變化,人們開始使用分數線,并將3/8寫作這里是一個圖片。這樣學生不僅了解了關于分數線的故事,也掌握了分數的重要含義。
(三)加強課后復習
小學生的記憶時間短暫,需要教師帶領他們復習,不斷強化他們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學習“混合運算”時,筆者為同學們講關于“喜羊羊”的故事,喜羊羊跟美羊羊平分6塊蛋糕,喜羊羊將自己的蛋糕分給了村長一塊,那么,喜羊羊吃了幾塊個蛋糕呢?這樣不僅引出了“混合運算”的相關知識,還對除法的知識進行了復習。
四、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數字故事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有效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參考文獻:
[1]劉溪坤.數字故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6,(21):15.
[2]張艷.微課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4,(31):198.
[3]范廷榮.淺談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1,(01):122-123.
[4]武紅梅.故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2014,(12):235.